3月17日,制药巨头辉瑞(Pfizer)的一则公告引起了部分人的误读,在与BioNTech的合作中,宣布双方将共同研发预防COVID-19感染的疫苗,并向除中国之外的所有国家提供疫苗的意向协议。
这并不是辉瑞的针对行为,而是在辉瑞之前,复星医药(02196)早已捷足先登,牵手BioNTech,成为基于其专有的mRNA技术平台,研发针对COVID-19疫苗产品的中国独家合作伙伴。
BioNTech负责临床试验所需要的材料和数据,并提供产品,而复星医药将负责疫苗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的临床试验、上市申请和市场销售。
这款被戏称为“全村的希望”的mRNA疫苗,竟然让BioNTech在中国选择复星,则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选择。
大显身手直抵疫苗研发
复星不打无准备之仗。
公共卫生事件伊始,1月22日晚上,复星国际联席CEO、复星医药董事长陈启宇连夜召开了一个电话会,探讨复星医药能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在经过3、4个小时探讨后,确定了疫苗——这一预防疾病最根本的途径。1月22日过后,复星一天都没停,朝着药品、化药、抗体、疫苗多方向推进。
当前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焦点从中国转向了欧洲、美洲大陆。堪比当年“西班牙流感”的传染广度,新冠病毒制造了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在美股反复上下熔断的“猴市”中,BioNTech(BNTX)股价两天翻倍,关键就在于公司研发的BNT162有望成为全球第二个进入临床试验的mRNA新冠病毒疫苗。
为什么是复星?
其实在与BioNTech达成协议的背后,复星同全球该领域的所有顶尖公司都见过、谈过,有着此前与Intuitive surgical、Kite Pharma成功合作的基础,复星医药在全球范围内奠定了自己的地位,声誉的累加,助推了“强强联合”的成功。
最后复星能与BioNTech达成一致,技术互补、合作意愿强烈、初始合作顺利等因素缺一不可。BioNTech具有独特的mRNA技术平台,复星医药全球临床研发和注册能力以及研发团队的快速应对能力得到对方充分认可,双方一拍即合。接触一周就开始讨论研发注册方案等实质性合作,六周正式签约,快速反应。
复星的快速决策,甚至让BioNTech在中国优先选择了复星医药,尽管其老伙伴辉瑞在流感疫苗全球合作上曾与BioNTech肩并肩。
在COVID-19疫苗产品研发的背后,复星还有望在前沿治疗领域围绕mRNA抢占技术制高点。智通财经了解到,mRNA疫苗可以在兼顾有效性、安全性的前提下拥有相对简便和快捷的生产工艺,有利于产品规模化生产。不仅如此,mRNA既可以作为单独药物覆盖抗体领域,也可以作为重要工具,深入细胞治疗和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领域。
BioNTech在大红于资本市场之前,已在圈内赫赫有名,其丰富的管线,其中最大一个类别是mRNA肿瘤产品,多项研究已经进入临床一期。这与复星此前在原研药方面的努力相得益彰。
复星作为眼光独到的行家,得到了业内的认可。简单来说,这绝对不是一个押宝的行为,拥有长期积累的过程,才会在关键时刻开花结果,复星医药通过两三年的观察研究,对mRNA技术有了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如果缺乏全球化的眼光与行业技术积淀,是万万做不成这件事的。
与强者平等对话的基础,是成为强者。国际性企业与复星达成共识,确立了复星在全球的地位与话语权。
深耕中国触角遍布全球
BioNTech关于中国伙伴的选择其实不多,复星的敏锐与果敢是胜出的关键因素。
从医药行业出发,可以辨别复星整个集团的优良基因:对中国市场深刻的认识,对行业独到的见解和心怀天下的国际化视野。
复星医药之所以是中国领先医药企业的代表,首先是公司深耕中国市场,对中国医药市场了解,公司的运营能力、营销能力、产品注册能力都是同行难以比拟的,如果说与Intuitive Surgical、Kite Pharma、BioNTech的合作是复星国际化的体现,那么销售、新药注册、临床试验、运营方式、BD谈判的专业化本土化,是外来者一时难以望复星项背的。
再者,复星对前沿科技的敏锐嗅觉,在中国同行中绝对是佼佼者。愿意尝试新事物,愿意承担风险,用这个标准遴选后,所剩企业无几。“全球化的、创新最前沿的视角、认识,这些东西你要知道,而不是等别人来教育你。”陈启宇这样阐释主动学习的重要性,这也是复星进取的关键。
道的背后是术,“有的是自己研发队伍做,有的是要BD,有的需要license-in,有的需要JV”。知己知彼后,陈启宇也道出了行动和方法的关键。当然最重要的是企业自身不断快速进化的内生研发能力。
复星一直在往前跑。
医药领域是复星登陆A股资本市场最早的一张船票,在集团以整体身份登陆香港市场之后,复星各领域的国际化版图逐渐被大众所认知。“健康”、“快乐”、“富足”三个板块中,我们看到了Club Med进入中国市场后的焕发新生,看到了Lanvin的重振旗鼓,看到了葡萄牙保险的稳中求进,甚至看到狼队在英超制造惊喜。以三亚亚特兰蒂斯为例,中国的消费升级叠加亚特兰蒂斯本土化模式,更贴近中国市场。精品化,定制化的方式让老牌企业活出了新方式。
要论国际化的历程,复星医药早在港股IPO之初(2012年),美国保德信和世界银行旗下贷款分支国际金融公司成为基石投资人开始,就注定了复星未来的国际化道路,种子早已埋下。
另一方面,跨国公司自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了新的征程,以贝莱德、苹果公司为例,嵌入金融血液的新型企业,逐步取代石油、汽车等传统行业公司,成为国际化的新典范。与此同时,中国公司走向海外成为必然。谁先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勇敢向未知的蓝海领域探索,谁将成为中国企业最先尝到甜头的受益者。收获必将隐藏于辛苦的劳作之后,复星作为最先耕耘者,此时收获,不失为对先前付出的合理回报。
集腋成裘不畏科研攻坚
医疗是人类探究未知领域的宏大工程,挑战与机遇共生于此。复星的国际化道路,必然要走过医疗行业之径。
了解复星的人都会有这样一个感受,这家企业与她的员工都有极其强烈的精英意识:项目要挑最难的,结果要挑最完美的。
董事长郭广昌在美国之行中对精准医疗有了直观感受,硕果就结在了2017年5月,直观医疗与复星医药在上海成立了合资公司 — 直观复星医疗器械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力图打造中国本土化精准医疗龙头企业。
直观医疗的旗舰产品是达芬奇手术系统,这个FDA批准的首个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系统,目前分布在66个国家,仅仅在中国内地与香港特区,装机量就达到了144台,手术量累计了15万例。机器手臂的精确高效,辅助了医院多个科室的手术作业,直接挽救数以万计的生命。在这个数字后面,是复星长达10年的培育期,耐心也是成功的关键。
不仅如此,作为中国医药企业龙头,复星医药瞄准的方向一直是最困难的肿瘤治疗领域,复星与Kite Pharma(吉利德旗下公司)合营成立的复星凯特生物科技公司自2017年成立以来,屡创佳绩。
Kite Pharma,其专注的领域正是当前的前沿大热门——肿瘤免疫疗法中的CAR-T疗法,CAR-T此前在血液肿瘤领域中表现出了显著的疗效优势和巨大的潜力,预计国内CAR-T行业的长期市场空间可能达到千亿级别,但其在实体瘤上目前还未有突破性的进展,显示出CAR-T较高的行业壁垒。
复星凯特的军功章,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时间轴:2018年8月FKC876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 IND临床试验批件,并于2019年9月完成了中国的注册临床试验;2019年12月复星凯特近10000平方米的CAR-T产业化生产基地在张江创新药产业基地建成并正式启用;2020年2月24日FKC876新药上市申请正式获得NMPA受理,是中国第一个获得上市申请受理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2020年3月14日,该药物上市申请被纳入优先评审,中国淋巴肿瘤患者有望迎来新的治疗方法。
巴菲特在投资方面有着著名的“滚雪球”理论:投资就像滚雪球,需要做的就是寻找长长的雪道和足够湿的雪。对于复星的国际化布局,“滚雪球”理论也一样成立。对接全球资源,关注中国市场,再加上时间的沉淀,算得上是复星模式成功的奥秘。从辉瑞的追赶者到竞争者,我们看到了复星的进步之路,医药行业也仅仅是复星国际化的一个侧面,未来复星带给投资人的惊喜,值得所有人去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