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国是直通车”,作者:张文晖。
25日,央行和银保监会多位高层出席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就数字人民币推出时间、银行让利进展等大家关注的问题进行回应。
预计全年让利1.5万亿,中国做了什么?
央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根据测算,2020年以来,金融部门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通过降低利率、减少收费、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措施,前7个月已经为市场主体减负8700多亿元,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明显加大。预计全年可为市场主体减负约1.5万亿元。
8700多亿元,中国怎么做到的?剩下的能完成吗?
刘国强介绍,一是降低利率减负4700亿元。其中,LPR下行引导贷款利率下降减负354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减负370亿元,债券利率下行为债券发行人减负790亿元。
二是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政策、中小微企业贷款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还有前期的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总共减负1335亿元。这里面延期还本付息可以减少企业负担大约1215亿元,支持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为企业节约担保费等费用大约120亿元。
三是银行通过减免服务收费,为市场主体减负2045亿元。
四是支持企业重组和债转股减负大约660亿元。除这些以外,金融部门还通过核销等方式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以自身的财务资源承担了市场主体的成本,既增强了金融自身的抗风险能力,也是对实体经济的贡献。
刘国强指出,8月-12月,金融部门还将继续为市场主体减负大约6000多亿元,全年合计减负1.5万亿元,估算的办法是根据当前的利率水平以及通过疏通利率传导,推动贷款利率略有下降,并落实好各项已出台的政策情形估得出。
银行让利≠ 银行利润减少
受卫生事件冲击,商业银行今年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出现下降,备受关注。银行持续让利是否意味着银行利润将对应减少?
刘国强回应称,金融部门按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为市场主体减负,与商业银行的利润变化,不是一一对应关系,更不是零和关系。“不是说减负1.5万亿元,商业银行利润就相应减少。”
刘国强表示,商业银行贷款收入是贷款利率和贷款数量共同决定的,商业银行降低贷款利率后会增加贷款的需求,会导致贷款数量的扩大,价格降了,贷款数量就增加了,“这会对商业银行因为降低贷款利率造成的收入减少起到抵消作用,量大了可以抵消价格下降的影响,薄利多销。”他称。
另外,刘国强指出,商业银行的利润还取决于资金成本以及不良贷款处置等诸多因素。2020年以来,央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引导市场整体利率下行,并下调了再贷款、再贴现利率,降低了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虽然贷给企业的利率降低了,但是金融机构自己借的钱利率也降低了,利差有所缩小,但并没有缩小的那么大,成本下降,也对商业银行利润减少起着抵消作用。
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兼新闻发言人肖远企也表示,银行的收入主要是两个部分,一个是利息收入,一个是费用收入。费用收入是银行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银保监会减费让利是过去几年一直在倡导和督促的一项重要措施。
下调银行监管要求?那是自欺欺人
卫生事件冲击叠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银行业盈利水平同比下降。
由于银行为实体经济减负,以及加大拨备计提力度,前瞻性应对未来不良贷款上升的压力。今年上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利润2.4万亿元,同比下降了12%。
银行资本是否存在压力?是不是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放松对银行资本的要求?
刘国强表示,截至今年二季度,资本充足率14.21%,较年初下降了0.43个百分点,虽然比年初下降了,但是远高于10.5%的监管要求,所以目前没有必要下调监管要求。做生意是要有本钱的,保持资本充足是很重要的,未来即使资本充足率下降,也不能通过下调监管要求来满足,那样做是自欺欺人,而是要有实实在在的、丰富的补充资本的手段。
他表示,为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增强服务小微企业、服务“三农”的能力,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健全银行资本补充的体制机制,支持银行利用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创新型的资本工具,多渠道补充资本。推动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补充中小银行资本,深化中小银行改革,健全适应中小银行特点的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防控机制。
数字人民币正式推出“没有时间表”
中国推出数字货币已经倒计时?随着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公布,关于中国将推出数字货币的声音不断。
对此,央行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说,目前,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正遵循“稳步、安全、可控、创新、实用”原则,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以及未来的冬奥会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以检验理论可靠性、系统稳定性、功能可用性、流程便捷性、场景适用性和风险可控性。所以,目前数字人民币还是在内部封闭试点测试的阶段,还没有正式推出。
他表示,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稳步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试验工作,数字人民币正式推出没有时间表。
(编辑: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