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自 微信公众号“欣赏金融”。
核心观点
2019年的鼎新工程改革,国寿(02628)实现保费、利润及剩余边际、NBV、EV的五重提升,2020年公共卫生事件承压下依然逆势大增。在2020年业务稳增的预期下,国寿已开启明年的开门红,充足的预售准备、多产品投放、人力规模优势,2021年规模与价值有望继续高增。
寿险老匠,核心实力稳固
1)发展历史悠久,国资+综金背书。国寿是我国最早的人身险业务先行者,长期业务积累带来较高的线下竞争壁垒。母公司国寿集团90%股权由财政部持有,10%归社保基金理事会持有,实力雄厚。国寿是全球第一家A+H+美股上市的保险公司,自由流通股盘面占比较小,顺周期β效应更强。
2)高市场份额位于中西部及部分沿海省市(如:江苏、浙江、宁波、福建等)。高份额区域带来66.8%的保费规模,但该区域的健康险保费占比较低,如持续加大健康险保费的渗透度,未来国寿 NBV 提振空间更大。而国寿作为财政部实控的金融央企,近年来在扶贫项目持续发力,并据此逐步扩大客群覆盖度与品牌影响力:自2013年以来国寿的大病项目覆盖人群从1.7 亿人扩张至约 4 亿人(当前总客群约 5 亿);大病团体医疗保险保费收入达到 257.57 亿元人民币,首次跃居全部保险产品第3。大病及扶贫项目在下沉市场的持续推进,为国寿NBV 的提振打开了空间。
3)低饱和度区域是业绩增长的中流砥柱,高饱和度区域当前仍具有安全边际。高市场份额区域与我国的低饱和度区域重合度较高,发展潜力较大。低饱和度区域(如:云南、广西、浙江、福建等)拥有绝对优势,是支撑国寿未来发展的核心引擎。同时,国寿在我国人身险的高饱和度区域,仍具有安全边际。国寿的当前改革策略符合自身的优势及内外部行业环境,业绩增长更为稳健。
鼎新工程开启全方位改革,释放组织能效。鼎新工程对前中后台、总部-分支机构体系进行全面改革。总部方面,在业务端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大个险业务中心、多元业务中心,在投资端 成立投资管理中心;分支机构方面,推动组织结构向以生产单元为核心的转型,变橄榄型为哑铃型,实现降本增效。
1)负债端:聚焦大个险、聚焦价值增长。渠道发展策略清晰:银保、团体价值增量有限,以精简人力成本、提升产能和期缴价值型产品为主;个险价值增量较大,前期扩量提质,构建人力蓄水池,而后提质扩量。通过蓄水池实现优中选优的渐进式发展策略。正因为人口红利不可持续,而建立大规模人力团队非朝夕之事,人力蓄水池将成为国寿的核心壁垒之一。而这一人力策略与国寿的产品策略互相配合,渠道规模、客户规模有望继续保持稳定。
2)投资端:长期业务积累+高业务增速,投资端具备规模优势。鼎新工程改革设立投资管理中心,专业化投资管理水平保持了投资端的灵活+稳健兼具。通过拉平上市险企投资收益口径及计算方式,发现国寿2019年以来净、总、综合投资收益率均有改善,受宏观经济影响2020H 净投资收益率承压,但综合投资收益率依然稳健高增。改革后,国寿2019年综合投资收益率跃居主要同业首位,鼎新工程成果初显。随着长短端利率企稳、权益市场拔高,国寿今年投资端表现有望超预期。
IFRS17利好龙头险企:因拆分投资成分、保险收入计算方式改变将对寿险公司保费收入带来冲击。受“堆叠效应”影响,经营时间较长、存量保单规模大、产品结构以长期保障类为主的寿险公司更为受益。因无法拆分保障类保费,从续期业务规模、期缴业务规模及增速来看,国寿自改革以来均实现高速发展,并位列主要上市险企首位,据此推测,IFRS17对国寿影响或相对较低。
投资建议
按照 NBV 归因分析测算,预计2020-2022年国寿 NBV 增速:5%、12%、10%;对应 EV 增速:16%、15%、15%,EVPS 为 38.61、44.60、51.37 元。当前A股股价对应的 PEV 分别为 1.2、1.1、0.9,仍处估值低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长端利率持续下滑、投资收益大幅下滑、保费增长与改革不及预期。
(编辑:赵锦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