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09992)起“泡”:33岁的王宁收获的第一个“千亿市值”

上市首日股价翻倍,市值冲破千亿

上市首日股价翻倍,市值一度破千亿,而完成这一壮举的泡泡玛特(09992)和33岁的王宁,几年前却还因为严重亏损折戟新三板。

智通财经APP观察到,12月11日,在万众瞩目的情况下,泡泡玛特迎来高光时刻,77.1港元的开盘价较招股价涨幅达到100%,随后迅速飙升至81.75港元,涨幅达到112%。虽然随后有资金分析出现回落,但全天涨幅仍然高达79%。全天成交量9846万股,成交额高达73.3亿港元。

按照每手200股,若在最高价卖出,不计手续费则打新收益8650港元,即便按照收盘价卖出,打新收益也超过6000港元。

image.png

行情来源:智通财经

而支撑其如此亮眼表现的,除了盲盒概念的稀缺性之外,还有其近三年爆炸性的业绩增长。当然,市场也不乏对其价值的质疑之声,那么泡泡玛特到底值不值千亿市值呢?

从连续亏损到净利两年增长280倍

2010年,泡泡玛特诞生于北京欧美汇购物中心,它卖服装、化妆品、生活百货类用品各种潮流界新品。不过当时并没有掀起多大水花,反而出现连连亏的迹象:2014年至2016年,泡泡玛特的净亏损分别为277.29万元、1598.04万元、2889.05万元。

后来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远赴香港去见了设计师王信明,经过多次谈判后将他手中MOLLY的独家IP版权给拿了下来。为了将IP效能最大化,泡泡玛特将盲盒玩法引入其中,形成了以盲盒为主,手办、BJD及衍生品为辅的产品线,这一套打法获得了中国年轻群体近乎疯狂的喜爱,也将泡泡玛特从危险边缘挽救了回来。

随着盲盒经济爆火,泡泡玛特业绩迎来大翻身。2017年,泡泡玛特实现营收1.58亿元,净利润156万元,而这才是一个开始。2018年营收5.14亿元,净利润9952万元;2019年营收16.83亿元,净利润达到4.51亿元。2018年和2019年,营收年度增速达到了225.4%和227.2%,净利润增速更是达到上年的63.8倍和4.5倍。

image.png

同时,毛利率也从2017年的47.6%涨至64.8%,净利率从1%涨至26.8%,这在资本市场可谓是傲视群雄的存在了。

营收高速增长,盈利能力不断提升,其背后的逻辑在于盲盒经济的特殊营销方式,以及泡泡玛特的成功运营。

所谓的“盲盒”,指在一个非透明的盒子中,里面装着不同样式的玩偶手办,但是玩偶的样式无法从盒子的外观判断,只有买完后拆开包装,才知道自己买到的是哪一款。看似平平无奇,实则营销套路满满,其中蕴含了“惊喜总在下一个盒子里”的秘密,更是增加了其客户黏性和复购率。

而泡泡玛特利用这一属性,业务遍地开花。截至2020年上半年,泡泡玛特在33个一、二线城市的主流商圈有136家零售店,在全国62个城市有1001家机器人商店;批发渠道则包括25家国内经销商及日本、韩国、新加坡和美国等21个国家及地区的22家经销商。

值得一提的是,泡泡玛特之所以能保持较高的毛利率,很大原因在于其仅掌握了产品设计等高利润的上游阶段,而将玩具生产等低利润率的下游环节进行外包。另外,在影响毛利率的另外一个环节——获取IP授权方面,由于近年来自有IP销售的持续增长省去了相关版权费,使得公司最终营业成本占比从2017年的52.4%降至2019年的35.2%。

在费用端,除了近年来潮玩风口带来的品牌效应,客观降低了公司营销费用外,泡泡玛特还通过葩趣、国际潮玩展持续扩大影响力和触达消费者的能力,使其在2019年的销售费用占比仅有20.7%。

而在资本市场,早上上市之前泡泡玛特就已经成为了香饽饽。天眼查数据显示,泡泡玛特至今为止一共完成了八轮融资,投资方涵盖启赋资本、华强资本、黑蚁资本、华兴新经济基金等知名投资机构。资本方的追捧下,也使得该公司身价也成倍增长。据悉,其在今年4月底完成上市前最后一轮融资时,估值已达到25亿美元,几个月过去后,泡泡玛特的IPO估值或超60亿美元。

看起来完美的商业模式,业绩爆炸,资本市场偏爱,不过,这一切似乎还是难以支撑千亿市值。

竞争格局分散,过度依赖单一IP

强如泡泡玛特,也不得不直面当前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十分分散的行业竞争格局。目前中国潮流玩具零售的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63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20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4.6%。并且随着潮流玩具在国内的受欢迎程度不断上升,预期在2024年将达763亿元,后五年年化复合增速近30%。

可是,国内潮玩市场参与者众,市场份额高度分散。数据显示,按零售价值计算,市场前5大参与者的市场份额合计仅有22.8%。作为目前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的泡泡玛特,市场份额则仅为8.5%。如何在日益拥挤的赛道中保持优势,将是泡泡玛特稳定估值的重要因素。

image.png

其次是过度依赖单一IP,“Molly”系列的公仔形象是艺术家王信明在2006年出品的创意作品。虽然该作品形象可爱,但不可忽视的一点在于,作为IP运营的核心内容,Molly的形象背景空白,没有完整的故事线和世界观支撑的角色形象。简言之,这一IP内容缺乏文化底蕴的沉淀。

参考成熟市场的类似IP作品,背景单薄的IP生命周期相对更短,泡泡玛特招股书中提示“不断变化的消费者品味及消费者感兴趣的内容的不断扩大,公司的产品也面临着生命周期相对较短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如果不能开发新的IP,待Molly热度下降之后,公司的业绩增长将面临严峻考验。

此外,外包式的生产方式,虽然降低了公司的成本,不过对于公司产品质量也是一个考验,仍需警惕。所以,资本市场的热炒归热炒, 如果不能将业绩暴涨的模式延续下去,失去基本面支撑,泡泡玛特的“泡泡”只会越来越多。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