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节选自微信公众号“郭二侠鑫金融”发文,原标题《2021年港股打新的机会与展望》,文中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观点。
在展望2021年港股打新的机会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港交所历史上有多少打新人。
2020年申购人数最多的热门大票,毫无疑问是12月8日上市的京东健康,有84.6万人申购,在港交所IPO历史上申购人数排名第三。
今年申购人数第二多的大票是9月8日上市的农夫山泉,有70.8万人申购,从农夫山泉到京东健康刚好间隔三个月,打新人数增加了13.8万,平均每个月以4.6万人的速度增加。
合理预测,在2021年3月遇到热门大票上市时,申购人数将突破100万。即便有这么多人参与打新,也只是恢复到了14年前的水平而已。
早在2006年6月1日中国银行在港交所上市的时候,就有95.4万人申购。这个申购人数是香港人口的六分之一,当时香港市民排队领表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每人限领5张表。
当时申购新股还是填纸质的申购表,即使现在保留的也还有,就在中国银行上市这次,开始启用电子申购。
但这还不是港交所历史上申购人数最多的一只股,几个月后的2006年10月27日,“宇宙第一大行”—中国工商银行上市的时候,申购人数达到96.9万人,稳坐港交所IPO申购人数排名第一的头把交椅多年。2021年3月奈雪或者喜茶在港交所IPO时,郭二侠将同各位打新人一起打破这个历史记录。
只要港股打新可以赚钱,涌进来的打新人就会越来越多,这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我们要做的就是预判港股打新的前景,赚取属于自己的一杯羹。
大家都知道,金融、进出口贸易、地产、旅游、是香港的四大支柱产业,在疫情的影响下,旅游业已经停顿,进出口贸易和地产行业也都受到很大冲击,唯有金融行业受到的影响有限,而金融服务业又是高附加值产业,肩负带动香港持续发展的重任。
在这种背景下,不管是特区政府还是港交所都有强烈意愿创造有利条件吸引内地公司赴港交所上市。
作为港交所上市公司主要来源地,中国内地疫情控制的很好,生产力得到恢复,是2020年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世界主要经济体。在刚刚过去的11月份,出口增速让人意外,以美元计价11月出口2680.7亿美元,同比增长21.1%,创下2018年2月以来最高增速。
经济繁荣,就会有众多谋求发展的公司有上市融资需求,虽然内地A股的注册制改革降低了上市门槛,对港交所形成了一定竞争。但港交所也有自己的独特优势,比如:上市门槛更低,这可以吸引一部分小公司;包容性更强,是未盈利的生物医药公司上市地首选;市场更国际化,对于有志于进入国际市场的公司来说,可以提高公司知名度。
还有美国的“神助攻”。2020年12月1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外国公司问责法案》,不少中概股积极筹备回港交所二次上市,于此同时,有些原本打算赴美上市的公司也将重新考量上市地,这些都将为2021年的港股市场增添活力。
不光郭二侠是这么看,高盛、德勤等国际机构最近相继发布预测,不约而同看好香港明年的新股市场(IPO),将比今年更加活跃,主因是中概股大量回归,在港交所产生的带动效应。
香港有动力做强港股IPO,内地有融资需求,美国有助攻,2021年港股打新想不火都难。
至于大家担心的打新人越来越多,中签率A股化问题,我到觉得不用担心,更多的人进场会推高新股上市涨幅,以前涨幅30%就叫大涨,现在不涨个50%都不好意思说大涨。虽然中签率降低了,但是涨幅大,不比以前少赚钱。
港股IPO是市场化定价,当大家都来抢购,上市公司会把发行价定高,多募一点钱。估值过高就会产生泡沫,会有一段时间杀跌,把一部分人洗出去。
投资者亏损之后,大骂这是个骗子市场,灰溜溜的离开,不再认购。那么再来上市的公司,为了保证成功发行,就会降低发行估值,吸引投资人认购,这个时候投资价值又来了,再带动一波牛市,周而复始。。。
这是一个动态平衡,打新股永远不会消失,会消失的只会是人。
基于以上分析,在可以预见的2021年,港股打新仍然是一个可以赚钱的市场,放心大胆的干吧,还有一大堆好股排队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