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IPO中的基石投资者是什么角色?

作者: 郭二侠鑫金融 2021-01-13 13:56:50
基石投资者是在公司港股IPO时,承诺以IPO价格认购一定数量的股份,在A股通常称为战略投资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郭二侠鑫金融”,作者:郭二侠。

基石投资者是在公司港股IPO时,承诺以IPO价格认购一定数量的股份,在A股通常称为战略投资者。

港交所规定基石投资配售应遵循如下原则:

1、配售必须以首次公开招股价为准。

请注意,港交所是不允许基石投资者以低于发行价认购股份的。至于抽屉协议这种事,应该有,比如私下保证年华12%的收益,是完全有可能的。

2、所配售的首次公开招股股份须设禁售期,一般为上市日起至少六个月。

3、每名投资者在上市申请人的董事会内不得设有代表,同时独立于上市申请人及其关联方以及他们的联营方。

4、配售安排的详情(包括投资者身份及背景)需在上市文件内披露。

在港股市场,基石投资者主要有5类人:

1、主权财富基金。资金大,投资时间可以很长,不介意6个月的锁定期。

2、国际机构投资者。主要是长线基金,偶尔也有对冲基金。

3、企业。要么处于战略合作的考虑,算是示好;要么有专门负责投资业务的部门,目的是分散主业经营风险;或者是兄弟公司友情捧场。

4、私募机构。一般不常见,但是在特殊时期会出现IPO市场的估值甚至比pre-IPO市场估值还要低,而且流动性好很多,所以私募也会进来买IPO。

5、富豪。有机会赚钱,他们也不想错过。

基石投资者在签订认购协议的时候并不知道这家公司的上市发行价格是多少,也就是说基石投资者在承担了发行价未知和六个月锁定期这两大风险的同时,依然坚定地认购这只股票。如果不是基石投资者傻,就只能是这个公司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并且预计认购会非常火爆,为了保证分到货,不得不提前锁定。

对上市公司来说,基石投资者是在向资本市场传递信心,简单说,就是告诉市场,这么牛的人物都参投了,这肯定是一家好公司。

知道了基石投资者含义后,我们就很容易得出这样几个结论:

一、自然人基石比普通机构好。

因为自然人投出去的是自己的钱,更关注风险,机构可能会卖个人情,亏的可能不是拍板的人的钱。普通自然人很难成为基石投资者,需要一定的身份地位。如果马化腾或者李嘉诚这种级别的大佬出来站台的话,大概率会引爆股价。

二、基石投资者越多越好,认购比例越高越好。

基石投资者的数量多首先可以说明市场上有多家机构都看好该股票。同时也可以避免上市公司为了促销,签订一些拿不到台面上的抽屉协议,人多就不太好做手脚。

同时认购比例高,因为有6个月的禁售期,市场流通股份减少,有利于稳定股价。

三、能拉来行业的明星基金更好。

因为这类产业基金非常专业,熟知本行业的发展情况,对上市公司的发展前景判断更准确,如果是行业内的明星机构那就更好了。

那么怎么查看某家公司有没有基石投资者呢?

这个很简单,只要打开招股说明书看目录,目录里有就是有,没有看到就是没有。

我们以医渡科技(02158)的招股说明书为例:

看到招股书有基石投资者栏目,翻到对应的页面,可以看到具体的基石投资者名字,每家认购了多少金额,占比是多少。

三张表分别是按照发行价下限、中位数、上限计算,因为基石投资者只认购了固定的金额,并不知道最终的发行定价。同样的认购金额,发行定价越高,能认购到的股份越少,占发售股份总数的比例也就越低。

如果你在基石投资者里面发现了上面的明星基石投资者,那绝对是加分项。

可能有投资者会说高瓴资本做基石的一些新股也出现了破发,郭二侠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事,高瓴资本也不可能做到所投的每一只股都赚钱,只要保持比较高的胜率就可以了,对我们散户来说仍然具备参考价值,毕竟高瓴资本的钱也不是大水流来的。

(编辑:张金亮)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