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计算机股票上面赚到钱?

作者: 国泰君安证券 2021-03-27 17:42:56
计算机的风会从确定性程度较高的板块先开始吹。

本文转自微信公号“计算机文艺复兴”,作者:钱劲宇

目前这个时间点计算机买什么?PE和PS能看出贵吗?

从风险偏好角度选择计算机细分板块:去年是全球受美国政治以及疫情的影响,导致整个经济处于不确定之中,人们在投资中倾向选择确定性高的股票。由于计算机行业属于确定性较低(大量to大B和G的公司,业绩跟踪难度很大)、风险偏好较高的板块,所以整体表现的很差。

2021年全球经济的稳定性提高,目前投资风格会从追求绝对的确定性股票,转而投向盈利与成长性带有一定不确性的股票,这也给计算机细分领域带来投资机会(计算机属于风险偏好较高的行业,去年的风基本没怎么吹到它)。

计算机的风会从确定性程度较高的板块先开始吹。我们在前期的《国君计算机行业研究框架和投资框架解密!| 特刊》阐明了一个好的计算机研究员,也应该是半个策略研究员,由于大部分计算机持股体验极差,前面3个月赚的钱很有可能在后面1个月全都亏回去,所以更加突然了阶段性机会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给计算机细分领域大体分个类,按风险偏好及不确定性排个序。风险偏好最高,不确定性最强的是AI、自动驾驶及车联网;不确定性中等是企业级服务,医疗IT,金融IT及信创,云计算;不确定性最弱的是工业软件,网络安全等;因而风应该是从确定性最强的板块先吹。后续的发展,还要看待后续的观察(由于市场变化极快,国际形势也在愈演愈烈),但是目前的性价比是极高的。

只盯着PE、PS炒是极危险的。最近拉了一下板块内公司过去5年来的股价表现和财务表现,发现有些公司的股价一直保持横盘震荡,但是收入却将近翻了一番,每年也有10个点多一点的复合增速,目前估值掉到了十多倍PE。

我们知道,股价就是人们心中对这个公司未来的预期,与过去无关。根据DDM模型,当人们对公司的未来成长预期在往下修的时候,就算公司利润EPS在增长,股价也是不涨的。所以,盯着“便宜”买是危险的,可能PE相对板块内的其他计算机公司极其便宜,但是持股体验却很差,股价不涨还一路往下走。

当然,公司IR团队对市场的预期管理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经常出现市场预期要比公司公开交流口径更高(市场YY),结果年报一出发现数据和公司公开的交流口径较为吻合,导致人们对公司未来成长预期下修,股价大跌的故事。19年夏天,我曾经向一位投资者推荐了某板块的S公司,但是朋友却买了这个板块内PE、PS估值最便宜的N公司,结果是到目前为止,S涨了3倍,N涨了50%。

计算机公司投资的正道——寻找超预期。本质上讲还是事件驱动的投资方法。讲了那么多,说白了PE、PS是一个静态指标,但是我们投资股票一般来说赚的股价波动的钱(买卖之差),是一个动态指标,盯着静态指标赚动态的钱,显然是一种错配,因为行业分析师很难去预期,这个公司PE估值市场接下来会抬升还是会继续降低。当然有的人会说,目前公司PE处在历史平均估值下方,建议买,如果单以历史PE去决策股票的买卖,那这又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致于原因这里不再赘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国泰君安的证券研究框架。

所以找到公司超预期才是投资的关键。公司目前的股价已经包含了所有已知的信息和逻辑,能挖掘出市场未知的、独家的超预期,才能判断公司未来股价的方向,当然这里的超预期指的是要超公司还没公布的季度、年度财报数据,一旦公布,这不叫超预期,那叫信息,和公司股价无关(但是确实有时候能影响接下来人们对公司未来的预期)。

超预期分为独特的信息带来的超预期和独特的逻辑导致的超预期,一般来说,独特的信息只影响短期,比如过去的计算机行业内,我们了解到接下来国内大力推广ETC,这就是明显的信息超预期,只管短期,再比如说,我们了解到某大行突然激增对ATM机需求,这也是信息超预期;而逻辑超预期能管长期,比如说,我们了解到,市场在当前的时点上没有认知到公司在一些细分领域内有对抗阿里、腾讯的能力(具备独特的优势,能干阿里、腾讯干不了的事情),这就是典型的逻辑超预期,能管长期。

这里还能引申出一点,美股科技股到底有没有泡沫?有关心A股和美股的投资者可能会纳闷同样增速同样行业的公司在两个市场的估值为什么不一样,这里牵扯很多问题,比如说无风险收益率不一样等等其他原因,也不再赘述。所以很多情况下,两个市场的估值是不可比的。目前微软、苹果都是30多倍PE,还能买吗?到底有泡沫吗?相信看到这里的投资者应该都心里明白了,看PE是不行的,想知道未来苹果和微软的涨跌,我们要用超预期的眼光去看(当然,实际操作也要考虑他们交易层面的东西,比如筹码的微观结构,切记)。

寻找有消费品属性的计算机公司。大家都知道,消费公司过去十年走出了波澜壮阔的行情,我们在《为什么计算机研究员升了基金经理后纷纷抛弃计算机?》也总结了,大多数A股计算机公司的商业模式不好。

消费品公司之所以这么牛,离不开两点渠道和标准化产品(当然品牌也很重要),计算机公司中,也还是有不少公司有着消费品公司的属性的,值得大家关注。典型的,腾讯,线上互联网消费品公司,巨大的流量引流就是消费公司巨大的渠道网络,只不过一个线上,一个线下,产品都是标准化的,一个个皮肤像极了一包包食品,且边际成本为0,皮肤打折的时候千万别再说马总只能亏的坐公交车了。SaaS也是消费品属性的,很多文章也探讨过,就不再复述了。还有许多软件公司,不仅仅依靠总部人员地推营销和打单,线下已经铺好了众多渠道通路,只待标准化的产品上架就好了。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