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国际: 钠电池是锂电池应用场景的补充

作者: 海通国际 2021-05-24 11:17:19
我们倾向于钠基电池的替代场景在于部分储能和小动力电池(比如两轮车)领域。

总论:锂电池胜在能量密度大

钠电池的平均能量密度在90-150Wh/Kg,相比锂电池的250Wh/Kg,能量密度偏小。按照12Kwh续航100公里,如果单车续航700公里,则需约100Kwh的电池容量。如果按照锂电池250Wh/Kg能量密度计算,则锂电池的重量为400公斤。如果按照钠电池150Wh/Kg计算,那么重量会增加至650公斤以上。如果都是按照平均2吨重的整车计算,使用钠基电池代替锂电池,重量提高约10%。这样的增重量,对于轻量化的要求而言,商用化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我们倾向于钠基电池的替代场景在于部分储能和小动力电池(比如两轮车)领域。

图片

什么是钠基电池?钠基电池(SIB)是一种使用钠离子(Na+)作为电荷载体的可充电电池。同锂离子电池相比,钠离子电池更适合作为大规模储能的器件,其具有三个优势:1)相对于锂元素,钠元素的标准电极电位高0.3V,作为储能材料而言有更好的安全性能;2)钠元素在地球上的储量丰富,地壳种金属钠的含量达到了2.4%,并且钠元素海水中就有丰富储量,开发方便;3)钠价格便宜。

图片

钠基电池包括基于正极(含钠)、负极(不一定含钠)和钠盐电解液。在充电过程中,Na+离子从正极迁移至负极,同时电子通过外部电路传输。在放电过程中,发生相反的过程,Na+从负极迁移至正极。

图片

钠离子电池VS锂离子电池如下方程描述了钠离子电池中使用硬碳(C6)负极和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NaMO2正极的电极反应。〖Na〗_x C_6+〖Na〗_(1-x) MO_2⇌NaMO_2+C_6

以钴酸盐做实验数据比对。NaCoO2电极在3V的平均电压下具有约150mAh/g的可充电容量。钠电池正极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包括NaFeO2,NaNiO2,NaCrO2,NaVO2和NaTiO2以及由此衍生的混合金属氧化物作为NaFe1/2Co1/2O2,NaNi1/3Fe1/3Co1/3O2,NaNi1/3Fe1/3Mn1/3O2和Na-Ni1/4Fe1/4Co1/4Mn1/4O2。此外,三元材料配比举例:NaNi0.68Mn0.22Co0.10O2。

图片

目前学界已研究了多种金属磷酸盐和氟磷酸盐作为正极。其中有NaFePO4(三叶草型),Na2Fe(P2O7),Na4Fe3(PO4)2(P2O7),Na2FePO4F和Na/Na2[Fe1/2Mn1/2]PO4F。其中,Na3V2(PO4)2F3在室温下的Na半电池中显示出合理的性能,在平均电压为3.8V时可逆容量约为135mAh/g。

电解液的选择对于开发实用的Na离子电池很重要。含有钠盐的有机碳酸盐溶剂基电解质(例如NaPF6,NaN-(SO2CF3)2和NaClO4)与少量添加剂一起使用,可在循环过程中稳定正负极。我们比对了锂离子和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通过下表显示,由于能量密度偏低,钠电池适用于类似于目前使用磷酸铁锂电池的场景。这些包括短程电动汽车;太阳能,风能和其他替代能源转换设施的储能系统(ESS);电力公司的备用电源等。

图片

钠基电池会影响多大的锂电池市场?由于钠基电池在材料成本方面的优势,其在储能、两轮车等小动力电池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但由于储能电池对循环次数的要求较高,因此在实际应用环节仍需等待钠基电池性能实现突破。此外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由于钠基电池在能量密度方面的劣势,我们认为较难对动力电池造成冲击。我们以2025年作为比较时点,假设2025年钠基电池已经实现了循环次数的提升,同时由于工艺成熟,制造费用下降,钠基电池的成本优势得以体现。我们以此为前提,测算其对于碳酸锂需求的影响。

图片

基于以上假设和对锂电池不同的替代率,参考我们《锂需求梳理:电动车&储能,两条万亿赛道的交叉点》中对2025年需求的测算,我们认为到2025年,钠基电池对锂电池的替代对碳酸锂需求量的影响在3.4%-5.7%。替代主要将发生在储能、小动力电池等领域。对于能量密度、体积、质量要求较高的应用领域,需求仍将以锂电池为主。

图片

不确定性分析钠电池相比锂电池,属于起步阶段,因此后续的研发、商用化等均面临不确定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海通国际研究部 HAI”;智通财经编辑:玉景。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