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当美联储暗示可能会减少危机时期的资产购买时,新兴市场爆发了一场恐慌。随着本周市场焦点转向美联储会议,不少投资者担忧“缩减恐慌”再度席卷市场。但这一次,对新兴市场或许没那么糟糕。
在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最近的一项调查中,基金经理将“缩减恐慌”列为仅次于通胀的第二大风险。2013年,当新兴市场受到了上一次“缩减恐慌”的冲击,MSCI新兴市场指数在四个月内下跌了约10%,原因是美国更高的收益率为投资者提供了替代选择,投资者纷纷撤资。这增加了新兴市场国家的压力,加剧了部分国家不稳定的财政状况。
但如今,许多新兴市场国家拥有更好的财政状况和更强的外汇储备,以应对美联储再次缩减购债规模带来的影响。对大宗商品需求的增加也应有助于使部分新兴市场免受破坏性资本外流的影响,让政策制定者有更多的回旋余地。
经济学家预计,新兴市场在这次美联储缩减资产购买时反应不会那么极端。而美联储可能也会更加适应全球背景的脆弱,小心避免引发恐慌。
此外,美国实际收益率已经在缓慢上升,这可能意味着在美联储缩减购债规模的情况下,收益率的进一步上升可能会更小。因此,分析师们认为,几个新兴市场这次可能不那么脆弱,甚至表现更好。
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首席美国股市策略师戈洛布(Jonathan Golub)表示,一些美联储官员已经暗示准备开始讨论缩减资产购买,而加息预期也在缓慢向前推进。在回顾1994年、1999年、2004年和2015年的加息周期时,该行发现,在首次加息后的12个月和36个月,风险市场回报率都很强劲,只有当收益率曲线趋于平缓时,回报率才会减弱。
戈洛布补充称,当前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的下降幅度不大,且通胀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暂时性的,意味着投资者不必过于担心滞涨的来临。
事实上,一些基金经理已经在新兴市场看到了商机。尽管新兴市场投资者对2013年记忆犹新,但并非所有美联储收紧政策时期都会对该市场造成负面打击。RockCreek分析师本周在一份客户报告中写道,在2004年至2006年期间,尽管美联储加息,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新兴市场指数(MSCI Emerging Markets index)的回报率超过了80%。2004年,强劲的经济复苏导致了紧缩——在此期间,新兴市场也从强劲的大宗商品市场中获益。
RockCreek团队强调了这一时期的相似之处:大宗商品再次繁荣,美国正处于经济复苏的阵痛之中。
在新兴市场选择合适的地点将是重要的,因为一些国家能够更好地应对更强劲的大宗商品需求,并抵御美联储缩减购债规模带来的波动。牛津经济的策略师青睐巴西等大宗商品受益者,并表示这些市场估值仍具备吸引力。
一些新兴市场基金经理还看好巴西等国的银行,将其视为从大宗商品繁荣和整体复苏中获益的途径。美国投研机构加韦卡尔建议投资者增持新兴市场股票,优先看好大宗商品出口国,以及巴西和墨西哥等货币较弱的国家。
MSCI巴西ETF过去三个月上涨了26%; iShares MSCI墨西哥ETF上涨近13%,而MSCI新兴市场指数同期仅上涨4%。
本文选编自“万得资讯”,智通财经编辑:庄礼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