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S耳机市场增长放缓?实则是非苹果阵营的“狂欢”

作者: 智通编选 2021-06-18 19:55:17
机构预测,2021年全球TWS市场增速或将降至30%。虽然整体规模增长开始放缓,但在表象之下,却藏着一条独属于非苹果品牌的“康庄大道”。

集微网消息,即便在疫情冲击下,TWS耳机依旧是许多厂商业绩贡献的主力。根据市调机构Strategy Analytics预测,2020年度全球TWS耳机总销量有望超过3亿部,与去年同比,仍保持高达90%的增长。

不过这般“盛景”在2021年或许无法延续,机构们对该市场今年的表现并不算乐观。从其预测来看,2021年全球TWS市场增速或将降至30%。

虽然整体规模增长开始放缓,但值得关注的是,在表象之下,却藏着一条独属于非苹果品牌的“康庄大道”。

品牌成为市场主导

回望过去的2020,疫情使各行各业都为之震动,尤其在去年第一季度,整个消费电子市场的基调都是低迷的。其中,也包括TWS耳机市场,而在国内外疫情此起彼伏之间,也极大程度加速了产业洗牌。

年初因疫情导致发展遭到严重掣肘的大环境,给业内无数中小品牌及白牌厂商带来了极大压力,产品连续数月内没有销路、库存堆积,让大批中小企业不得不黯然离场。

大家有目共睹,TWS耳机市场的发展与智能手机截然不同,可以说又快又猛,在每一年总体规模成倍增长的同时,TWS耳机市场集中化的趋势也愈发明显,加之疫情带来的影响,整个产业在短短几年就已经形成了寡头局面。

除了竞争本身对市场格局带来的变化,促使用户购买或更换产品的因素变化也是进一步推动份额集中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家品牌厂商对集微网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了解和使用TWS耳机,市场的需求方向也出现变化。我们认为,用户已经开始从初期大家追求新鲜感购买,转变为对产品音质、性能以及品牌都有一定追求的阶段;加上市面上可选择的品牌耳机越来越多,价位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也不算高,所以总体呈现出消费升级的趋势。”

另有行业人士也指出:“用户在养成使用习惯后,对产品有更多元化的诉求其实是顺理成章的事。除了一些主攻高端旗舰市场的品牌,大多数品牌推出的TWS耳机价格区间都很广,低至1、200,高至8、900。面对这么多选项,愿意花3、500元买一副外观、性能、品质、售后各方面都有保障的产品的用户越来越多。”

包括在东南亚、印度等国家,初期仍有不少白牌或是小品牌嗅到商机扎根于此,然而这条路很快也被三星、小米、OPPO等大厂堵截,眼下不止一家大厂专门面向这些市场推出了低至几十元的TWS耳机产品。

从市调机构Strategy Analytics的报告中可以看到,2020年TWS耳机市场中,手机品牌和专业耳机品牌两大阵营已然占据了主导地位,可以预见的是,我们接下来更多见到的也只有品牌与品牌之间的角逐。

(图片及数据来源:市调机构Strategy Analytics)

需要关注的是,即便是品牌之间的竞争,参与者仍不在少数,究竟哪些品牌有机会从中脱颖而出?

非苹果阵营的转机

当苹果(AAPL.US)借airpods创下业绩新高后,其他手机品牌也按捺不住,在最近几年,安卓系的一线手机品牌陆续推出多款TWS耳机产品。虽然苹果依旧牢牢占据高端市场的制高点,但中低端产品已经开始在整个市场中大行其道。

行业人士指出,近两年airpods的市占率之所以减少,其实内外的因素都有。内在首先是鉴于TWS的产品形态,丢耳机应该是很多用户都经历过的事情,甚至有用户将其定义为“消耗品”。“2000元一副的耳机丢了太浪费”,这样的想法开始在用户端出现。

“其次,现阶段TWS耳机的创新空间不够。如果非专业人士,单从普通用户的产品体验感提升而言,几百块的品牌耳机和airpods之间差距并不大,更大差距或许是来自于品牌本身。撇除这个因素,用户不会非苹果不可。最后就是外部竞争,安卓系手机品牌的产品线更多元化,所以面对的消费者群体也更广,对苹果份额的挤压是不可避免的。”上述行业人士谈到。

有分析提出:“我们的研究发现,蓝牙耳机的市场存量和渗透率仍然很低;全球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人拥有蓝牙耳机,因此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随着竞争加剧,苹果的主导地位正在缩小。预计2021年,苹果将面临来自小米(01810)、三星和华为的激烈竞争。尽管市场整体需求前景强劲,但TWS耳机品牌数量已经过度拥挤,未来几年份额进一步集中是不可避免的。”

综合上述,“用户消费升级与行业龙头份额减少”这两个主要的变化趋势在TWS耳机产业内并行,不难看出,建立起多元化产品线且拥有广大消费者基础的安卓系手机品牌在目前占据了十分有利的地位。

此外,手机品牌加大对可穿戴设备生态的搭建也成为提升其销量的重要动力;用户采用同品牌智能手机、TWS耳机以及智能手表的现象,正在逐步增多。

另一方面,也有部分用户存在“拒绝随大流”的心理,反其道而行,追求小众且有品质的品牌耳机产品。比如JBL、Boos、Sony、Beats等等,虽然这部分品牌的产品可能无法出现大规模爆发,但其需求也将随着产业成熟度提升而同步增长。

本文选编自微信公众号“半导体投资联盟”,作者:GY;智通财经编辑:曾盈颖。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