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会议纪要前瞻:美国经济复苏加速,缩表讨论备受关注

作者: 智通编选 2021-07-07 21:13:39
美联储北京时间周四 7月8日凌晨2:00将公布上月政策会议记录,或为了解美联储何时以及如何开始缩减抗疫购债计划提供更多线索。

美联储周三纽约时段(北京时间周四 7月8日凌晨2:00)将公布上月政策会议记录,或为了解美联储何时以及如何开始缩减抗疫购债计划提供更多线索。

美联储官员在6月15-16日的会议上就缩减每月1,200亿美元的购债计划展开辩论,此后大多数美联储决策者对经济表达了普遍乐观的看法,即从许多指标来看,经济正在摆脱全球新冠疫情病引发的衰退。

一些决策者暗示,他们认为最近的就业增长和通胀超标意味着朝着美联储就业最大化和稳定物价的目标取得“实质性进一步进展”,这种情况将允许他们开始缩减资产购买。

自美联储上次会议以来的数据可能支持这一结论。

美国劳工部上周五(7月2日)公布备受关注的就业报告显示,美国上月增加了85万个工作岗位,在连续两个月增长疲软之后,就业增速好于预期。

美联储偏爱的通胀指标以1992年以来最快的年增速上升,并远超2%的目标水准。

本周公布的会议记录可能会提供更多细节,说明就在最新经济数据公布前,美联储官员认为美联储距离实现目标还有多远。会议记录还可能显示出,对于最近的高通胀属于暂时现象,还是较持久的情况,决策者的分歧到底有多大。

富国银行资深分析师Sam Bullard说,“会议记录肯定会很有意思,”“市场将关注有关讨论何时开始缩减刺激的细节。”

何时缩减购债

一些美联储官员在6月的会议上提前对加息时间的预测。18位决策者中有13位目前认为2023年会加息,其中7位认为最快明年就会加息。

媒体调查的分析师认为,美联储将在8月或9月宣布缩减资产购买的策略,并在明年初开始削减购债。

美联储官员同意将缩减非常规购债计划做为加息前的第一步。去年12月,他们为缩表设立了一个门槛:经济必须在实现就业最大化和通胀率持续保持2%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一步进展”。

美联储最关注的通胀指标在5月份同比上升3.4%,但就业人数与疫情爆发前相比减少了680万人,劳动力仍较疫前水平低340万。

一些决策者,如达拉斯联储主席柯普朗警告说,在需要提高利率前,岗位空缺可能不会被完全填补。自疫情开始后已有超过250万55岁以上的美国人退休。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高级经济学家Andrew Hunter说:“6月非农就业强劲增长,将使呼吁提前结束资产购买的美联储官员更有底气。”

如何缩减购债

会议记录还可能揭示,关于联储打算如何缩减每月800亿美元国债和40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购买规模的初步讨论情况。

在2014年的上一次此类行动中,缩表实际上是以自动驾驶模式进行的——即每次政策会议后国债和MBS都同样被削减--即使官员们称它不是预设路线。

不过,最近几周,一些美联储官员似乎与那些认为美联储没有必要在火热的房地产市场继续购买住房支持资产的批评者有同感,但他们同时警告称美联储更倾向于以最可预测的方式缩减购债规模。

但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指出,将购债从MBS转向国债,对抵押贷款利率仅会产生很小的影响。

前美联储经济学家、经济咨询公司MacroPolicy Perspectives总裁Julia Coronado说:“我认为我们听到的事实...反映出他们还没有进行这种讨论。”

她认为,负责债券购买计划的工作人员在7月会议给出更实质性的报告,将打消以更快速度削减MBS的论点。“一旦纽约联储的工作人员和领导层充分阐述了所有问题,他们就不会说这种傻话了。”

分析师:第三季美元将维持强势,料美债收益率缓升现仅适短线操作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Credit Agricole)G10外汇研究主管Valentin Marinov表示:“投资者将希望了解更多可能缩减QE的时间的线索,若有迹象显示官员们具体讨论了潜在缩减刺激的步伐及时间,都会被视为一个鹰派意外。”

Marinov补充道,“其次,外汇投资者将关注任何关于更早升息的讨论,利率市场已经将未来两年内美联储升息三次的概率提高到近90%”。

富邦金控首席经济学家罗玮周三表示,由于美国经济及企业获利前景优于其他国家,第三季国际美元将维持强势,可望适当抑制原物料价格走升;而随着美国经济解封、逐渐回复正轨,估美债收益率将缓步回升,现阶段仅适合短线操作。

罗玮在下半年展望线上记者会并指出,若美国疫情受控,经济回复正轨,基础建设、举债上限、支出法案顺利通过的话,市场将再次出现轮动,资金再度流向欧亚、新兴市场及原物料市场,美元将会转弱;反之美元将因风险趋避而持在高位。

美债方面,他认为,随着美国经济解封、逐渐回复正轨,就业市场改善,美债收益率将缓步回升,现阶段仅适合短线操作。长线布局必须要等到第三季末、第四季初各项不确定因素明朗化之后。

本文选编自 汇通财经,作者:和尚;智通财经编辑:马火敏。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