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疫情反复,物业管理公司在助力基层治理方面意义重大,且又是少数供给侧不受原材料涨价影响,需求侧不受疫情反复影响的行业。对绝大多数地产集团而言,物业管理是未来希望所在,地产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和集团支持物业管理板块做大做强并无矛盾。尽管有大量潜在IPO,但没有具备行业影响力的大物业管理公司等待IPO,新股发行无法形成对老股的替代分流。目前,大多数企业估值调整到合理位置,靓丽盈喜和中报在即,我们建议投资者积极配置优质物管企业。
从大类资产配置角度看物业管理行业。
全球疫情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在国内零星散发疫情成为常态,物业管理公司配合社会基层治理的重要性并未下降。海外复工复产速度缓慢,供求两面可能推升全球通胀压力,不利于简单加工的制造业,有利于成本侧结构和原材料价格完全脱钩,且需求侧完全不受疫情影响的服务业。一边是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一边则是大量产业缺乏升级换代的机会,没有广阔的市场,物业管理行业在科技赋能方面的巨大潜力,受政策鼓舞不断壮大的市场,乃至持续高业绩增长,都是我们看好这个行业的关键。
工具人风险是结构性风险,不是行业性风险。
地产行业信用风险累积,部分房地产公司甚至存在风险暴露的可能性,投资者确实担心旗下物业管理公司会否沦为降杠杆工具,会否成为被处置资产。我们曾经提示投资者所谓“工具人”风险,但经过本轮调整之后,我们认为市场对此一风险担心过度。
首先,地产信用风险可以透过快速销售解决,不存在全局性,系统性的信用风险,只有个别公司的到期偿付压力。旭辉、新城近期的债券发行,也说明了稳健经营的民企融资渠道并未发生重大变化。
其次、物业管理业务是绝大多数房企集团最重要的新业务,不少公司从最高层就意识到,空间运营和服务是整个集团未来所在。地产企业的三道红线只是针对传统开发业务的达标性要求,物业管理平台作为集团核心业务,并没有普遍性沦为工具人的风险。
我们相信,未来企业之间的分化会加剧,从集团层面不重视物业管理平台,不重视轻资产运营服务的物管企业,的确有可能被日渐边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物业管理板块的估值会下行。
IPO和股票供给增加的风险也是结构性风险,不是行业性风险。
当前披露递表且未上市的物管企业已经达到15家,预计将形成庞大的股票供给,这也增加了投资者对存量上市公司价值的疑虑。但实际上这些拟上市公司绝大多数都是中小型公司,中国物业管理行业除了极个别三家企业之外,已经实现了龙头公司的全上市,且剩下三家大公司也没有披露登陆资本市场的计划。
对合约面积小于1个亿,收入规模小于10个亿的小企业而言,除非其找到准确的细分赛道定位,否则在规模经济的浪潮中,无法在科技系统、增值服务等方面占任何优势。
对这些企业而言,今天上市的估值,就会接近物业管理龙头企业并购非上市公司的估值(如12-15倍PE),且基于物业管理权的并购对价并没有上升的空间。本质上,这些企业的股票和头部上市公司并不形成替代关系,存量上市公司的股票供给仍然是高度有限的。
一些细分赛道的行业龙头和围绕特定区域的龙头公司发展壮大,丰富了板块的投资选择。
虽然头部的几家大公司已经占据了领先的身位,但大企业之间的规模差异尚未显著,只是第一集团和中小追赶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更重要的是,像新大正这样的细分赛道龙头凭借专业技术能力,在不进行并购的情况下收入增速已经达到近60%;像金科服务这样的区域龙头不仅展示了区域协同提效的能力,也开始展示区域内并购的潜力。中国市场异常庞大,空间具有不可移动的特征,围绕特定区域开展高密度布局,甚至参与制定智慧城市的标准,确实有可能诞生独特的,有竞争力的头部公司。
风险提示:
部分物业管理公司逐渐边缘化,工具化的风险。
部分企业估值已经调整到较为合理的位置,靓丽盈喜和中报在即。
我们注意到,以2022年PE估值而言,我们覆盖的重点公司,例如金科服务、世茂服务、保利物业、华润万象生活、碧桂园服务、旭辉永升服务、绿城服务、中海物业分别都只有16.7/20.0/19.1/46.6/29.7/26.2/17.2/22.8倍。中报期临近,我们对中报盈利预测略有更新,中报业绩的高增长,也是物业管理行业重要的催化剂。我们看好物业管理板块,推荐世茂服务(00873)、金科服务(09666)、华润万象生活(01209)、中海物业(02669)、新大正(002968.SZ)、保利物业(06049)、旭辉永升服务(01995)、绿城服务(02869)、碧桂园服务(06089)、招商积余(001914)、新城悦服务(01755)等公司。
本文选编自“中信证券研究”;智通财经编辑:魏昊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