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晚间,亿通科技(300211.SZ)披露了2021年上半年业绩报告。
不出所料的是,在与华米科技(ZEPP.US)形成深度合作之后,亿通科技这次的确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具体而言,2021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6410.2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3.33%;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615.6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04%;基本每股收益为0.020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56%。整体来看,核心财务数据皆实现了较为不错的增长。
而溯源亿通科技与华米科技的深度合作,可以发现,主要是缘于一项授权合作:今年5月底,亿通科技全资子公司合肥鲸鱼微电子有限公司,获得华米科技相关技术和专利授权,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发新的传感器模组并实现销售。据公告披露,一旦协议生效后,从2021年6月1日到2022年5月31日,亿通科技有望从华米科技那获得2700万元(含税)的营收。
与此同时,亿通科技与华米科技同一个实控人的关系也将两者之间的合作绑的更为紧密——今年年初,华米科技以9.959亿元人民币的现金对价,收购亿通科技29.99%的少数股权,目前两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均为黄汪。
至此,核心财务数据的大幅增长,可谓进一步证实亿通科技新业务成长空间可期这一事实。
新业务持续放量,“第二增长曲线”隐现
要想知道亿通科技的新业务是如何实现放量增长的,还需将时间轴拆分成一季度、二季度来看,如下:
今年一季度,亿通科技实现营业收入为2631.32万元,实现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04.14万元。结合上述财报数据推算可知,2021年第二季度,其实现营业收入为3778.93万元,环比增长43.61%;实现净利润为311.46万元,环比增长2.4%。
这也就是说,自2021年5月26日亿通科技获得华米科技对传感器模组相关知识产权授权之后,其营收在第二季度录得了超43%的高双位数增速。
而单独拎出传感器模组收入数据来看,亦可以窥出亿通科技新业务的增长速度究竟如何。
据财报数据披露,今年上半年,该公司的传感器模组实现营业收入1866.44万元,实现毛利535.67万元。要知道亿通科技开展传感器模组这一项新业务的确切时间是从今年5月26日开始的,从“0”到“1866.44万元”,也仅仅只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可见其新业务放量速度之快。
此外,代入到整个二季度的收入来看,1866.44万元的传感器模组收入大致占了总营收的一半,而这也就意味着亿通科技的新业务的收入水平已经可以和传统业务“平分秋色”,该公司已经初步完成从传统业务到新业务的转型。
那么,令人好奇的是,亿通科技的新业务为何能够实现如此快速的增长呢?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创建于2001年的亿通科技传统业务主要是广播电视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承接智能化视频监控工程服务。而自2021年5月成立合肥鲸鱼微电子有限公司之后,该公司的业务线逐渐扩展到及集成电路、芯片及传感器的研发、设计与销售上,其中前文所说的传感器模组销售便是其新业务的一大“分支”。
结合该公司所选择的新赛道情况及业务布局来看,亿通科技的新业务之所以能够快速放量,主要是顺应了“天时地利和人和”的发展规律。
首先来看“人和”,这一发展要素主要是指在亿通科技一手组建团队,一手获得授权的“双管齐下”打法下,该公司已进一步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据悉,为了发力传感器、物联网,亿通科技设立全资子公司鲸鱼微电子,并将注册资本增至5000万元。而以鲸鱼微电子为“发力载体”,该公司先后获得华米科技心率传感器模组、智能穿戴芯片和操作系统OS等知识产权授权,并围绕这些授权为华米科技或第三方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与此同时,该公司还以鲸鱼微电子作为第三方平台构建了以“芯”为核心的自主研发平台,实现由智能硬件企业到自研创新和数字化生态价值链的打造。
要知道,传感器和物联网领域不失为当下最为火爆的赛道,亿通科技在这两条赛道不遗余力地推进,不仅仅只是扩展一条新业务线那么简单,这也意味着其有极大地可能打开企业未来的发展和想象空间。
再来看“天时”,这一要素指的是亿通科技发力传感器和智能穿戴芯片等新业务,较准地踩中了行业风口。
就那传感器来说,传感器是物联网最重要的核心组件之一,随着消费的升级和人工智能、VR、AR等技术的逐渐普及,智能物联网传感器将适应更加实用、多样、便携的应用场景,发展空间十分可期。再看芯片业务,芯片作为信息产业的“明珠”,近些年来由于智能手机、物联网、智能汽车、智能终端制造、新一代移动通信等市场需求的驱动,芯片产业步入超级周期,迎来高速发展阶段。
最后则是“地利”,而“地利”则主要指的是来自于华米科技的助力。
据了解,华米科技主要是致力于智能可穿戴技术设备的开发、制造和销售。在此基础上,该公司还通过投资+自主研发的方式走上芯片和传感器的自主研发的道路,先后推出全球首款智能可穿戴领域的芯片——黄山1号、黄山2号以及黄山2S,在国产芯片、AIoT 产业上的竞争优势不言而喻。
而基于与华米科技的深度合作,亿通科技在布局传感器及智能穿戴芯片等新业务上获得华米科技的助力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而从华米科授权亿通科技传感器模组、智能穿戴芯片和操作系统OS等知识产权的动作来看,未来华米科技以更多的战略合作方式赋能到亿通科技身上也不是不可能的。
由此,不难看出,在“天时地利人和”的三重助力下,亿通科技来自于新业务的增长曲线已经逐步显现,实现从“0”到“1866.44万元”跨越式增长,未来或许还会达到“N”的增长效果。
传感器+芯片+智能汽车,估值逻辑或向科技板块看齐
众所周知,在考察一只个股的投资价值时,不仅仅是要关注它的基本面,还要关注所处行业的市场空间,因为这可从侧面反映出其增长的“天花板”到底有多高。
诚然,目前亿通科技已经凭借新业务实现了亮眼增长,那么其所处的行业给其提供的发展空间又有多大呢?
一分为二地看,目前亿通科技的增长空间主要分为两大板块,一是传统业务带来的增长空间,二是新业务带来的增长空间。
传统业务上,前文已经提过亿通科技的传统业务是关于广播电视设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等业务。虽然近年来由于广电运营商的网络建设投入规模和设备市场需求量缩减,促使其传统业务收入受到一定影响,但从5G时代的发展角度来看,此前“全国一网”整合和广电5G建设等政策布局,无疑会带动整个产业链景气度提升。
关于“全国一网”整合和广电5G带来的市场空间,在这里就不过多赘述了,毕竟目前来看亿通科技的新业务增量空间是肉眼可观的,并且还或将促使其估值重塑。
新业务上,亿通科技的新业务可穿戴设备芯片及传感器模组主要包括以下产品;PPG生物传感器模组的研发、设计与销售,可应用于智能手表(含儿童手表)、智能手环等腕部可穿戴设备,运动健康类TWS无线蓝牙耳机,智能马桶等智能家居及智慧养老设备,汽车智能驾仓等智能出行系统;超低功耗人工智能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主要应用于智能手环、智能手表(含儿童手表)、智能体重秤/体脂秤、智能运动鞋等健康穿戴类设备,以及其它AIoT物联网应用。
根据这些产品划分来看,该公司在新业务上主要蕴藏三大细分市场空间,即智能物联网芯片、健康监测类生物传感器行业以及智能汽车,如下:
1、智能物联网芯片市场空间:据IDC的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物联网支出达到6904.7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占比23.6%。此外,IDC预测,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市场将达到1.1万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11.4%,其中中国市场占比将提升到25.9%,物联网市场规模全球第一。
2、健康监测类生物传感器行业空间:据IDC数据披露,2020年全球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约为3.96亿台,比2019年的3.459亿台增长了14.5%,并预计2024年全球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将达到6.371亿台,五年内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2.4%。2021年我国仅在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域的传感器市场规模将高达2952亿元。
3、智能汽车市场空间:赛迪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预计可达6,600亿元,2021年有望突破7,000亿元,至2025年将逼近9000亿元,国产汽车芯片发展迎来新机遇。尤其是近年来自动驾驶、车联网等技术创新层出不穷,生物识别、人机交互技术成为新的需求增长点。
基于上述数据来看,三大细分赛道的市场规模均已经迈入千亿级别,而物联网和智能汽车甚至于还即将迈入万亿级别。鉴于此市场空间,亿通科技有望凭借自身在物联网芯片、健康检测传感器等领域的技术积淀以及借助华米科技在智能硬件上的行业地位及竞争优势,打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需要指出的是,从上述亿通科技的布局来看,投资者似乎不能再以传统的眼光把亿通视作一家有线电视网络传输设备商,当下的它,在入局芯片、物联网、智能汽车等新兴赛道后,第二增长曲线已经逐步形成,估值或将可以向这些科技板块看齐。
要知道,目前诸如芯片概念和物联网概念科技板块,是备受资本青睐的高估值板块:就拿芯片概念股估值来说,在A股将近300家芯片概念股中,有超80家的动态市盈率已经高达100倍,有近20家的动态市盈率逾400倍。基于此可见,布局这几大热门赛道的亿通科技未来或将享受估值的双重甚至多重溢价。
综上来看,随着亿通科技的新业务的业绩潜力持续释放,该公司的估值或存有不错的上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