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基协:8月末44家合资公募资产管理规模达11.39万亿元,占全行业规模的47.4%

作者: 智通编选 2021-10-13 19:18:18
截至2021年8月末,44家合资公募的资产管理规模达到11.39万亿元,占到全行业规模的47.4%。

智通财经APP获悉,10月13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党委委员、副秘书长黄丽萍在全球资产管理高峰论坛上发表讲话。她指出,截至2021年8月末,44家合资公募的资产管理规模达到11.39万亿元,占到全行业规模的47.4%。合资公募积极服务长期投资、价值投资,8家合资公募获得基本养老、社保基金、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资格。贝莱德、富达等全球知名资产管理公司相继获批,都落户在上海。

全文如下:

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促进资产管理高质量发展——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党委委员、副秘书长黄丽萍在全球资产管理高峰论坛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

上午好!

很荣幸受邀参加2021上海全球资产管理高峰论坛。我谨代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对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一直关心、支持中国基金行业发展的各位同仁表示衷心感谢!上海致力于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全球资产管理中心,构建健全、创新、有活力的资产管理生态系统,对提升我国金融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借此机会,结合协会服务外资私募登记备案的实践经验,我谈几点个人想法,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一、 外资机构积极参与我国基金行业对外开放

长期以来,我国资本市场有着稳健和持续对外开放的历史,而基金行业则是对外开放的排头兵。自2002年放开市场准入、允许合资基金管理公司设立以来,外资股比限制不断放宽,从开放之初的33%,到2005年的49%,再到2017年的51%,合资公募推动行业规模快速成长、结构不断完善。2020年初,证监会提前一年取消公募基金公司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外资机构在经营范围和监管要求上均实现国民待遇。截至2021年8月末,44家合资公募的资产管理规模达到11.39万亿元,占到全行业规模的47.4%。合资公募积极服务长期投资、价值投资,8家合资公募获得基本养老、社保基金、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资格。贝莱德、富达等全球知名资产管理公司相继获批,都落户在上海。

外资私募政策同样吸引了很多优秀的境外基金管理机构进入中国市场。2016年6月,经证监会同意,协会发布《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相关问题解答(十)》,明确外商独资和合资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可以在中国境内开展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业务。5年来,外资私募丰富了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类型,在资产管理模式、投资理念、投资策略和合规风控等方面引进了境外先进经验,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截至2021年9月末,35家登记的外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有31家外资私募选择落户上海,积极开展股票类、固定收益类、混合类、期货及衍生品及FOF等各类基金管理业务,有力推动了上海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步伐。

二、 外资私募的发展与行业制度型开放相辅相成

中国证监会积极响应市场开放需要,不断推动外资私募政策公开、明确、透明、可预期,帮助外资私募更好展业。

一是明确境外实际控制人规定,引导机构合规展业。2018年6月,协会更新《外资私募证券登记备案填报说明》,明确外资私募证券的实际控制人认定应追溯到境外金融监管部门批准或许可的金融机构。2019年9月,进一步细化了港资机构来内地登记为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的要求。通过不断沟通消除了部分外资机构的困惑,一批世界知名和领先的对冲基金和资产管理机构在协会完成登记。

二是推动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行业环境,拓宽行业开放范围和层次。多年来,我们努力打造内外资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监管环境,在全面实现国民待遇方面不断改革和探索。2018年12月,明确外资私募证券基金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标准。2019年6月,证监会发布《进一步扩大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答记者问》,放开外资私募证券基金参与“港股通”交易的限制。2020年9月,修订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及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管理办法》,外资私募可以向合格境外投资者提供投资建议,合格境外投资者也可以投资私募基金。

三是优化人员管理服务,便利海外专业人才境内展业。协会从2018年5月开始为外资私募的外籍高管和投资经理开设英文从业资格考试,并按照内外资一致和外资私募独立进行投资决策的原则,允许外资私募高管在一定比例内兼职,同时要求合规风控负责人应当全职。我们相信,专业是立身之本,注重基金业人才队伍建设,行业才能行稳致远。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金融专业人才“愿意来、留得住”的就业环境,为广大中国投资者提供更加丰富、更高质量的专业产品与服务。

此外,协会持续配合有关地方政府总结完善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相关政策,加强有关地方和部门的政策协调,简化和优化管理程序和信息报送,大幅减轻外资机构的运营负担。

总的来看,外资私募政策比较好地适应了各类资产管理机构的境内展业需求,行业制度框架逐步健全,生态体系逐步成熟。外资机构通过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积极参与我国资本市场,服务广大投资者,对中国市场投下了“信任票”。

三、 以开放促改革,支持外资机构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全力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两个市场,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这其中,高质量的资产管理行业不可或缺。我们始终相信,历史经验也已经证明,开放对发展高质量的资产管理行业至关重要。多年来,我国政府积极推进与各国双边、多边经贸合作,基金业开放与合作始终是重要议题,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开放中进步、在合作中共赢,服务国民财富管理、优化资本市场功能、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资产管理行业的重要使命。

一是希望外资机构在我国高水平展业。中国经济体量大、韧性强,财富管理需求增长迅速。我们欢迎全球资产管理机构为中国投资者提供专业、多元的资产管理服务,同时分享中国经济发展成果。全球资产管理机构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在长期投资经验、责任投资理念和治理体系建设方面有着优良传统。我们希望外资机构做最诚信、最专业的基金管理人,依法合规运作,忠实履行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受托人义务,积极践行“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资本市场文化,参与构建良好资产管理市场生态。

二是希望内资机构大胆开拓国际市场。国际经验表明,大类资产配置、全球化配置能够有效降低资产组合风险、提高收益稳定性,尤其在经济金融环境剧烈波动时期更是如此。部分头部内资机构已经在中国的香港、欧盟、美国等资产管理发达地区有所布局,但受限于境外经验少、人才储备不足、政策环境不熟悉等因素,境外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缓慢。随着我国居民财富快速增长,养老金等长期资金专业化管理的快速发展,包括公募和私募在内的资产管理机构应当主动作为,积极发展跨市场业务,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为各类投资者提供更为丰富的投资管理服务。

三是期待上海早日建成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全球资产管理中心需要高度开放的政策环境、高度成熟的基础设施、多元包容的行业生态,在这些方面,上海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相信,上海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一定能够不负众望,为我国高质量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本文选编自“中国基金业协会”;智通财经编辑:韩永昌。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