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供股”后出老千怎么分辨?

作者: 智通编选 2017-05-31 10:36:53
股票的“价格”不等于是股票的“价值”。

本文来自“秦朔朋友圈”,作者陈鑫。

不少内地客户第一次接触港股的时候,都会拿着一长串价格只有几港仙的港股代码来问,这些股票怎么这么“便宜”,是不是可以买?

1港仙即0.01港元,几港仙也就是几分钱的股价。这类股票,在香港被戏称为“仙股”,貌似很便宜,但实际情况绝非如此。因为股票的“价格”不等于是股票的“价值”。实际上,价格只有几港仙的股票,其对应的每股净资产有可能只有不到万分之一港元,整个公司的市值甚至会低于这家公司的上市壳价值。

仙股的产生,很多时候是香港上市公司采用“供股”方式进行集资的结果。需要提醒内地股民的是,那些“供股”次数较多的仙股公司往往会被香港券商的合规部门列入禁止提供融资名单(即散户不能用这些股票做抵押融资,买入其他港股)。

机构投资者对于屡次进行“供股”的港股公司也是慎而又慎。比如一些机构,会在与此类公司进行交易时,要求上市公司提供多次供股的实际原因,要求公司高层解释,为何要采取供股而不采取其他融资方式,并往往要求上市公司大股东个人提供资产质押。

有人可能会问,对待有过“供股”经历的公司,真有必要如此谨慎么,汇丰不也进行过“世纪供股”吗?这个问题说起来话长,真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

供股原本是正常融资

“供股”(Rights Issue),是港股上市公司面向现有股东的一种融资方式。做法是由上市公司发行新股,让现有股东以持有的旧股,按一定的比例认购新股。集资目的或为还债、或扩充业务、或并购、抑或充实资本等等,五花八门。为了吸引现有的股东参与“供股”,通常情况下“供股价”会较股票的现价要低。

简单地说,“供股”就是上市公司希望现有股东按同一个比例掏钱,扩大上市公司的股本。这个具体比例由上市公司说了算,有可能是1供1, 1供2,也有可能是1供10甚至更高。所谓1供1,就是每持有1股股票的股东,有权以“供股价”再额外买入1股的新股;以此类推,1供10就是每持有1股股票的股东,有权以“供股价”再额外买10股新股。

image.png

在香港的“供股”机制下,不少上市公司允许现有股东把“供股权”在市场上出售。通常上市公司开股东大会通过供股方案后,会向港交所为“供股权”申请一个临时代码,供上市交易用。原股东如果不想参与“供股”,可以把“供股权”卖掉,仅保持原有的股份数目,这样可以保障自己的权益不会被大比例摊薄。

在正常情况下,现有股东参与“供股”,可以为上市公司提供额外的融资,增大公司净资产,以便继续经营。从这个制度设计来看,“供股”对于现股东来说,还是比较合理的一种融资方式。如果现有股东觉得公司“供股”后能发展得更好,就参与“供股”,用打折后的价格购买新股份;如果现有股东看不清楚公司“供股”集资后的经营前景,也可以干脆卖掉股份,或是卖掉“供股权”而只保留原数量的股份,可以降低持股的风险。

任何机制都有可能被滥用。现在不少人谈“供股”色变,就是因为不少香港上市公司把这个机制玩坏了,把“供股”变成了套取小股东资金的下三滥手段。

但先要说明的是,通常上市公司会折价“供股”,然后股价必然会向下调整,但到这一步,其实属于正常现象,即便会产生仙股,也不是那种所谓的“老千股”。

这个纯粹是数学问题。

假设上市公司当前的已发行股数1亿股,现股价(除权日前收盘价)每股1港元。公司宣布了1供10的方案,“供股价”只有0.1港元,即新股打折90%来集资,集资目标是1亿港元。

假设所有股东参与了“供股”(或有券商包销了“供股”股份),那么在除权日后,公司的股份会从1亿股变成11亿股(1亿旧股+10亿新供的股份)。

理论上,除权后股价应该会变成 [(1港元X 1亿)+ (0.1港元x 10亿)]/11亿=0.182港元,表现上看,比除权前的1港元暴跌82%,但实际上直到这一步,都是很正常的数学现象,算不上是出老千。

当然,最怕的是股东什么操作都不做,那么手上的股票会马上贬值。现有股东不愿意参与“供股”,最好赶紧卖掉股份,或是卖掉“供股权”,否则一旦过了除权日,就得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股票每股价格从1港元变成0.182港元。

image.png

一般香港的股票经纪人会逐个通知有关客户参与“供股”的意向,以便下一步的操作。不过,如果有个别客户不明白这其中的机理,没有及时跟自己的经纪人确认参与“供股”或是出售股票的安排,就会导致严重的损失。

“供股”与老千

要看上市公司“供股”后是不是有出老千迹象,主要看集资后的行为。

比如集资后通过高溢价购买大股东手中的资产,或是通过高溢价并购一家并不赚钱的公司,从而把集资款“明正言顺”地导向某些利益群体。抑或是“供股”后公司持续经营不善,甚至发布盈警(注:季度或半年度或年度经营亏损)。

需要指出的是,除了高溢价买资产,香港的上市公司还可以通过复杂的交叉持股来进行利益输送。比如某人B同时是港股X公司和Y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那么他可以通过让X公司股东供股,再用巨大溢价购买Y公司的股权,B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出售Y的股份获利。

在香港,通常上市公司每年有20%的额外配股的权利。这种配股可以由大股东决定定增的方向,价格也可以非常宽松。所以B出售了Y公司的股份后,完全可以低价再给自己配回Y的股份,达到控制Y公司的目的。

5月15日,香港著名股评家、港交所前独立董事Webb在其网站Webb-site Reports公布了50家股权复杂的香港上市公司名单,并要求证监会密切关注这些公司。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公司相互持股,股权关系复杂。从投资者角度来说,一家上市公司如果没有正当理由,却持有大量其他上市公司的股份,即便不能说是老千股,也算得上是不务正业。

另外,如果上市公司频繁“供股”,也会被港股市场认为是有出老千的嫌疑。

试想一下,在上例中,一次1供10就已经把股价调整到只有0.182港元,如果再来几次供股……这股价显然很容易迈入“仙境”,变成只有几港仙的港股。投资者如果不想被摊薄股份,就得乖乖交钱每次参与“供股”。大部分小股民资本有限,每次总会有人不想“供股”而放弃这种反摊薄的游戏。

有人可能会说,当股价下跌99%的时候,应该见底了吧?

这种想法在香港就太天真了。当股价过于低残的时候,上市公司还可以反手做合股的游戏,把10股合并成1股,产生一石多鸟的效果。

image.png

一是表面上可以把股价提升,方便吸引一些“不明真相”的股东,甚至可以吸引到那些不能投资仙股的机构投资人;二来也方便未来继续做下一轮的“供股”游戏;三是通过合股,产生了大量的不足一手买卖的碎股(odd lot)。由于碎股在市场上通常要比较大的折让才能成功售出,而小股东要补足一手,又往往不容易,或是不甚心甘情愿,因此折腾之后,不少人干脆选择低价出售股份而退出,这样大股东又可以达到低价收集股份的目的。

很多小股民是没有记忆的,也不会通过翻查历史旧账去了解一家公司。因此这些公司就可以通过不断的合股再“供股”的方式,来迷惑小股民。

比如香港某主板公司在金融海啸前的2007年底,股价约0.46港元,到上周收盘,该股股价0.42港元左右。表面上看,投资者似乎只有小亏几分钱,但是如果计及公司过去多年中的“合股”和“供股”,把其现有的股价向前复权处理后,其历史买入价应该为15,225港元!

说到频繁“供股”、“合股”,香港媒体曾经披露过的高山企业(即前永义实业,港股代码:0616.HK)可能令人最叹为观止。这个公司从2003年迄今,进行超过10次的“供股”,另外有近10次“合股”(最大比例是2008年的100合1),还有1次高达1送9的送红股操作。

然而过去近10年来,公司业绩几乎是年年交赤字,也就是说,多年以来的“供股”集资,最终并没有给公司的经营带来任何正面影响,产生盈利来回馈股东。

港媒披露,该公司史上最离谱的一次“供股”,是先进行20股合1,然后接着1供20股,而且供股价折让86%。表面看来,完成一系列动作,总股本实际才多了2500多万股,但对于小股东而言,早已哭死。

有人可能会想,股价暴跌,难道大股东不怕公司控股权被夺取吗?对于看多了万科股权大战的内地股民来说,产生这种念头不奇怪。

然而,香港市场很不同于A股市场,这里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在个人手中,而且股权很集中。或许从表面看不出大股东有绝对持股,但实际上,大股东通过各种“友人”,实际上在把持公司。

还以是永义实业为例吧。曾经有在香港经商的印度富豪看到这公司的股价跌得够残,觉得有机会控制这家公司,于是斥资近7000万买入永义实业股份,持股一度高达29%,成了第二大股东。但有一次,他参加股东大会时,才发觉当时永义的第三大股东原来与大股东是同一阵线的,回来就赶紧沽尽手上股份离场,亏损几百万港元。印度富豪去年接受港媒采访时,还对此事耿耿于怀,称大股东是“只想抢大家的钱”。

“供股”也有积极一面

的确有老千股通过供股敛财,但也不能因此把所有的“供股”行为归为出老千。要判断供股是不是合理,投资者可以关注这家上市公司的过往管治水平(有没有出现过欺骗小股东行为或是信息不透明)、“供股”目的及对应的融资金额是否吻合、承销商和大股东的关系、过往集资记录及融资经营的成效等等。

image.png

下面以汇丰为例子,看看一个正常情况下的“供股”活动是如何进行的,投资者又应该如何决定是否该入场。

汇丰控股(00005)在2009年3月2日发布了一次“供股”公告,写明:“……以每12股获配发5股的基准进行供股,筹集约125亿英镑(177亿美元)……”当时汇丰公布的“供股价”为28港元,比公告前最后一个交易日(2009年2月27日)的香港收盘价56.95港元足足低了近50%。

在这个例子中,汇丰控股股东每持有12股,就可以以28港元购买5股的新股。假设汇丰控股的股东在2009年2月27日以收市价买入1,200股汇丰控股港股,并参与这个“供股”活动,那么他可以以28港元每股,购买500股(1200/12 X 5)新汇丰控股股票。“供股”活动结束后,这个股东所持汇丰控股的股票总数是1700股,新的每股成本价是(56.95 X 1200 + 28 X 500)/1700 = 48.44港元(不考虑股息及交易税费等调整)。

如果投资者相信汇丰控股的“股价+股息”从长期来看会超过48.44港元,那么他就有比较大的动力参与“供股”计划。大家需要留意的是,汇丰派息是相当稳定的,而且每年有4次派息机会,因此股息因素应该计算在内。

如果投资者不想再增加汇丰控股的股份,也可以选择把这种“供股权”放在交易所上出售。对这个投资者来说,他的“供股权”理论价格上限大概是48.44-28=20.44港元(假设不计算税费等因素)。为什么呢?因为对于买入“供股权”的投资者A来说,虽然他可以利用这个“供股权”,以28港元买入一股的汇丰控股新股,但如果“供股权”价格超过20.44元,实际上A的每股汇丰控股成本价已经超过48.44港元(28港元的新股价+20.44港元的供股价),显得不划算。

当年汇丰控股的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

当年香港投资者对于汇丰控股的判断是,基本上认为它是一家管治水平很高的公司,认为汇丰控股的股价低残只是暂时现象。身边很多香港朋友是全家一起出资买汇丰控股,支持公司的“供股”;有人甚至透支了信用卡额度来参与“供股”。

汇丰控股宣布“供股”前每股56.95港元,一个星期后股价一度跌至33港元低位,令“供股价”28港元的折让幅度迅速降至15%左右。当时的港股评论员胡孟青女士在电视直播时还因此当场飚泪,惊动全城。

到“供股”完成当天(2009年4月9日),汇丰控股的股价已经反弹至51港元,到2009年底前,汇丰控股股价最高升至98港元,比每股28港元的“供股价”上涨超过250%。

结合本文的几个案例来看:

首先,有“供股”的公司未必全是老千公司。更主要是要看该公司本身的素质如何,以及供股是否会给该公司带来进一步的价值增长机会;

其次,对于连续多次“供股”的公司,大家需要警惕;

第三,如果频繁“供股”、“合股”,而业绩未有明显起色,此类股票最好避而远之。(编辑:曹柳萍)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