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股份(601012.SH):喜中带忧、内卷太猛,“光伏茅”挺得住吗?

作者: 长桥海豚投研 2021-12-11 09:25:37
隆基股份(601012.SH)成立于2000年,比中国的光伏行业更早起步发展,经历了全球光伏行业起步...

隆基股份(601012.SH)成立于2000年,比中国的光伏行业更早起步发展,经历了全球光伏行业起步、发展、受挫、低迷、变革、回暖的二十载历程。

2012年上市以来股价累计翻了90多倍,2013年以来的年化收益率高达66%。

横向对比,光伏指数和沪深300的同期年化收益率分别为34%和7%,并且同为光伏龙头(市值在千亿以上)的晶科能源(JKS.US)(美股)、晶澳科技(002459.SZ)、中环股份(002129.SZ)、阳光电源(300274.SZ)、通威股份(600438.SH)等公司,长期来看的回报率都弱于隆基股份。在稳定性方面,隆基股份虽然伴随大盘和光伏行业的波动而波动,但大部分年份都是稳稳地跑赢光伏行业和大盘的,涨得多,跌得少。

此外,海豚君还拉了一个贵州茅台(600519.SH)同期的回报率,年化收益率为33%,年化收益率虽然低于隆基股份,但波动性也是明显小的,算是各有千秋。

图片

数据来源:wind、长桥海豚投研

图片

数据来源:wind、长桥海豚投研

十年维度的股价表现,大概率能反应客观事实,光伏是有利可图的赛道,隆基股份是妥妥的“光伏茅”。当前光伏行业进入“左手碳中和,右手平价”的时代,市场对于隆基的基本面挖掘已经比较充分了。但2021年隆基股份的股价是弱于中环、晶澳、天合光能等公司以及光伏指数的,说明市场多少存在一些担忧点

所以对于隆基股份的覆盖,长桥海豚君先简单做简单介绍以作扫盲,主要内容则围绕当前市场的核心关注点展开讨论。本篇主要讨论前三个核心关注点,下篇会讨论技术和估值。

1、2021年上游硅料疯狂涨价,价格无法传导到组件售价,公司像夹心饼干一样,盈利被挤压。未来硅料价格走势如何?硅料价格下降对公司的基本面有哪些影响?

2、2021年前硅片环节盈利空间相对更好,吸引老玩家扩产,新玩家加入,在激烈竞争中,可预见硅片环节盈利下行?隆基股份的优势何在?

3、2021年隆基股份海外业务占比和对美销售收入占比持续提升,新的贸易政策落地对行业影响几何?隆基股份如何应对?

4、技术路线变更光伏行业发展的主题,路线押错,前置的研发和产能投入全部打水漂。当前主要的技术变革是什么?隆基股份在新技术上的布局如何?

5、高估值问题,股价过于透支未来?

以下为正文:

隆基简介:硅片+电池片+组件的一体化龙头

2000年隆基股份的前身西安新盟电子创立,起步业务是半导体材料和设备,创始人李振国、钟保申等均为兰州大学物理学专业,技术出身。

2006年开始专注单晶硅的研发制造,并坚定认为单晶硅是降本潜力更大的技术路线,经历十年坚持,率先量产应用金刚线切片技术,终于在2016年带领行业全面向单晶转型,单晶渗透率从2016年的24%提升至2020年91%。

2014年开始一体化布局,在保证单晶硅最大制造商地位的同时,向下游组件市场进攻。隆基进军组件环节,一方面是因为行业下游路径依赖制约单晶渗透率提升,另一方面是推动实现高品质+低成本的光伏组件出货,才能彻底唤活光伏行业的活力。

2015年开始对PERC电池进行量产研究。电池片是组件的核心原材料,并且电池片本身不宜以库存形式储存,天然适合组件企业向上游一体化,干一行则行一行,2018年公司迅速将电池产线由BSF电池全面切换PERC电池,助攻单晶硅片和组件业务的进一步壮大。

不过公司电池片业务很少对外出售贡献收入,硅片和组件是全球第一制造商。

图片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从收入结构来看,硅棒及硅片中的硅片、电池及组件中的组件是公司收入的两大主要来源,合计贡献在90%左右。

硅片产能高于组件不少,因此是部分对外出售,部分自用;

组件业务的收入占比和毛利率都更高(2020年组件毛利率21%、硅片毛利率30%);

图片

地域分布上,隆基在中国拥有7大产业集群,分别在云南、宁夏、江苏、陕西、浙江、安徽和山西,其中云南和宁夏基地是隆基国内最大的两个产业基地,因为电力在硅片和电池片的成本占比较高,因此公司产业基地基本选择在电价较低的省份;对于电力成本占比较低的组件,公司产能分布更加均匀,在江苏、浙江、安徽等电力消费大省均有布局组件厂。

海外产业集群共2个,分别是马来西亚古晋和越南,印度产业集群正在建设中。

图片

数据来源:公司官网、长桥海豚投研

图片

数据来源:券商研报、长桥海豚投研

初识隆基之后,长桥海豚君将针对隆基股份当前的核心关注点逐个展开论述:

关注点一:2021年硅料价格暴涨挤压公司盈利,后续硅料走势

光伏产业链有点像一个“夹心饼干”,我们可以从各环节的产品价格走势来体会。我们将2014年5月以来的光伏行业综合价格指数分成两个阶段来看:

2014年5月-2020年6月,长达六年的降价行情:这取决于光伏行业的降本要求,而且未来仍旧会是全产业链下降的趋势。我们核心关注的降幅对比,硅料降幅小于组件降幅,说明一体化公司(硅片+电池片+组件)利润被挤压;

2020年6月-2021年11月,一年半的涨价行情:下游需求回暖,上游硅料扩产不积极,带来全产业链的涨价行情。我们核心关注的涨幅对比,硅料涨幅最夸张,而组件涨幅最小,对于一体化的公司,上有硅料涨价353%,下游组件仅涨价33%,利润被严重挤压。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图片

数据来源:wind,长桥海豚投研整理

从以上两阶段行情可以看出,光伏产业链中游企业(硅片+电池片+组件)两头受挤压,只有成本下降得更快,才是长期的破解之道,即关注组件和硅料的价差。

当前对于硅料价格的异常高位,市场核心关注点在硅料价格的变化。

2020-2021年硅料价格在经历了超300%的涨幅后,光伏产业链呈现极其不健康的状态。下游组件具备期货属性,订单周期长,而上游原材料大多是现货定价,上下游之间形成价格的错配,无法及时传导,导致组件企业延迟交付,甚至有部分组件厂选择违约。

一边是充足的需求加现成的产能和工人,尤其是旺盛的海外需求订单,一边是产业链开工率不足,硅料价格已经涨到了下游产业链可承受的极限。

并且从影响价格核心因素供需缺口来看,目前多晶硅料产能50万吨,未来3个月会陆续释放16万吨产能(对应32%的产能增幅),2022年底产能有望突破110万吨,产能翻倍,而明年预期的光伏装机量增幅约在30%左右,供不应求的局面即将扭转。

因此,硅料价格下降是必然的事情,只是拐点和节奏的问题。而硅料价格下降对隆基股份产生影响的逻辑链条主要包括以下几条:

【1】硅料降价-硅片和组件降价-影响隆基股份的盈利空间。至于是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核心还是在于硅料和组件的价差,目前结论并不明晰。但长桥海豚君感受下来,因为前期硅料涨价太夸张,硅料降低利好隆基盈利空间的倾向更明显。

【2】硅料降价-组件降价-终端装机需求增加,确定性的利好隆基。

【3】硅料快速降价-全产业链降价-存货跌价损失,确定性利空隆基,因为长桥海豚君看到隆基股份三季度末的库存明显高于2020年底,并且存货周转天数上升。不过长桥海豚君倾向于判断,存货跌价损失可能并不会是一个很大的雷,并且隆基股份依靠龙头的地位,减弱该利空影响的能力更强。

小结:综合上述分析,长桥海豚君倾向于判断,硅料降价是大概率事件,并且利好隆基。而如果硅料继续涨价,则继续利空隆基。

图片

数据来源:wind,长桥海豚投研

关注点二:硅片环节竞争加剧,盈利下行

在光伏行业篇文章《左手平价,右手碳中和,光伏是新能源全村的希望?》中,长桥海豚君指出,光伏产业链中只有硅料、光伏玻璃、EVA粒子等材料扩产周期长,而硅片、电池片、组件等环节的产能扩建只需要不到一年的时间,因此在产能投建方面的壁垒比较低。

2021年硅片行业异常热闹,有中环、晶澳、晶科等一体化老玩家的扩产,也有以上机数控、京运通为代表的新玩家的涌入。这与硅片去年和今年利润不错有关系,因为硅料紧缺直接导致硅片产量有限,但电池片的产能是相对充足,只要能覆盖可变成本,电池片厂商就会愿意采购并生产。有利可图吸引了众多玩家的加入,导致赛道异常拥挤。

而组件环节的竞争维度比较综合,核心看品牌、渠道等能力,可靠性要求、归责问题、优惠贷款等因素会推动光伏电站选择一线组件品牌商。

因此市场对于隆基股份竞争问题的担忧,核心在于硅片环节。近日隆基官宣硅片降价,背后的核心原因大概率就是产能过剩,年底出货。

图片

数据来源:硅业分会、券商研报、长桥海豚投研

中短期内硅片环节盈利下行是隆基不得不正视的压力和风险,不过长期来看,硅片的竞争核心还是成本,隆基股份作为龙头是享受成本优势的。

我们将硅片成本可以拆分为硅成本和非硅成本来看,硅料偏大宗商品性质,各家硅片厂商同时购买硅料的话,硅成本趋同,龙头依靠规模化降低采购成本的能力有限,难以拉开和竞争对手的差距,而非硅成本是龙头可以构建优势的来源。

根据券商测算的2020年硅片厂商非硅成本,隆基股份的非硅成本持续优于同行,硅片业务毛利率也是持续优于竞争对手中环股份。

图片

进一步溯源隆基股份非硅成本优势的来源,我们可以看到非硅成本可进一步分为采购、折旧、电力、人工、其他等方面,其具备的优势包括:

与设备厂商深度合作,参与设备设计,从而降低设备采购成本,从而降低后期折旧;

政府代建厂房建筑,固定资产投资少;

与政府合作关系良好,电价优惠力度更大;

小结:前期硅片环节更厚的利润吸引了新老玩家的加入和扩产,中短期内竞争积累导致盈利下行是不可忽视的客观事实。不过核心竞争点——非硅成本来看,隆基股份优势明显。

关注点三:不过被狙击的背后恰恰是因为大势所趋的清洁能源崛起过程中,中美能源产业地位的相对变化。

在以石油为主的能源时代,美国通过石油和美元的挂钩,不断夯实霸权主义。石油以美元计价并结算,迫使每个国家都储存美元,从而人为制造了市场对美元的需求,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在央行中积累了大量的美元,这些储备美元用来购来安全性和流动性较高的美国债券,从而间接帮助美国政府、企业及家庭以较低的成本借到钱。通过石油和美元的挂钩,可以成功地薅全世界的羊毛。

图片

数据来源:wind,长桥海豚投研

如今清洁能源崛起是大势所趋,全球光伏产业链制造中心在不断向中国市场倾斜,中国光伏企业站在了世界的中心,不断威胁美国建立良久的能源霸权。

图片

隆基作为全球硅片和组件第一制造商,海外市场至关重要。自2016年以来,公司收入结构不断向海外市场倾斜,2021年上半年基本实现了境内外五五分的结构。同时从毛利率的角度看,境外市场毛利率并没有因为人工、运输、关税等因素而明显低于境内市场。

此外,2018-2020年美国新增光伏装机量在全球的占比分别为10%、12%、15%,伴随拜登政府对新能源的支持政策的落地,预计美国市场会是全球光伏市场的重要战场之一。而2021年上半年美国市场对公司收入的贡献已经上升到15%,依赖度不算低。

图片

数据来源:wind、长桥海豚投研

不至于时刻紧绷,但在关键时间点的警惕度还是要提上来,长桥海豚君认为当前就是关注度较高的时间点。

小结:面对不确定的他国政策,任何预测都是不准的。

他国政策无法预测,长线来看隆基股份可以做的是,通过海外建厂避开不利政策、增强产品力从而提高美国光伏电站的接受度、挖掘更多的境外市场以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度。

技术:成本是尺寸之争的胜负手电池环节技术领先

技术仍未成熟的成长性行业,存在一个显著的共同风险,就是技术迭代导致的龙头更替。

隆基股份押注单晶路线,依靠技术突破基本实现了单晶对多晶的全面替代,赢得了光伏行业“光伏茅”的美称。而在光伏行业仍处于追求极致成本的当前,身为龙头的隆基股份一样面临竞争对手的挑战,主要集中在硅片环节的尺寸之争和电池片环节的P型到N型的进步,而这两点本质上都是降本增效。

【1】硅片尺寸:182 VS 210

2019年以来硅片尺寸扩大成为明显趋势。此前行业在155-166mm之间混战,行业标准不清晰。

2020年中,以“隆基+晶科+晶澳”为首的七家光伏企业发布182mm的硅片标准,市场成为“M10联盟”。2020年底,“中环+天合+日升”等光伏企业又发布了210mm硅片标准联合倡议。硅片尺寸之争正式拉开序幕。

2021年月度数据来看,182渗透率更高,但210渗透率也在快速提升,182和210的纷争尚未见分晓,但可以确定是182和210大尺寸硅片会继续快速替代166mm以下的硅片。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对未来的预测见下图,从预测趋势上来看,隐含的似乎是182mm和210mm渗透率齐头并进,未来5年内和谐共存的景象。

图片

数据来源:CPIA、贺利氏光伏、券商研报,长桥海豚投研

关于硅片的尺寸之争,硅片尺寸大固然可以降本,但硅片尺寸并非越大越好,配套最重要。硅片尺寸的大幅变化,需要电池片产线、光伏玻璃、组件边框、支架等随之调整,行业标准统一在合适的尺寸上,有助于降低行业无效的摩擦。

近期,中环股份在最新报价中新增了218mm的硅片,其目的主要就是因为5串218mm和6串182宽度一致,解决了玻璃、支架等不兼容的问题。从中环的角度来看,218硅片基于210平台生产制造,无需新增产线。

中环的这一举动更加肯定了182和210和谐共存的可能性。210mm比182mm更大,理论上应该可以做到比182mm更低的度电成本,但其中还涉及到各家企业成本控制能能力的问题,而我们在上篇中已经说明了隆基股份硅片业务的成本优势极其优势的根源。

所以对于此次的尺寸之争,长桥海豚君认为短期内快速替代到182mm硅片的可能性很小,和谐共存的逻辑是通顺的,不过不得引起重视的是隆基股份成本优势可能被削弱。

【2】电池片:P型➡N型

首先简单介绍一些必要的概念。

P型电池和N型电池的区别主要在于硅片类型。P型硅片是指在硅材料中掺杂硼元素,P型电池是在P型硅片上扩散磷形成P-N结;N型硅片是指在硅材料中掺杂磷元素,N型电池是在N型硅片上注入硼形成P-N结。N型电池因为N型硅片的磷元素均匀性低、N型硅片得率低、注入硼较难等原因而制造成本更高。

至于我们经常看到的BSF电池、PERC电池、HJT电池等,其命名依据的是电池制备工艺。

P型电池的制备技术:Al-BSF、PERC单面、PERC双面等;

N型电池的制备技术:PERT/PERL、TOPcon、HJT等;

图片

数据来源:券商研报、长桥海豚投研

光伏电池片主流技术路线经历了BSF电池到PERC电池的技术演进,PERC电池已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不过PECR电池的量产效率已经接近24%左右的市场极限,进一步挖掘的空间不大。电池厂商的研发重心开始转向新技术,以TOPcon、HJT和IBC等N型电池技术为主流发展方向。

2021年光伏SNEC会展上,隆基、晶澳、天 合、晶科、阿特斯等头部企业纷纷展出N型组件产品,预示着光伏行业N型时代的开启。从理论上讲,N型电池具备转换效率高、弱光效应好、双面率高、无光衰等优点。

图片

数据来源:百度百科、券商研报、长桥海豚投研

N型电池技术参数上有优势毋庸置疑,但对于追求极致降本的光伏产业来说,低成本量产才是关键。

TOPcon电池:生产工艺比PERC电池增加2-3步,即在PERC产线基础上增加硼扩、LPCVD和湿法刻蚀机台,单GW的新增投资额约0.5亿元;

HJT电池:生产工艺与PERC电池完全不同,只能新投产线。HJT产线需要的四大设备分别是制绒清洗设备、非晶硅沉积设备、透明导电薄膜设备和丝网印刷设备,其中非晶硅沉积设备和透明导电薄膜设备投资占比较大,合计超60%,虽然剩下的制绒清洗设备和丝网印刷设备目前已经实现了国产化,但占比更高的设备国产率低,导致生产成本高昂。

HJT电池的关键材料包括低温银浆和靶材,也是HJT电池成本高的原因。HJT电池必须用低温银浆,低温银浆依赖进口,市价高于高温银浆,并且HJT电池单片银浆用量更大;靶材主要被日本住友垄断,价格高昂。

从企业产能布局来看新技术的进展,TOPcon电池适合过渡:

隆基股份新建电池项目中至少18GW是TOPcon电池,HJT电池方面,隆基不断刷新全球记录,2021年10月底宣布HJT电池效率突破26.3%。

通威股份有15GW产能预留了TOPcon电池技术升级空间;

晶科能源和天合光能处于技术布局、研发突破阶段。2021年11月,晶科能源推出Tiger Neo N型TOPCon组件。参考晶科的规划,Tiger Neo组件将于2022年一季度正式量产,2022全年产能规划 10GW,产能占比20-25%,2023年这一占比将达到 50%-60%。

HJT电池主要是新玩家在扩产,HJT电池目前主要还受制于生产设备国产率低、原材料价格高昂等制约。目前建设HJT产能的玩家包括:华晟已有500MW,招标2.3GW;爱康 已有500MW,招标1.9GW;金刚玻璃招标1.2GW、明阳招标1GW;老牌电池厂主要包括通威 已有1.5GW产能,阿特斯已有0.3GW,晶澳招标0.3GW。

图片

除了上述市场认可的主流技术路线,光伏电池片环节还面临了其他技术路线的挑战:

钙钛矿电池:一种化合物电池,与晶硅电池技术路线差异大。协鑫光电投建的全球第一条100MW大面积钙钛矿光伏组件中试线正在攻克量产工艺难题,组件效率18%以上(当前的PERC电池效率接近24%),但成本低于晶硅电池70%,性价比明显。并且相比晶硅电池,钙钛矿技术还迎合了叠层技术,HJT钙钛矿叠层电池最高效率可达30%以上(隆基目前单纯的HJT实验室效率全球第一,也才26.3%)

所以对电池技术的变革,海豚君认为隆基此前引领了PERC电池的发展,但PERC电池已接近理论效率的上限,新电池技术纷纷涌现,而隆基在过度形态的TOPcon电池产能积极布局,但在HJT、钙钛矿等新技术上的产能布局略显保守,面临挑战也是不争的事实。

二  DCF估值

DCF估值除了指引投资决策的功能之外,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一家公司。下图是长桥海豚君对于隆基股份的估值问题的思考框架

图片

以下围绕上述思考框架中的重要因素展开论述:

【1】组件业务:量利双升

出货量:市占率提升2022年伴随行业

长桥海豚君从供需两个角度来看隆基股份的出货量:

需求端:因为中国是全球的光伏行业制造中心,因此隆基组件出货量=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容配比*隆基市占率;

供给端:主要看公司组件产能和产能利用率

对于2021年,考虑到产业链涨价导致下游装机需求不及预期,因此我们参考公司指引并作小幅下修,即2021年组件出货37GW,意味着在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150GW的情况下,隆基股份组件市占率为20%,较2020年提升4pct。考虑到2021年上半年隆基股份组件出货17GW,市占率24%,只要下半年组件出货高于上半年,则实现不难37GW的预测,市占率20%也属于合理范围。

从产能角度来看,公司2020年底产能50GW,2021年目标产能65GW,则综合计算37GW组件出货(40GW产量,库存增加)对应66%的产能利用率。相比2020年90%的组件产能利用率,公司因为在2020年组件产能扩张两倍多,2021年组件产能扩张放缓,因此2021年产能偏松。

对于2022年,因为公司目前在建的组件产能极少,且产能利用率较低,因此保守估计公司组件产能增加5GW,产能利用率恢复至85%附近,则对应2022年组件出货63GW,在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225GW的情况下(考虑到2022年光伏全产业链降本,刺激下游装机需求,因此按照中国光伏产业协会的乐观估计来预测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公司市占率23%。

「关于组件出货量,我们的预测隐含的预期是:组件产能充裕,出货量主要受行业和市占率提升带动。2022年全球光伏装机需求大增、产能利用率走高。」

组件价格:21年扰动不改长期下行趋势

2021年光伏产业链都在提价,组件价格也在走高,而当前隆基、中环首先在硅片环节发动价格战,陆续下调硅片价格,降幅在10%左右,组件价格也大幅下降,早在看跌中的硅料价格也出现了松动。因此组件价格2021年同比上行,2022年同比下行。

此处长桥海豚君给出的预测是:隆基股份2021-2022年组件出货价格为1.89元/W(含税)、1.70元/W(含税)。

综合对组件出货量和价格的预测,2021-2022年公司组件业务营收分别为595亿元、933亿元,同比分别增64%、57%,21年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公司市占率提升、22年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光伏行业增长。

成本&毛利:黎明前的黑暗,盈利修复在即

隆基股份目前业务布局涵盖从硅棒到组件的全覆盖,但各企业起步时间不同,目前硅片产能最大、其次组件、其次电池片。因此隆基股份的组件生产模式为“硅片-电池片-组件”一体化生产、以及“硅片换电池片”的业务模式(即公司将自产硅片销售给对手方,然后根据自身需求向其采购电池片)。

组件成本可拆分为硅片价格+电池片生产成本+组件生产成本:

硅片价格与公司产品结构有关,2021-2022年基本取决于166mm、182mm的售价和出货占比;

电池片生产成本随着公司电池片产能匹配程度的提升,会逐步走低;

组件生产成本受规模效应、胶膜价格、光伏玻璃价格等因素的影响;

长桥海豚君大致预期硅片价格见下表,最终预测的2021-2022年组件成本分别为1.61元/W、1.37元/W,对应组件毛利率分为15%、19%。

「关于组件盈利,我们的预测隐含的预期是,2021年组件业务因为成本压力大于提价幅度,毛利率承压,2022年组件业务盈利修复。」

图片

数据来源:长桥海豚投研整理、预测

图片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长桥海豚投研整理

【2】硅片业务:量增长动力疲软、盈利承压

出货量。隆基股份硅片出货量的预测逻辑和组件相似

需求端:硅片出货量=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容配比*隆基市占率;

供给端:主要看公司硅片产能和产能利用率

主要区别在于硅片自用于生产组件的比例是比较高,而组件自用于下游光伏电站的比例是极低的。而硅片业务的营收只能计算外销部分的营收,自用硅片的出货量=隆基组件出货量。

对于2021年预测,我们同样在公司指引(80GW)的基础上作小幅的下修,即2021年隆基硅片出货70GW,对应39%的市占率,由于产能快速扩张,导致产能利用较低(79%)。扣除组件自用的硅片量,外销量为32GW,与2020年基本持平;

2022年基于全球光伏新能装机量225GW,在硅片混战的情况下,保守估计公司市占率为34%,则对应硅片出货93GW,产能利用率小幅上行至82%。扣除组件自用量,外销硅片36GW。

「关于硅片出货量,我们的预测隐含的预期是:硅片产能充裕,出货主要受下游装机需求影响,市占率再提升的难度不小。结构上更多受自用组件带动,外销增长一般。」

硅片价格:“隆中对”价格战已开启

详见「组件成本」部分。2021年受硅片大型化、硅片涨价因素,综合价格提升不少;但随着隆基、中环相继降价、硅片产能疯狂扩张,硅片价格已经掉头向下,2022年的硅片均价会回调不少。

隆基股份硅片业务营收=(硅片出货量-组件出货量)*硅片价格,综合对硅片外销量和价格的预测,2021-2022年公司硅片业务营收分别为233亿元、294亿元,波动根源主要来自于价格。

成本:竞争恶化,盈利承压

硅片的上游原材料是硅料,硅料的技术、投资门槛都比较高,周期性也最强,因此光伏一体化的公司大多没有进入硅料环节,公司外采硅料,生产硅片。

因此硅片业务的成本=硅料价格*单片耗硅+非硅成本。

硅料属大宗商品,因为扩产较难,供给刚性,因此价格往往反应行业景气度,波动性巨大。此外因为较难通过规模化优势降低采购价格,因此对硅片成本影响较大

非硅成本相对比较固定,控制力掌握在硅片企业手中,因此往往构成硅片业务成本优势的核心。

长桥海豚君预测,2021-2022年硅片价格分别为17万元/吨、13万元/吨,单片硅耗变化不大,非硅成本逐年以个位数比例下滑。最终预测的2021-2022年硅片成本分别为3.08元/片、2.5元/片,对应硅片毛利率分为30%、24%。

「关于硅片盈利,我们的预测隐含的预期是,2021年硅片业务仍属于毛利率较高的环节,但因为行业产能无序扩张,以“隆中对”为代表竞争格局恶化,2022年硅片业务盈利承压」

图片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长桥海豚投研整理

【3】归母净利润

预测公司费用率的保持平稳,则四大费用合计占收入的比例在6%-7%,数值看起来与需要持续研发投入的公司印象不相符,主要在于确认到财报中的研发费用较少,而为满足技术产业化运用设计的中试等成本没有确认在研发费用中。

公司实际的研发投入占收入的比例在5%左右,确认在财报中的研发费用率仅1%左右。

综合以上收入、成本、费用的核心预测,我们预测的2021-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为108亿元、156亿元。

图片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长桥海豚投研整理

【4】DCF估值:存15%的上涨空间

在此海豚君综合一下以上预测的隐含意思:

光伏产业链价格:2021年全面高企,硅料尤甚,近期硅料、硅片、组件价格均松动,2022年全面下调,行业重回追求极致降本的健康状态。

光伏产业链需求:2021年装机需求被高企的产业链价格所抑制,2022年价格回落刺激需求,可能是装机量的大年。

隆基组件业务:组件产能充裕,出货量主要取决于市场需求和市占率,组件业务仍有市占率提升的逻辑(自2020年的16%提升至2022年的23%)。2021年盈利承压,2022年盈利修复,毛利率从2021年15%提升到2023年的23%。

隆基硅片业务:硅片产能充裕,出货量主要取决于市场需求和市占率,但市占率再提升的难度较大,外销硅片增长动力不足。2021年盈利不错,但随着行业格局恶化,2022年盈利承压,2022-2015年的毛利率在20%-25%之间。

预测结果为2021-2022年营收分别为856亿元、115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为为108亿元、156亿元;整体毛利率分别为19.3%、19.8%,净利率分别为12.6%、13.5%。

WACC取10.88%,则DCF估值约5361亿总市值,对应股价99元,较2021年12月10日收盘价86.81元还有约15%的上涨空间。

5361亿元的DCF估值对应2022年34倍PE倍数、2025年17倍PE倍数。

【5】相对估值:安全位置约72元

长桥海豚君统计了隆基股份近几年的PE估值倍数,如下表所示:

图片

数据来源:wind、长桥海豚投研

考虑到近两年光伏行业基本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市场对光伏行业的认知在不断加深,分别给予隆基股份保守/中性/乐观的合理估值倍数为25倍/35倍/45倍,对应2022年155亿元的归母净利润预测,则对应市值分别为3893亿元/5450亿元/7007亿元,对应目标价72元/101元/129元。

总结:对于隆基股份的覆盖,长桥海豚君主要围绕市场的几个核心关注点展开论述,最终结论如下:

1、硅料降价对公司的影响——利好组件业务盈利修复。硅料价格波动带动硅片、电池、组件的价格一起波动,隆基股份的盈利取决于组件出货价格与硅料价格的差。海豚君认为,硅料价格价格下降利于组件和硅料的价差,利好公司的盈利修复;

2、硅片竞争格局恶化——利空硅片市占率和盈利能力。硅片环节因为前几年更好的盈利能力导致了产能的疯狂扩张,竞争格局恶化,隆基硅片业务市占率提升空间不大,同时面临盈利恶化的压力,是不得不正视的事实。好在隆基一体化布局完成,硅片价格下降,释放利润给组件和电池业务,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战略打法。

3、硅片尺寸之争——利空硅片市占率和盈利能力。短期内隆基的182mm和中环的218mm更可能的结局是和谐共存,成本依旧是最终的胜负手,218mm渗透率的提升本质上是在削弱隆基股份一直以来保持的成本优势,这也是不得不正视的事实。

4、电池片技术更迭——在新技术路线上面临竞对激进的挑战。隆基是上一轮PERC电池取代BSF电池的引领者,充分享受到了技术更替的红利。但PERC电池接近理论效率的上限,隆基虽然在过度形态的TOPcon电池产能上积极布局,但竞对在HJT、钙钛矿等新技术路线上更激进,隆基面临挑战是不争的事实。

5、估值仍有向上空间,但可以等待安全的位置。基于以上基本面的分析,DCF估值得到隆基股份依旧在15%的上涨空间,在光伏这一长期确定性很强的赛道上,隆基守好自己的地位,积极布局包括但不限于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制氢的新应用,长期业绩增长会消化当前的估值疑虑。

综上,基本面上隆基确实面临硅片竞争格局恶化对盈利侵蚀的不确定性、电池片技术更替的不确定性等利空因素,不过隆基在一体化布局完善的情况下,压低硅片价格,让利组件业务也是一种可行的战略打法。从估值角度看,股价存向上的弹性,但市场担忧未减弱之前,72元附近入场会更加安全。

本文编选自微信公众号“长桥海豚投研”,智通财经编辑:楚芸玮。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