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证张忆东2022年1月港股策略:港股曙光再现

作者: 张忆东 2022-01-01 18:35:08
2022年1月港股曙光再现,内外部环境有利于反弹的时间窗口。

投资要点

1、12月观点及行情回顾

1.1、观点回顾:12月策略《在失望之幽谷找寻黎明的曙光》。

7月15日《科创长牛起步阶段的颠簸》、8月初报告《短期的风雨,长期的机遇》提醒:进入化解存量风险攻坚期,短期惊魂未定。

8月28日《港股进入底部区域,逆境孕育机遇》、8月31日报告《“磨底”阶段,回归投资本质》强调港股进入底部区域,但并非V型反转,而是不断“磨底”,提醒三季度后期信用风险或有波折。

10月1日策略报告《港股底部区域的反击》、10月14日深度报告《防守反击,投资时钟从“类滞胀”转向“衰退”》提出,港股处于底部区域,反复“磨底”、熬炼人心,其中,10月至11月中旬是好的反弹窗口,但反弹以后,不排除到年底港股会面临动荡。

11月1日报告《行情磨“底部”更磨人心》指出:港股仍将在底部区域反复“磨底”,10月份反弹以后,港股四季度持续反弹的动能较弱。

12月1日报告《在失望之幽谷找寻黎明的曙光》指出:恒指在反复确认底部、港股悲观情绪集中释放后,港股有望迎来反弹。要在失望之幽谷找寻黎明的曙光,精选并耐心布局长线优质股票。

1.2、12月行情回顾:港股在底部区域反复拉锯。12月,港股主要指数均下跌,恒生指数跌0.0%,恒生国指跌1.6%,恒生综指跌3.0%;行业上,能源业、综合业和金融业领涨,医疗保健业、原材料业和资讯科技业领跌。

1.3、2021年行情回顾:牛头、熊身。1季度港股是典型的牛市,气势如虹,恒生科技指数年初至最高点上涨31.34%;2季度是震荡市;下半年受到中、美两国超预期政策利空的冲击,港股呈现系统性风险,熊市特征明显。

2、展望:2022年1月港股曙光再现,内外部环境有利于反弹的时间窗口

2.1、国内稳经济政策发力,2021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有望进一步宽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22年工作,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政策稳增长的意愿提升。

2022年货币政策需要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地与推进,在财政政策积极发力的同时,货币政策的宽松空间值得期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财政政策积极的定调下,强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协调联动”。

财政政策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2022年1季度受房地产债务风险、疫情及经济高基数的影响,稳增长任务重,财政发力有望加码。

货币政策方面,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新增具体强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2)2021年12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2022年,货币政策将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信贷总量要稳定增长、金融结构要稳步优化、综合融资成本要稳中有降。”

2.2、海外因素对1月份港股市场的负面影响不大,不是关键影响变量。首先,虽然海外Omicron疫情的影响在1月份不一定能明显改善,但是,市场已经price in这个因素,而且不排除治疗性药物的进展超预期。其次,1月份美国刺激政策退场按部就班,2021年12月月底美国长债利率快速上行的势头在2022年1月份可能有所缓解,美国低利率环境窗口期维持。2021年最后一周,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1.5%关口,源于短期“技术性”因素——短期财政部大量发债而联储暂停购债。

2.3、内地政策环境变化对港股的影响可能在边际改善,至少是死猪不怕开水烫。

1月份稳增长政策力度加大,有望成为港股相关行业反弹的主线。1)建筑、建材为代表的传统行业景气改善,低估值港股央企价值重估;2)风光核氢新能源、电网等“新基建”类股票高景气持续,行情分化;3)内地券商受益于“衰退性宽松”下的资本市场活跃,相关港股的价值有望重估。

1月份房地产行业“危局”有望逐步迎来“转机”,内房股和内银股中的“不死鸟”有望筑底甚至震荡反弹。伴随着1季度房地产债务到期高潮的来临,房地产相关政策有望出现进一步改善,减轻地产违约风险的冲击,稳定地产有利于稳经济。近日央行、银保监会出台《关于做好重点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并购金融服务的通知》,鼓励银行稳妥有序开展并购贷款业务,重点支持优质的房地产企业兼并收购出险和困难的大型房地产企业的优质项目。

1月份相比较稳经济而言,互联网监管可能不会是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再加上,长线外资对于人民币中长期升值的预期升温,增持中国资产(包括国债以及外资熟悉的优质股票)的意愿提升,从而,有利于互联网龙头阶段性筑底反弹。2022年互联网政策导向从“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转向“在规范中发展”,互联网公司将逐步适应价值股的新角色。

2.4、港股处于底部区域,回购大增预示阶段性底部。2021年二季度开始,港股回购活动明显升温,特别是下半年随着港股大幅度下跌而进入高潮,不到半年时间回购力度已经超过200亿港元,超过以往历史任何一个半年度数据。而从历史数据来看,2008年以来港股经历过五轮公司回购潮,均在熊市中发生,恒生指数价格与公司回购数量呈现负相关走势,大规模的公司回购往往预示着阶段性底部,并且后续均伴随着一波上涨行情。

2.5、AH股溢价再度回到高位,吸引南向资金流入。以史为鉴,滞后于AH溢价指数高点2-3个月,南向资金往往会出现净流入的阶段性高潮。而截至2021年12月28日,AH溢价指数为147.3,位于2015年以来的98.3%分位数水平,接近历史高点;南向资金也呈现出加速流入的态势,12月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为407.52亿元人民币,为2021年3月以来的最大值。

3、投资建议:围绕政策春风,布局“均值回归”

投资方向一:中短期聚焦“均值回归”行情,1)围绕1季度中国“宽货币、宽信用”及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布局,关注建筑、建材、券商以及部分“类债券”高息股的价值重估行情;2)受益于欧美加息预期的香港本地金融股,价值重估将继续,如果1月份超预期宣布中国香港与中国内地“通关”,则将是锦上添花;3)1月份,基于人民币升值和监管政策如果不进一步加码,港股互联网龙头有望跟随美股反弹。但是,考虑到互联网的大逻辑已经被颠覆,真正容易操作的机会反而是等待反弹到估值有分歧之时再做空。

投资方向二:中长期,立足本轮朱格拉周期,淘金具有特色的港股科创公司、先进制造业龙头。1)新能源车产业链:主战场在A股,而港股具有特色的整车及优势零配件。2)“双碳”时代,能源技术革命方兴未艾,主战场在A股,而港股具有特色的是,风光核氢等新能源产业链、新能源运营商、电力设备等。3)港股TMT龙头,淘金受益于国内“万物智联”及美股需求的优质港股科技股,特别是消费电子。

投资方向三:立足长期中国共同富裕和“双循环”发展战略,逢低增持消费龙头。1)出口欧美的家电及电器工具等领域的绩优股。2022年1季度美国地产景气仍将延续,经济经济数据尚好,受疫情的冲击将减弱,社交性经济需求将增加。2)食品饮料:布局受益于行业消费升级、产品结构优化以及提价的啤酒、乳制品龙头,关注受益于2022年猪周期见底启动的农业股。

风险提示:中、美经济增速下行;美国持续高通胀,美国货币政策提前超预期收紧;大国博弈风险;新冠疫情变异超预期

报告正文

1、12月观点及行情回顾

1.1、观点回顾:12月策略《在失望之幽谷找寻黎明的曙光》

7月15日《科创长牛起步阶段的颠簸》明确提醒:“月度的行情震荡,7月15日之后,特别是8月进入业绩期,出现长远理想与短期业绩现实交汇时的震荡调整。进入化解存量风险攻坚期。建议等待震荡再布局”。

8月初报告《短期的风雨,长期的机遇》展望“8月港股市场仍受风险压制,部分长线优质资产将率先筑底。短期惊魂未定,长期机遇初现”。首先,8月份信用风险加速释放;其次,教育、互联网等产业监管政策风险,对港股的负面影响依然是惊弓之鸟、惊魂未定;第三,美债收益率反弹压力以及变种病毒致疫情再起,全球经济前景蒙上阴影,加速市场担忧。但是,长期而言,在大国博弈背景下,港股市场的地位将不断巩固和提升,而不必过度担心内、外资短期撤离避险行为。因此,我们建议投资者立足长期大机遇,短期卧倒装死、优化持仓、逢低布局“不死鸟”。

8月28日报告《港股进入底部区域,逆境孕育机遇》判断,港股进入底部区域。港股行情在7月教育“双减”政策之后呈现系统性风险冲击,经历了杀估值、释放风险。8月31日报告《“磨底”阶段,回归投资本质》再次强调港股进入底部区域,但并非V型反转,而是不断“磨底”,提醒三季度后期信用风险或有波折、9月下旬美债收益率或有上行压力。

10月1日月初策略报告《港股底部区域的反击》指出:港股市场已经处于长期估值底部区域,港股三季度呈现系统性风险冲击,全面大跌之后,风险已经比较充分释放。事实上,10月份港股三大主要指数恒生指数、恒生综指、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分别上涨了3.3%、2.3%、2.7%。

10月14日深度报告《防守反击,投资时钟从“类滞胀”转向“衰退”》提出,今年四季度,中国投资时钟下一步更大概率的场景是衰退,10月份正从“类滞胀”转向衰退;四季度欧美仍有滞胀压力,美债收益率和美元反弹带来短期惊扰。1)A股:四季度上证指数有望区间波动,“螺蛳壳里做道场”结构性行情,防守反击。2)港股:底部区域,反复“磨底”、熬炼人心,其中,10月至11月中旬是好的反弹窗口,但反弹以后,不排除到年底的时候港股会面临动荡。

11月1日报告《行情磨“底部”更磨人心》指出:港股仍将在底部区域反复“磨底”,结构性行情仍将跟随A股。11月行情展望——10月份反弹以后,港股四季度持续反弹的动能较弱,更大概率是在底部区域“反弹-震荡-调整-再反弹”反复拉锯,基本面和政策利多仍需要持续蓄势。这种阶段不必在意指数,而应该重视结构性行情,寻找有长期投资价值的个股。

12月1日报告《在失望之幽谷找寻黎明的曙光》指出:恒指在反复确认底部、港股悲观情绪集中释放后,港股有望迎来反弹。要在失望之幽谷找寻黎明的曙光,精选并耐心布局长线优质股票。

1.2、12月行情回顾:港股在底部区域反复拉锯

12月,港股主要指数均下跌,恒生指数跌0.0%,恒生国指跌1.6%,恒生综指跌3.0%;恒生大型股(跌2.7%)表现好于中型股(跌3.7%)和小型股(跌5.7%)。行业上,恒生能源业(涨7.3%)、综合业(涨4.4%)和金融业(涨3.7%)领涨,医疗保健业(跌15.3%)、原材料业(跌9.2%)和资讯科技业(跌8.0%)领跌。

图片

2、展望:2022年1月港股曙光再现,内外部环境有利于反弹的时间窗口

2.1、国内稳经济政策发力,2021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有望进一步宽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22年工作,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政策稳增长的意愿提升,“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2022年货币政策需要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地与推进,在财政政策积极发力的同时,货币政策的宽松空间值得期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财政政策积极的定调下,强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协调联动”。

财政政策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2022年1季度受房地产债务风险、疫情及经济高基数的影响,稳增长任务重,财政发力有望加码。

货币政策方面,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新增具体强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2)2021年12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接受央视专访时候表示:“2022年,货币政策将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信贷总量要稳定增长、金融结构要稳步优化、综合融资成本要稳中有降。”

2.2、海外因素对1月份港股市场的负面影响不大,不是关键影响变量

首先,虽然海外Omicron疫情的影响在1月份不一定能明显改善,但是,市场已经price in这个因素,而且不排除治疗性药物的进展超预期。12月29日,美国当日新增确诊病例数高达48.6万例,新增病例7天移动平均为31.6万例,均为疫情以来的最高值。

其次,1月份美国刺激政策退场按部就班,2021年12月月底美国长债利率快速上行的势头在2022年1月份可能有所缓解,美国低利率环境窗口期维持。2021年最后一周,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1.5%关口,源于短期“技术性”因素——短期财政部大量发债而联储暂停购债。2021年12月29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从前交易日收盘的1.49%快速上行至1.55%,源于美债市场的供需不匹配——2021年12月29日美国财政部发行了560亿美元的7年期债券,同时,作为美债市场的最大购买方美联储在12月最后一个星期暂停购债。而联储将在1月3日恢复购债,届时将平抑美债波动。

图片

2.4、港股处于底部区域,回购大增预示阶段性底部

2021年二季度开始,港股回购活动明显升温,特别是下半年随着港股大幅度下跌而进入高潮,不到半年时间回购力度已经超过200亿港元,超过以往历史任何一个半年度数据。而从历史数据来看,2008年以来港股经历过五轮公司回购潮,均在熊市中发生,恒生指数价格与公司回购数量呈现负相关走势,大规模的公司回购往往预示着阶段性底部,并且后续均伴随着一波上涨行情。

图片

2.5、AH股溢价再度回到高位,吸引南向资金流入

AH溢价指数处于历史高位,有望吸引南向资金加快流入。以史为鉴,滞后于AH溢价指数高点2-3个月,南向资金往往会出现净流入的阶段性高潮。截止2021年12月28日,AH溢价指数为147.3,位于2015年以来的98.3%分位数水平,接近历史高点;南向资金也呈现出加速流入的态势,12月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为407.52亿元人民币,为2021年3月以来的最大值。

<img class="rich_pages wxw-img" data-galleryid="" data-ratio="0.5988869863013698" data-s="300,640" data-src="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PCwpsGAzj5EAGFcUdzSLv02nN0dzccWrj8XkRyzNJbU7Mxjn4ekE3NiaibkAfXykUcoC09iccQicwgrXp5FP6b1xlQ/640?wx_fmt=png" data-type="png" data-w="2336" _width="677px" src="http://img.zhitongcaijing.com/images/contentformat/d02204629ea7c9c742b13766a6ae5aae.jpg" alt="图片" style="color: rgb(51, 51, 51);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Arial, sans-serif;  letter-spacing: 0.544px; text-align: center; white-space: normal; margin: 0px; padding: 0px; outline: 0px; max-width: 100%; vertical-align: bottom;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height: auto !important; width: 677px !important; visibility: visible !important;"/>

3、投资建议:围绕政策春风,布局“均值回归”

投资方向一:中短期聚焦“均值回归”行情

围绕1季度中国“宽货币、宽信用”及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布局,关注建筑、建材、券商以及部分“类债券”高息股的价值重估行情。

受益于欧美加息预期的香港本地金融股,价值重估将继续,如果1月份超预期宣布中国香港与中国内地“通关”,则将是锦上添花。

1月份,基于人民币升值和监管政策如果不进一步加码,港股互联网龙头有望跟随美股反弹。但是,考虑到互联网的大逻辑已经被颠覆,真正容易操作的机会反而是等待反弹到估值有分歧之时再做空。

投资方向二:中长期,立足本轮朱格拉周期,淘金具有特色的港股科创公司、先进制造业龙头

1)新能源车产业链:主战场在A股,而港股具有特色的整车及优势零配件。2)“双碳”时代,能源技术革命方兴未艾,主战场在A股,而港股具有特色的是,风光核氢等新能源产业链、新能源运营商、电力设备等。3)港股TMT龙头,淘金受益于国内“万物智联”及美股需求的优质港股科技股,特别是消费电子。

投资方向三:立足长期中国共同富裕和“双循环”发展战略,逢低增持消费龙头

1)出口欧美的家电及电器工具等领域的绩优股。2022年1季度美国地产景气仍将延续,经济经济数据尚好,受疫情的冲击将减弱,社交性经济需求将增加。2)食品饮料:布局受益于行业消费升级、产品结构优化以及提价的啤酒、乳制品龙头,关注受益于2022年猪周期见底启动的农业股。

4、风险提示

中、美经济增速下行;美国持续高通胀,美国货币政策提前超预期收紧;大国博弈风险;新冠疫情变异超预期。

本文编选自微信公众号“张忆东策略世界”,分析师:张忆东;智通财经编辑:谢青海。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