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国泰君安国际发布研究报告,维持中国建筑国际(03311)“买入”评级,目标价上调至10.5港元,相当于7.5/6.7/5.9倍的2021-23年EV/EBITDA。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具备全产业链装配式建筑业务参与者之一,中建海龙的价值正在快速增长,该行认为与同业相比,公司理应获得更高的估值溢价。
国泰君安国际主要观点如下:
中国建筑国际2021年1-3季度主要经营数据均较上年大增,主要因为2020年1季度公司受新冠疫情爆发的影响导致招标及施工进度严重延迟。
由于国内疫情于2020年下半年已基本受控,公司经营已恢复正常,因此经营业绩同比大幅回升,其中2021年3季度经营溢利增速更有所加快,整体业绩符合预期。2021年1-3季度新签合同额占公司1400亿港元全年目标的75%。期内主要新增合同包括香港国际机场三跑道系统项目—北跑道改建工程(公司应占合约额约为46.8亿港元);沙田污水处理厂搬迁往岩洞—主体岩洞建造工程(公司应占合约额约为42.2亿港元)。
装配式建筑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增长潜力。
201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务院分别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及《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0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达6.3亿平方米,较2019年增长50%,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约为20.5%。其中,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与珠三角地区新建建筑面积的54.6%为装配式建筑,这意味着中国其他地区新建建筑面积中平均不到10%为装配式建筑。该行认为装配式建筑有着巨大的增长潜力。
与传统建筑承包商相比,中建海龙具有更高的运营效率。
中建国际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中建海龙”)经营装配式建筑(或组装合成建筑法)业务。自中建海龙成立以来,在广东、安徽、山东、重庆设有6大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另外,海南基地已开始试生产),已完成了230多个装配式建筑项目,总建筑面积达3000万平方米,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组装合成建筑法公司之一。
与传统建筑法相比,组装合成建筑法的机械化程度较高,劳动力消耗减少50%,建筑垃圾减少80%,耗水量下降60%,噪音降低80%。与传统建筑承包商相比,250天建设周期的项目中建海龙的建设周期为100天,并且具有更高的毛利率与净利润率,分别达到25%与10%,相比之下,传统建筑承包商分别为7%与2%。
中建海龙能够做到这些主要得益于其“五化合一管理体系”,其中包括1)标准化设计;2)工厂化生产;3)装配化施工;4)一体化装修;及5)信息化管理,使公司能够将施工过程从手工作业标准化至具备数字控制的全自动化工厂化作业,节约成本的同时减排减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