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联证券:后疫情主旋律 医疗新基建拉动产业链发展

国联证券预计2021-2025年将迎来一轮医疗机构建设的周期,而公立三级医院将是新基建的主要内容。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联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新冠疫情暴露了国内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优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问题,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在抗疫和居民诊疗中发挥的作用,无可替代,仍需持续建设。建议关注医疗新基建产业链各个环节相关公司:艾隆科技(688329.SH)、澳华内镜(688212.SH)、创业慧康(300451.SZ)、东软集团(600718.SH)、海尔生物(688139.SH)、华康医疗(301235.SZ)、华大智造、健麾信息(605186.SH)、联影医疗、迈瑞医疗(300760.SZ)、新华医疗、万东医疗、卫宁健康等。

“十四五”规划确定未来五年医疗建设主旋律

中国医疗资源呈现不足、不均与不优现状,在疫情期间矛盾凸显。医疗新基建主要指在未来五年计划新建医疗机构。“十四五”规划强调优质医疗资源建设和区域均衡布局,明确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强化医疗中心综合水平,提高县级医院设施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优质医疗服务资源的供给。该行预计2021-2025年将迎来一轮医疗机构建设的周期,而公立三级医院将是新基建的主要内容。

中国医疗资源的主要矛盾从不足转为不优,三级医院相对紧缺

过去40年医疗机构资源大幅扩张,2012年中国床位数超过美国,基础医疗得到保障。而自2012年后,中国的三级医院门诊量、入院量等都逐步超过一二级医院,人民对于医疗健康的需求仍在升级。而以十万人ICU床位为代表的高端医疗资源与欧美仍有5-8倍差距,新冠使得该矛盾更加凸显,亟待解决。

万亿医疗新基建有望补齐公卫短板

“十四五”规划要求2025年达到千人床位数7.4-7.5张,床位数仍有131.6-145.6万张的短缺。自2021年开始国内各省市均出台多个医院建设规划,如深圳、西安、苏州等地,根据多个第三方数据跟踪,相关基建量在2021年已有大幅增长。该行根据财政支出、医院规划数量两个口径测算,医疗新基建市场容量近万亿规模,相关公司将迎来景气周期。

医疗新基建将带来净化服务、医疗设备、信息化等整个产业链繁荣

该行认为医疗新基建投资有三个特点:1.标的具有较大宽度,涉及广泛,主要包含医疗工程、医疗设备和医疗信息化等;2.基建价值链占比不同,根据医院建院流程,依次完成投标、进院流程,项目投资占比分别为20%、25%和15%。3.投资进展有先后,先医疗土建、接着是医疗专项、医疗嵌入设备、医疗信息化、其他医疗设备等,相关公司呈现时间梯队受益。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进度风险、项目经费落地不及预期风险、基建周期波动风险、疫情反复风险。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