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全球各大央行,尤其是欧洲央行感到焦虑的,不仅是对上世纪70年代式通胀的担忧,还有多年前为了让工人们满意而制定的且有可能将被迫再度实施的一系列涨薪措施。国际清算银行近期指出,将工资增长与消费价格上涨挂钩的“生活成本机制”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卷土重来,并警告称,这可能导致工资-物价螺旋上升。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所谓的“指数化”制度虽然在比利时和塞浦路斯等国仍然盛行,但随着通胀趋缓,它已不再广受欢迎。这里的“指数化”指的是工资与物价挂钩的指数化制度,即按照价格指数自动调节员工收入的一种工资制度。但在全球利率已经大幅上调的情况下,该措施有可能延长并扩大价格上行趋势,这令政策制定者十分头痛。
“指数化”呼声渐旺
欧洲央行管理下的一员工工会要求薪资增长与欧元区的通胀率保持一致,这一要求凸显人们对购买力下降的不满。欧元区目前的通胀率达到创纪录的7.4%,是官方目标的三倍多。
毫无疑问,欧央行行长拉加德拒绝了这一提议,值得注意的是,欧洲央行并不是唯一一家被劳动力市场如此要求的央行。在2022年前两个月,西班牙近三分之一的登记劳动协议包含指数化条款。在美国,家乐乐(K.US)员工去年年底结束了一场薪酬纠纷,在此之前他们获得了指数化方式提高薪资的机会。
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Ricardo Reis看来,与通胀挂钩的薪酬制度重新燃起市场的热情,表明人们对政策制定者控制价格能力的信心在减弱。他表示:“各大央行应该担心的是,人们对它们通胀目标的信任程度如此之低,以至于他们选择用指数化方式来防范通胀。”
欧元区工资增长跟不上通胀步伐
在美国也有少数类似案例,比如拖拉机制造商迪尔公司(DE.US)的工会成员达成了与家乐乐工人类似的协议,但欧洲劳工组织的权力更大,意味着人们可能更加支持与通胀挂钩的加薪要求。
西班牙央行的数据显示,此类挂钩安排的比例从不到五分之一大幅上升至五分之一。欧洲央行发现,直到最近,西班牙在降低欧元区私营部门通胀调整机制中的比例发挥了关键作用,从2008年的近四分之一降至2021年的16%。西班牙副总统德金多斯表示,正在监测此类措施的第二轮效应。
政策制定者显然在考虑这个问题,据媒体报道,欧洲央行官员曾在10月的会议上讨论工资指数化如何在上世纪70年代引发滞胀和通胀。
“指数化”有可能造成恶性循环
即使没有彻底完成指数化,其他应对通胀飙升的措施也会使得局面更加复杂化。德国钢铁制造商工会希望加薪8.2%,德国和法国要么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要么继续面临指数化的呼声。
欧洲央行经济学家、IPSO员工工会副主席Carlos Bowles表示:“没有指数化意味着,在受到价格冲击时,工人总是首当其冲。”拉加德拒绝的正是Bowles的提议。Bowles表示,在过去,指数化有助于恢复社会稳定和谐,而如今工会的议价能力往往不足以弥补通胀造成的损失。
目前,几乎没有证据表明工资-价格螺旋上升正在出现。但国际清算银行警告称,通胀仍可能为这种现象变得根深蒂固创造条件,并指出工人们正呼吁弥补失去的购买力。
斯洛文尼亚央行副行长Tina Zumer一直密切关注着欧元区工资的增长情况,她认为,在某些情况下,工资保持增长是适当的,也是经济健康的迹象。她表示:“这种情况下(工资指数化)的风险是,在经济增长放缓之际,风险可能随之上升。这将迫使企业将更高的劳动力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从而加剧通胀问题,造成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