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在动力电池快速增长下,上游材料需求旺盛,负极材料持续供不应求。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共销售260万辆,同比增长120%。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产业规模也快速增长,下游需求旺盛,不少企业下半年订单已经排满。今年以来,多家负极龙头企业宣布了扩产计划。受产业高景气影响,负极材料相关公司业绩向好。国联证券预计,2026年全球锂电池需求达到3467GWh,对应433万吨的负极需求,需求量5年CAGR为43.85。重点推荐贝特瑞(835185.BJ)、璞泰来(603659.SH)、杉杉股份(600884.SH)等。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数据显示,得益于动力电池的旺盛需求,中国负极材料市场整体呈快速增长态势。2021年中国负极材料市场出货量为72万吨,同比增长近一倍。GGII预测,到2025年中国负极材料市场出货量将达280万吨,预计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40.4%,市场增长空间较大。
国内负极龙头企业贝特瑞就表示,目前市场上的电池负极材料比较紧缺,从去年到今年上半年一直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贝特瑞在募集说明书中也表示,锂电负极材料全行业及公司的负极材料业务均存在较大的产能缺口,面临产能瓶颈。
今年以来,多家负极龙头企业宣布了扩产计划。上海钢联锂电材料分析师表示,今年负极材料需求预计在120万吨,供应缺口在30万吨左右。
百川股份在互动平台表示,宁夏公司目前生产的主要为储能相关的材料,年产5万吨针状焦项目和年产5000吨石墨负极材料(1万吨石墨化)项目已经投产。
杉杉股份公告显示,下属子公司上海杉杉锂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拟在宁波市鄞州区投资建设年产四万吨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金额约50亿元。
贝特瑞(835185.BJ)在接受调研时表示,公司现有硅基负极产能3000吨/年,新扩建产能2000吨/年,预计今年下半年投产。今年启动的4万吨硅基负极一期项目目前也按计划稳步推进中,预计2023年底投产。
受产业高景气影响,负极材料相关公司业绩向好。
具体来看,科达制造(600499.SH)预计2022年1-6月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亿元至22亿元,同比增长412.90%至437.33%;杉杉股份(600884.SH)预计2022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6亿元到17亿元,同比增加111%到124%;百川股份(002455.SZ)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6亿元–1.3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18%-67.02%。璞泰来(603659.SH)预计上半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7亿元至14.2亿元,同比增加76.80%到83.26%。
国联证券预计,2026年全球锂电池需求达到3467GWh,对应433万吨的负极需求,需求量5年CAGR为43.85。重点推荐天然、人造、硅基负极多元发展的行业龙头贝特瑞(835185.BJ);石墨化自给率高,一体化布局带来稳健盈利能力的一线厂商璞泰来(603659.SH)及杉杉股份(600884.SH);绑定下游电池龙头,积极扩产的中科电气(300035.SZ);受益于硅基负极放量的碳纳米管龙头天奈科技(688116.SH)。
相关概念股:
贝特瑞(835185.BJ):公司拟募资不超过50亿元,其中15亿元投向4万吨硅基负极(第一期1.5万吨)、10亿元投向贝特瑞(四川)年产5万吨石墨负极、12亿元投向云南20万吨负极一体化(第一期5万吨)、3亿元投向深圳贝特瑞研究院、10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科达制造(600499.SH):公司今年石墨化、人造石墨继续新增1万吨产能建设,年底实现石墨化产能4万吨,人造石墨产能2万吨,福建科华获批5万吨石墨化产能预计下半年启动投建。
璞泰来(603659.SH):截止2021年年底,公司负极材料产能15万吨,石墨化产能11万吨,具备超过70%自供率的能力。
杉杉股份(600884.SH):公司将投资50亿元建设年产4万吨硅基负极项目,一期1万吨预计23年底建成,二期3万吨预计25年底建成。公司是目前全球少数可量产硅基负极的企业,产品已通过海内外核心客户认证并开始批量供货。
中科电气(300035.SZ):2021年,公司负极业务实现营收19.26亿元,营收占比87%,同比增长154.4%。公司已涵盖宁德时代、比亚迪、SKI等国内外优质电池企业,与亿纬锂能、宁德时代合资建厂绑定下游需求。
天奈科技(688116.SH):公司拟在德国投资设立子公司,建设年产3000吨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等相关复合产品的欧洲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