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警过后,建滔积层板(01888)面临的股价调整压力似乎更大了。
7月15日晚间,建滔积层板披露盈警公告,公司预计2022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约为17亿港元-20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40%-49%。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建滔积层板的净利润同比接近腰斩,主要原因在于公司生产的覆铜面板产品量价齐跌,同时公司对其所持有的债券投资作信贷亏损拨备。
受上述消息影响,7月18日建滔积层板低开低走,盘中最高跌幅超过9%。截至收盘,建滔积层板报8.42港元,跌幅8.08%。次日,建滔积层板延续跌势,盘中跌幅一度逼近10%。
智通财经APP注意到,今年来建滔积层板的股价走势愈发显出颓势,年初至今累计跌幅已逼近四成。
业绩、股价双双承压,建滔积层板究竟怎么了?
业绩拐点已至?
建滔积层板在覆铜板领域浸润多年,发展至今已成为该领域的龙头型企业,连续十余年占据全球覆铜板份额第一的位置。规模优势以外,建滔积层板的上游主材如铜箔、环氧树脂、玻璃丝及玻璃布等均为自产,成本优势显著。
回溯建滔积层板近年来业绩表现,2017-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183.38亿港元、206.46亿港元、183.84亿港元、173.01亿港元、288亿港元,归母净利润37.65亿港元、32.5亿港元、24.02亿港元、28.03亿港元、67.82亿港元。
就核心财务数据变动趋势而言,建滔积层板的业绩具有一定波动性,而2021年无疑可算作公司近年来的高光时刻。
据悉,2021年建滔积层板业绩爆发,一方面得益于彼时覆铜板行业景气度高企,市场需求高涨的背景下公司出货量稳步提升;另一方面,公司垂直产业链的特点,使其享有上游物料及覆铜板的双重提价红利。
分业务来看,2021年建滔积层板的收入来源于环氧玻璃纤维覆铜面板、纸覆铜面板、上游物料、房地产及其他五个板块。其中,销售环氧玻璃纤维覆铜面板为公司的支柱业务,该板块实现收入207.95亿港元,占比72.2%;此外,公司销售纸覆铜面板和上游物料分别产生收入22.41亿港元、38.57亿港元,占比7.8%、13.4%;同期,房地产和其他业务规模较小,两者合计实现收入比重不足一成。
对照2020年各细分板块业务,可发现2021年建滔积层板除房地产外,其余各项业务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环氧玻璃纤维覆铜面板、上游物料的增幅最大,分别达到了86.2%、57.2%,为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增量。
在收入规模扩大的同时,建滔积层板的盈利水平也在2021年刷新了记录,归母净利润突破60亿港元。
不过,近期披露的盈警公告,无疑宣示着建滔积层板的业绩升势已戛然而止。
建滔积层板业绩阶段性遇冷,一个重要的外部原因或在于今年来消费电子市场下滑幅度较大,进而影响了PCB企业的订单需求。而覆铜板作为PCB的核心材料,订单量跟随下滑也在情理之中。
覆铜板量价齐跌,与此同时建滔积层板引以为傲的垂直生产链或许也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公司今年H1的业绩。以环氧树脂为例,据了解,今年2月后环氧树脂已处于明显的下降通道中,现货价格按年内高点算起至今累计跌幅超过三成。
下游需求降温影响或持续
追根究底,今年来覆铜板的下游PCB行业表现疲弱,主要的原因在于疫情扰动供应链,以及以消费电子为代表的终端应用领域需求快速降温。
众所周知,作为电子元器件的重要支撑体,PCB下游应用广泛。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20年PCB下游几乎覆盖了所有电气电路产品。其中,通信电子是PCB下游最大应用领域,占比35%;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分别占比16%、15%;其余如工控电子、计算机、军事航空、医疗设备、LED、其他行业占比分别为9%、9%、8%、5%、2%、1%。
2021年,得益于疫情缓解,全球经济复苏,PCB行业景气度上升。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PCB产值为804.4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652.19亿美元增加了23.4%。然而,进入2022年后,疫情的反复对整个电子行业产生了较大影响,特别是物流紧张,造成运费大幅上涨、供货周期延长,进而引发市场对消费电子需求的下滑。
与此同时,随着近期铜箔、环氧树脂等原材料价格向下探底,带来覆铜板价格的调整,亦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下游客户对降价的预期。
在多重因素共振下,覆铜板面临量价齐跌的局面也并不令人奇怪了。
回看建滔积层板,6月后公司股价加速下跌,背后亦透露出投资者对公司后续业绩持悲观态度,短期避险情绪急剧升温。
而展望下半年,消费电子的需求疲软或将持续。据第三方机构预测数据,今年全球电脑、手机出货量全年或为负增长。其中,电脑出货量预计同比下降7.6%-10%,手机出货量预计同比下降3.5%-7.1%。
更长时间维度来看,持续的高通胀无疑削弱了消费者的购买力和意愿,而若通胀迟迟无法被有效抑制,PCB行业的相关需求恐仍受掣肘,覆铜板企业的业绩压力也将难以彻底消除。
而对于投资者而言,短期在股价经历了快速杀跌后,建滔积层板或存在超跌抢反弹的机会;但更长周期来看,鉴于公司增长逻辑已经生变,投资者或需要等待更好的买点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