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追踪 | 特斯拉4680电池下线 国内外新型动力电池齐登场 产业变革之际投资机会在何处?(附概念股)

首款搭载4680电池的ModelY已经在特斯拉柏林工厂下线,作为测试使用。

智通财经APP获悉,上证报7月25日报道,首款搭载4680电池的ModelY已经在特斯拉柏林工厂下线,作为测试使用。接下来一段时间,柏林工厂预计还会生产更多测试车辆,为以后的大规模生产做准备。中信证券研报指出,特斯拉4680电池已实现量产,有望引领产业变革;目前主流电池厂纷纷跟进,预计2023年迎来爆发。

4680电池是马斯克在2020年的特斯拉电池日上宣布的全新产品,声称它的出现将“改写行业规则”,并将在2022年底搭载于新款ModelY上。而最近,搭载4680电池的新款ModelY已经先后在特斯拉美国德克萨斯州工厂和德国柏林工厂下线了。

据了解,4680电芯号称单体能量提高5倍,整车续航里程增加16%,电力相比有极耳电池提升了6倍,功率输出提升了6倍。相比于之前搭载的21700电池,其直径更宽、高度更高,仅由950个电芯组成,能量密度约300Wh。在创新性的制造和组装方面,马斯克表示4680电池共计节省了约86%的成本,而每kWh降低了69%的成本。

有分析称,未来特斯拉肯定会在更多车型上使用4680电池。但目前却只有德州工厂实现规模量产,其他工厂都无法生产,最大的原因是4680电池的产能不足。近段时间有众多消息传出,松下、三星、LG等都在建厂,准备为特斯拉生产4680电池,宁德时代也计划都墨西哥建造电池工厂,专为特斯拉和福特生产电池。

相比于特斯拉早已发布的4680电池,宁德时代CTP3.0麒麟电池今年6月23日才刚刚发布。麒麟电池系统集成度创全球新高,体积利用率突破72%,能量密度可达255Wh/kg,可实现整车1000公里续航,有四大特点:第一,麒麟电池在两块电芯的中间加水冷钣,使相邻两块电芯的热传导降低,不会出现热失控;第二,可满足高压快充,4C充电不是难事;第三,可极大提高电池寿命,因为水冷钣具有缓冲作用;第四,能量密度提高,麒麟电池可提高利用空间,磷酸铁锂系统能量密度160wh/kg,三元高镍可达250wh/kg,较4680电池多装13%的电量。

而比亚迪更早发布的刀片电池,也因其良好的安全性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刀片电池于2020年3月29日发布,该电池采用磷酸铁锂技术,首先搭载于“汉”车型。刀片电池不仅安全系数高,而且电池充放电次数多,效率也高,理论上使用寿命高达120万公里,可以充放电高达三千多次。并且由于特殊的结构,可以有效防止针刺带来的电池爆炸起火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6月28日广汽集团发布了基于微晶技术的新一代超能铁锂电池技术,即超能铁锂电池,其相比当前市面上量产的磷酸铁锂电芯,电芯质量能量密度提升13.5%,体积能量密度提升20%,-20°C低温容量提升约10%,快充可达到2C以上,动力电池寿命可达150万公里以上,有效解决了“性能均衡”的锂电技术难题。这或许就解释了为何广汽在近期的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炮轰汽车电池厂销售的电池价格过高,几乎占到了整车成本的60%左右。

回到特斯拉4680电池,此前已有多家机构发布相关研报:

中信证券指出,特斯拉4680电池已实现量产,有望引领产业变革。目前主流电池厂纷纷跟进,预计2023年迎来爆发。推荐4680布局领先的电池企业:宁德时代、亿纬锂能。

中金公司表示,2023年4680电池装机量有望超20GWh,2024年将超100GWh,从而带动新型材料需求高增。预计至2025年,高镍正极、硅碳负极、LiFSI、补锂剂、导电剂、PVDF需求量将分别达39.1万、16.3万、2.0万、1.2万、1.9万、3.1万吨。

兴业证券认为,特斯拉4680电池优势明显,预计将成为中高端车型的主流选择。特斯拉率先布局4680电池,助推销量升级,引领行业技术方向。电池及材料各环节龙头恒强,大幅受益于全球化采购,降本加速,盈利有望改善。投资建议:4680电芯应用前景清晰,已布局4680产能电池企业优先收益。

相关概念股:

亿纬锂能(300014.SZ):公司投资32亿元建设20GWh大圆柱电池产能,有望于2023年正式量产。

宁波精达(603088.SH):公司将同时在4680、刀片以及储能电池壳体成形方面持续研发,形成新的增长点,在新能源装备方面将保持持续增长。

斯莱克(300382.SZ):公司4680大直径圆柱形钢壳产线的核心主机设备制造即将完成,预计三季度会进行整线的安装调试和试生产、第四季度可实现首条验证线的商业化连续生产。

正业科技(300410.SZ):近期公司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4680锂电池X光检查机目前研发进展顺利,可满足未来4680锂电池量产后的市场检测需求。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