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HJT电池迎来修复,今天光伏又一N型电池分支TOPCon被资金炒作。
截止14点30,TOPCon电池板块大涨5.32%,位列两市涨幅第一,钧达股份(002865.SZ)涨停,晶科能源(688223.SH)涨超9%,帝尔激光(300776.SZ)、海目星(688559.SH)、捷佳伟创(300724.SZ)涨超7%。
从博弈角度看,虽然近段时间新能源赛道整体行情暂时告一段落,但不妨碍资金继续去挖掘细分领域未来渗透率提升的机会。从题材热度来看,核心是围绕在非常吃香的新能源新技术,比如电池领域的钒电池、钠电池、高压快充,汽车领域的一体化压铸,光伏领域的HJT、TOPCon等等。
7月25日,通威股份(600438.SH)再次上调电池片报价,其中单晶PERC电池182尺寸(155μm)环比上涨3.17%至1.30元/W,210尺寸(155μm)环比上涨4.07%至1.28元/W。自6月份以来累计涨幅分别为9.24%和9.40%。年初至今涨幅分别达到16.07%和14.29%。
业内人士表示,进入2022年,随着158、166尺寸加速退出市场,大尺寸市占率不断提升,电池片环节出现了结构性供需失衡、大尺寸产品紧缺的情况,议价能力显著提升。
此外,对于电池片涨价情况,也是根据上游成本变化进行调整。目前硅料价格已创十年新高,中下游的“涨”声联动还在持续。
从技术路线看,P型目前仍是行业主流趋势,2020年市占率达85%,但随着PERC电池效率的不断提升,其当前效率已经达到23.5%,接近理论效率极限24.5%,未来效率提升空间有限,行业亟需发展新一代电池技术。当前新型电池技术百花齐放,TOPCon、HJT成为下一代新技术的有力竞争者。
不过,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的技术路线之争类似,光伏电池的TOPCon和HJT路线之争也尚未尘埃落定。
从性能表现来看,相较于PERC及同时期其他N型技术,TOPCon具有更高的量产效率、更优的量产成本和更明确的提效降本路径,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都将是最具性价比和商业化价值的电池技术路线之一。
根据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测算,TOPCon电池的理论极限效率达到28.7%,高于HJT的27.5%和PERC的24.5%,且最接近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理论极限效率29.43%。
对比TOPCon技术和HJT技术,TOPCon技术实验室效率和量产效率均低于HJT,但其生产线可由现有生产线升级,节省投资成本。数据显示,TOPCon的设备投资成本约2亿元/GW,而异质结(设备)投资成本约4亿元-4.5亿元/GW。
可以说,TOPCon是仅次于PERC的第二大技术路线,异质结应该是第三。至于各类技术路线份额多少,还得看他们技术进步对经济性的贡献。预计2022年TOPCon至少占了10%的市场份额,甚至更多。异质结可能占百分之二三。
目前来看,TOPCon已拉开量产大幕。据PV InfoLink统计,截至2021年底,各家厂商宣布布局N型TOPCon电池的产能已超130GW。根据统计。截至2022年7月1日,主要厂商的TOPCon电池已有产能约30GW、在建产能约80GW,规划产能约40GW,预计2022年TOPCon的扩产进程将加速,有望达到60GW。
随着N型电池技术逐步进入扩产高峰,先进产能的紧缺或将加剧电池片环节的结构性供需失衡。而未来随着硅料价格进入下行趋势,电池片环节亦将逐步迎来业绩修复。
中信证券认为,在全球新增光伏装机保持稳定增长的情况下,各个企业积极寻求技术上的突破,其中最主要的方向之一就是TOPCon技术路线,其具备高效率和低成本的性价比,并且能承接原有PERC产线改造升级,TOPCon电池加速扩产,带动相关设备和材料的需求,重点把握相关电池、设备及材料厂商投资机遇。建议关注:
(1)领先布局TOPCon电池产能,关注晶科能源、钧达股份;
(2)具备成熟量产工艺的核心设备供应厂商,推荐捷佳伟创、帝尔激光、金辰股份;
(3)受益明确装机需求,N型技术迭代加速利好组件串焊机需求,推荐奥特维;
(4)N型产业化带动POE胶膜、国产化银浆需求量放量及盈利能力提升,重点推荐福斯特,关注帝科股份,苏州固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