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征求意见稿,鼓励在条件相对可控的场景使用自动驾驶汽车从事出租汽车客运经营活动,从事运输经营的有条件自动驾驶和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应当配备驾驶员。此外,重庆、武汉两地政府部门率先发布自动驾驶全无人商业化试点政策,并向百度发放全国首批无人化示范运营资格,允许车内无安全员的自动驾驶车辆在社会道路上开展商业化服务。业内人士指出,惯性导航系统有望凭借其自主性成为自动驾驶高精度定位中必不可少的关键部件。券商研报指出,惯性导航有望成为L3及以上自动驾驶的标配产品,国内远期空间超500亿。相关标的:华测导航(300627.SZ)、星网宇达(002829.SZ)、导远电子、美泰科技(MANT.US)等。
据悉,惯性导航是以牛顿力学定律为基础,利用惯性测量单元测量载体的加速度及角速度信息,结合给定的初始运动条件,从而实时推算速度、位置、姿态等参数的导航设备,可以实现对运动体高动态、全方位的测量,并在测量结果基础上实现对运动体的有效控制,进一步应用于工业控制、测量、消费电子、石油、交通、通信、消费电子等多个行业。
产业链角度来看,惯性导航上游主要为各类元器件,如陀螺仪、加速度计等传感器,中游主要为INS模块生产企业及惯性组合导航系统集成商,下游主要为军工领域(航天、导弹)和民用领域(自动驾驶、无人机)。
当前惯导技术主要应用于军工领域。据智研咨询测算,2019年中国惯性导航市场规模约174亿元,同比+13.5%,其中军用惯导占比约82%。近5年CAGR约13%。从产品来看,当前惯导市场以高价格、高精度、高稳定性、广泛应用于军工的激光惯性导航系统和光纤惯性导航系统为主,合计占比约66%。
惯导上游元器件以外资为主,国产厂商有望在中游应用端发力。
惯性导航核心上游元器件仍以外资主导。目前全球较为领先的惯性导航公司包括霍尼韦尔(Honeywell)、诺格(NorthropGrumman)和赛峰(SAFRAN)。在民用MEMS惯性导航领域,其核心的惯性导航传感器(芯片)由博世、意法半导体、TDK、ADI等企业主导,2020年的合计份额在80%以上。
国内惯性导航传感器仍以军工领域应用的高精度激光陀螺仪、光纤陀螺仪为主,较少涉及民用领域的MEMS传感器。目前国内惯性导航/组合导航企业主要集中在中游惯性导航系统设计、制造、以及软件算法上。业内人士表示,得益于国内智能汽车和自动驾驶产业的快速发展,主机厂对惯性导航产品的需求持续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惯性导航已成为众多车企量产自动驾驶的主流方案,比如小鹏P5/P7已标配惯性导航,蔚来ET7、智己L7、华为AITO、哪吒汽车等车型也将配置惯性导航。还有Waymo、Apollo、Momenta等面向L4路线的自动驾驶科技企业亦采用惯性导航作为自动驾驶标配硬件。
中信证券分析师许英博等发布的研报中预测,到2025年中国L3及以上自动驾驶渗透率可达26%,中国惯性导航市场规模可达134亿元。若假设L3及以上自动驾驶渗透率达到100%,则中国惯性导航远期市场空间有望达到570亿元。
此外,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IMU(惯性导航)是常见的组合导航方案,两者互补,满足定位精度和稳定性的要求。GNSS在卫星信号良好时可提供厘米级定位,但在地下车库等卫星信号微弱的场景下,其定位精度会大幅下降。IMU即使在复杂工作环境中或极限运动状态下也可进行准确定位,但其存在误差累计问题。因此,通过IMU与GNSS的组合,可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大幅提升定位系统的精确度。
兴业证券分析师王楠表示,卫星导航和惯性导航需求逐渐刚性。在众多高精度定位方案中,仅GNSS卫星定位为车辆提供绝对定位信息。卫惯组合使用可在隧道、城市峡谷、高架桥等复杂场景提供稳定的绝对位置信息。
中信证券表示,卫惯组合导航有望成为L3以上的自动驾驶主流定位方案。2025年国内卫惯组合导航销量将超过1500万辆,规模接近40亿元。
业内人士也指出,理想情况下,自动驾驶变革是指自动驾驶汽车完全、随时随地地取代真人驾驶员。但实际上,这一转变往往伴随着一个充满挑战的过渡期。自动驾驶商业化是渐进式人机和谐发展的过程。
相关概念股:
星网宇达(002829.SZ):公司的惯导产品在智能无人领域拥有成熟的解决方案,是多家自动驾驶公司的主要供应商。在物流领域,公司已为美团无人配送车批量供货。
华依科技(688071.SH):是国内领先的汽车动力总成智能测试台架供应商,面向各大主机厂提供燃油车及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测试台架,并提供新能源动力总成测试相关服务。
华测导航(300627.SZ):公司聚焦全球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GNSS)核心技术研发、制造和产业化推广,是国内北斗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产业领先企业。目前公司拥有28个国内省级本地化服务机构,并设有8个海外子公司代表处,经销商逾150家,产品已经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