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据中国证监会官网,8月26日,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与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签署审计监管合作协议。中信证券就此发布研究报告称,若未来中概跨境审计进程顺利推进,则将有效避免美股中概股被迫退市的风险,但因美方态度强硬,未来进一步的合作进程仍需关注。而港交所极大优化回港上市制度,中概回港上市(尤其做双重主要上市)仍是对冲潜在被迫退市风险的有效手段。当前国内外监管风险已明显缓和,预计未来海外中资股表现将逐步回归基本面驱动,同时估值较吸引的水平及走势趋稳的基本面,当前海外中资股配置价值凸显。
中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合作协议”成为中概审计问题的良好开端,中概被迫退市风险显著下降。
自《外国公司担责法》通过以来,连续三年无法被PCAOB审计的美股中概股均将面临在美退市的风险。而今年3月起,SEC已陆续将160多家中概企业列入“预摘牌清单”,其中不乏如阿里、京东、网易等权重股。当前在美上市的中概企业(剔除国有企业)共有279家,美股市值合计达到5176亿美元。当前中美双方审计监管合作协议的达成为中概审计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开端。若未来双方能够对此问题顺利达成共识,则将有效避免美股中概股被迫退市的风险。
后续合作进程仍需关注,中概回港仍是对冲风险的有效手段。
对于“合作协议”的达成,美方相关表态仍偏强硬。8月26日,PCAOB发布声明称:“协议授予PCAOB完全访问权限,PCAOB 有权自行决定选择其检查和调查的公司、审计业务和潜在违规行为——无需与中国当局协商,也无需中国当局提供意见”,“PCAOB可以直接访问与PCAOB检查或调查的审计相关的所有人员的面谈和证词。”同日,SEC主席Gary Gensler亦发表了相同声明,且提出“PCAOB可以不受限制的向SEC传输信息,且PCAOB检察员可以查看完整的审计底稿,无需任何修改。”双方在声明中均提到,“协议只是第一步”,后续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提供审计底稿或仍是合作的关键,中概跨境审计合作进程仍需关注。
港交所制度优化下,中概回港仍是对冲风险的有效手段。未来中概企业回港上市,尤其是选择双重主要上市的方式仍将成为主流趋势。尤其去年11月港交所优化上市制度后,二次上市的最低市值要求降为仅30亿港元。且港交所也提出了二次上市企业转为双重主要上市的规则。其中为非自愿除牌的美股中概股留有较多规则上的“宽限”空间,极大地为美股中概回港上市提供了便利。该行测算当前符合港交所二次或双重主要上市规则的美股中概股达到38家,合计市值超过1.6万亿港元,占整体尚未回港上市的250家美股中概股的市值比例高达86.7%。
国内外监管风险显著缓和背景下,海外中资股配置价值凸显。
该行判断去年7月以来,拖累美股中概股及恒生科技指数表现的核心因素即为国内外监管政策的趋严。当前国内产业监管常态化,且明确提出支持平台经济发展;中概跨境监管亦有良好开端。在内外部监管风险显著缓和的背景下,预计未来海外中资股的表现将逐步回归基本面驱动。
当前恒生科技指数及纳斯达克金龙指数动态PE估值分别为22.8及23.1x,分别处于11.9% /48.7%的历史分位。从基本面角度看,6月中旬以来,恒生科技指数及金龙指数预测EPS均停止了大幅下修趋势并开始走稳。未来随着国内疫情状况的逐渐好转、稳增长政策进一步明朗化、房地产风险的消退,海外中资股配置价值凸显。
风险因素:1)美国PCAOB和SEC加大对中概股监管力度,导致外资流出、中资企业退市;2)地缘冲突进一步升级;3)美联储超预期收紧货币政策;4)国内产业监管或针对境外上市企业的监管措施大幅加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