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创新布局提升体系化竞争优势,中创新航港股上市在即迎发展新周期

中创新航已于今年3月11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若能成功通过聆讯,将成为年内香港目前第二大规模的IPO,也将是动力电池行业第一家港股上市企业。

技术驱动、需求爆发、政策支持是动力电池行业近年来被市场持续追捧的三大推手。双碳目标下,新能源汽车赛道的进一步加速,也让动力电池迎来了装机量爆发的“高光时刻”,发展前景一片明朗。

面对全球碳排放的目标,动力电池产业链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掌握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拥有强大的创新研发能力、具备国际化优势并且具备大规模量产能力的企业有望脱颖而出,引领动力电池市场步入全新的增长周期。这也是中创新航受到业界和市场双重期待的主要原因。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此前,中创新航已于今年3月11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IPO筹集资金或高达20亿美元(折合约156亿港元),若能成功通过聆讯,将成为年内香港目前第二大规模的IPO,也将是动力电池行业第一家港股上市企业。

对于投资者而言,从全球市场潜力和研产销一体化竞争优势等角度切入或能深刻理解中创新航不断释放的中长期内在价值。

加速竞逐动力电池全球化蓝海市场

在当前双碳目标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成为汽车产业新的增长点。新能源汽车之所以能改变传统汽车的供应体系,在于其电机、电池和电控系统等核心技术,而电池性能和成本直接决定新能源车的使用经济性。

近年来,在政策、市场等多项因素的驱动下,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之一的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提速,动力电池市场规模出现提速增长,前景更为明朗。

据Frost&Sullivan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2021年至2026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预计将以29.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预计2026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将达到30.1%。

image.png

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21年的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已达到333.4万辆,并将继续占全球近一半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新能源乘用车的渗透率也预计将从2021年的15.5%攀升至2026年的37.7%。

另一方面,随着新能源车市场的持续增长,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预计将在2021至2026年间,以36.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并于2026年达到1386.7GWh。其中,按装机量计,中国是最大的动力电池市场,预计于2026年动力电池装机量将达到762.0GWh,2021年至2026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为37.6%。

巨大的市场增量,显然将整个动力电池赛道推向了发展风口,也将头部企业中创新航推向了国内动力电池行业的“领航员”位置。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截至今年第一季度,中创新航装机量在全球第三方动力电池企业中排名第五,国内排名第二。

这一数据的背后,是中创新航作为具备前瞻能力的动力电池头部企业,致力于持续进行技术创新,从而持续打造领先的产品力。并且,中创新航自身在动力电池赛道研究深度上的优势,也得到了业绩的验证。

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中创新航的营业收入分别达17.34亿元、28.25亿元和68.1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98.28%;

与此同时,在行业领先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规模化智能制造实力的双重加持下,中创新航的规模效应会逐步凸显,再加上良好的成本管控能力,这些因素都成为其成本持续下降的不竭动力。数据显示,成本端方面,公司单位制费成本、单位直接劳工成本已从2019年的0.15元/Wh和0.05元/Wh下降至2021年的0.07元/Wh和0.02元/Wh;费用端方面,销售费用占比、管理费用占比从2019年的3.0%、10.2%下降至2021年的2.4%、6.0%,随着公司成本和费用的良好管控,利润空间正处在不断抬升之势。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研发方面,公司将知识产权战略与产品与技术领先战略、公司发展战略高度融合,从创新成果全面保护、知识产权风险全面防控两个抓手出发,一方面集中资源全面保护创新成果,坚持高质量专利布局,护航公司实现战略目标,另一方面,开展全面的知识产权风险防控,保障产品全球自由实施。通过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中创新航进一步夯实了公司全面创新发展的基础。

依托一体化竞争优势构筑行业壁垒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研产销一体化竞争,将成为未来动力电池企业竞争的主题,而中创新航恰好在这方面独具特色,已然建立起集研发、生产、营销为一体的体系化竞争优势,并为其提升内在价值打下雄厚基础。

在研发领域,正如上述提到,凭借超过13年的电池技术和研发积累,中创新航现已实现全体系自主知识产权全覆盖。公司打造出一套行业领先的研发体系,构建了六大创新平台和十余项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充分体现了其研发的高效。

值得一提的是,中创新航还是目前全球唯二两家拥有磷酸铁锂及三元电池的研发以及大规模交付并且可为主机厂提供全系车型配套能力的动力电池企业。通过具有高竞争力的产品,中创新航在锂电池技术与创新领域构筑了极强的护城河。

在产品方面,中创新航的高压三元技术与产品全球领先,引领了行业三元锂电池技术发展方向。其能量密度等多项指标刷新行业记录。以中镍高压三元电池为例,为了兼顾安全与电池性能,中创新航研发了5系中镍高电压三元电池。通过精准定位,该产品实现了多方兼顾:电芯能量密度达260Wh/kg,续航里程超过700公里,并实现高安全不起火、长寿命不衰减、全气候适应性,且兼具成本优势。公司的六系中镍高压电芯能量密度可以超过达280Wh/kg,电池系统最高可达225Wh/kg,支持800公里以上的续航里程,同时具备高安全性、长寿命等突出特点;在经过持续的迭代升级后,中创新航即将推出的新型6系高电压产品的能量密度能够达到300Wh/kg的水平,可以支持1000km以上的续航。公司旗下全极耳叠片技术与产品和高能量密度电池系统不起火技术及产品则均为全球首创。

另外,去年9月中创新航推出的One-Stop产品,不仅是封装的改进,更是进行了包括材料创新、结构创新、制造技术创新以及电池管理系统的创新,具备高度功能集成、极致成组、高安全性、高一致性、经济型及规模化生产优势等多方面特点,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除了目前已经具备高竞争力的产品外,中创新航同样在下一代电池及前沿技术领域保持持续研发与创新。

目前公司正在无钴化、高锰化、高压化、固态化四条技术路线上引领行业发展。据智通财经APP了解,除中镍高压电池外,中创新航即将推出350Wh/kg高镍多元电池,满足4C快充电池、高锰铁锂电池,以及400Wh/kg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锂硫电池等新体系电池。

此外,在创新研发带动下,中创新航还搭建了完备的储能产品布局,并以“高安全、长寿命、高效率、高集成度”为核心竞争优势,已实现发电侧、电网侧及用户侧应用领域业务布局全覆盖。随着储能行业的逐步成熟与爆发,储能业务有望进一步成为中创新航的新增长点。

在生产领域,作为国内少数拥有TWh时代下领先大规模制造能力的电池企业,中创新航凭借在制造工程技术上的深厚沉淀,实现了产能上的快速扩张。

在产能上,中创新航建立了国际领先的100%自动化装配线,多项工程技术实现了业内首创或行业唯一,共同打造了行业领先的制造工程能力和工艺水平,形成强大的规模化扩产能力。公司在常州、厦门、成都、武汉、合肥及江门等地扩大现有的生产基地或建设新的生产基地。

公司的有效产能从2019年的2.69GWh,增加至2020年的3.78GWh,并进一步增至2021年的11.90GWh,且2021年产能利用率达95.2%,远超行业平均水平。通过扩建现有的产业基地,增设多条生产线,并且持续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公司预期未来有效产能将继续保持迅猛增长。

在营销及客户发展方面,中创新航目前已覆盖广汽、小鹏、长安、零跑、吉利、合创、东风、本田等一系列优秀的新能源车客户,并且即将对蔚来进行量产交付。其中,中创新航获得了小鹏汽车全系车型定点,零跑C11车型也由其独供。此外,中创新航还是电动车Smart的动力电池主供应商。

随着中创新航有效产能急速增长,客户溢出效应凸显,每年持续新增了诸多优质客户,公司还储备了众多即将量产或即将定点的国际客户,积极布局国际化市场。

随着公司产能的迅速攀升以及对客户的不断拓展,反映在数据上就是公司的装机量呈现快速的提升趋势,根据市场公开信息,中创新航7月份全球装机量超过2GWH,无论同比还是环比均大幅增长。

正如此前提到,面对全球碳排放的目标,动力电池产业链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面对动力电池日益明朗的发展前景,投资者对行业的关注焦点也将从“特色产品发展”更多放到对企业“体系化竞争”实力的研判上。

作为国内动力电池领域的龙头公司,待上市后,中创新航凭借多年沉淀和积累的集研发、生产、营销与合作为一体的“体系化竞争”优势,定能进一步释放自身内在价值,向投资者兑现丰厚的回报。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