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8月30日,华熙生物(688363.SH)在业绩会上表示,公司的研发成果每年可以创造20余种新物质,有天津的中试平台能够支持60余种物质同时进行中试转化;从第三方数据来看,透明质酸的销量仍呈现平均每年超过10%的增长速度;公司今年在原料研发及合成生物学总项目有104项,其中围绕六大类物质都有突破性的进展,其中用合成生物生产的麦角硫因在发酵收率方面有量级的突破,原本每升只有几百毫克,现在已经突破到几克,产品在未来的一到两年内能够上市;华熙生物拥有近50个研发工作室,分布在北京、济南、天津、上海无锡等地,人员已经超过600人。
公司的研发成果每年可以创造20余种新物质
华熙生物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9.35亿元,同比增长51.58%。其中,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成为营收主力,上半年实现收入21.27亿元,同比增长77.17%,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72.46%。
华熙生物公司在业绩会上介绍,公司的研发成果每年可以创造20余种新物质,有天津的中试平台能够支持60余种物质同时进行中试转化,高效推进从基础研究到未来市场转化的进程。公司在济南刚刚正式启用的12000平方米的研发中心已达到世界顶尖水平,相信这些基础设施的投入、包括工业4.0升级项目和研发人才储备,都能够为公司提供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布局长远。
透明质酸的销量呈现平均每年超10%的增长速度
原料领域的竞争方面,华熙生物透露,从第三方数据来看,透明质酸的销量仍呈现平均每年超过10%的增长速度。资生堂退出是因为在全球制造方面、供应链或生产成本方面优势降低,因此做了战略的调整,它的退出其实给了大家更多的机会。目前低附加值的食品原料领域竞争较为激烈,由于华熙生物的引领,透明质酸在中国已经形成市场的概念,公众对透明质酸利润高的认知也已经形成。中国在食品级和护肤品级的透明质酸的竞争已经进入了红海,但高附加值的医药级产品毛利率在80%-90%,门槛仍然很高。
投资者提问,公司目前具备应用前景的物质研发进展如何?对此,华熙生物表示,公司今年在原料研发及合成生物学总项目有104项,其中围绕六大类物质都有突破性的进展。比如麦角硫因:采用不同的底盘细胞、不同的技术路线生产不同纯度的麦角硫因。当前的技术实现了中试验证的水平,在国内领先,纯度能够达到市场上的较高水平量级。用合成生物生产的麦角硫因在发酵收率方面有量级的突破,原本每升只有几百毫克,现在已经突破到几克,产品在未来的一到两年内能够上市。此外,VC葡萄糖苷等糖苷类进展也较快。
公司拥有近50个研发工作室 人员已超600人
对于公司的研发管理机制及研发壁垒,华熙生物称,研发管理:华熙生物拥有近50个研发工作室,分布在北京、济南、天津、上海无锡等地,人员已经超过600人,在管理上通过扁平化的管理也就是工作室的形式,由工作室负责人进行人员调配。在项目立项时,专家委员会对项目进行评估,并且对进展进行审核,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研发壁垒和优势:可以总结为4点:1)多年的沉淀,提早的布局:华熙生物在2018年就建立了合成生物的研发平台。2)研发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的基础:国家推出了“十四五”战略,提出绿色经济、生物经济,正因为华熙生物有基础,才能够承接国家很多绿色生物制造的重大专项。3)国家重点项目:能够承接国家的研发课题是对公司实力的认可,有助于公司吸引人才加强高效交流,也有助于公司和更多高校创新中心合作,助力科研专利等重要成果落地,在这一过程中公司的研究数据也不断积累形成闭环,从而巩固研发实力。
4)掌握信息能力强。华熙生物拥有前三项支撑,可以获取大量研发信息,因此华熙生物拥有提前布局的先发优势。因此华熙生物能够赶上风口,是因为做好了预判和准备,提前布局供给侧,了解未来发展趋势。华熙生物是国内为数不多真正按工业4.0要求进行布局的生物科技企业,中试沉淀下的数据能够反哺研发端、生产端和成果转化端,形成良性的闭环,使得华熙生物的能力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