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基金经理观点荟萃:市场最关注的十大“投资机会”

作者: 智通研选 2022-10-29 10:59:38
本文摘选了全市场主动偏股型基金的百亿基金经理季报核心观点,汇总整理成近期市场较为关注的十大问题,一探百亿基金经理们对于四季度及明年市场和热门行业投资机会的看法。

前言:基金三季报已经披露完毕,我们摘选了全市场主动偏股型基金的百亿基金经理季报核心观点,汇总整理成近期市场较为关注的十大问题,一探百亿基金经理们对于四季度及明年市场和热门行业投资机会的看法,供投资者参考。

一、如何判断四季度及明年市场投资机会?

二、如何看待信创投资机会?

三、如何看待半导体投资机会?

四、如何看待新能源投资机会?

五、如何看待新能源车投资机会?

六、如何看待军工投资机会?

七、如何看待消费投资机会?

八、如何看待医药投资机会?

九、如何看待金融地产投资机会?

十、如何看待港股投资机会?

报告正文

一、如何判断四季度及明年市场投资机会?

刘格菘(广发基金):三季度市场的结构上看,除少数传统行业外,成长性行业普遍调整,可以说全球宏观环境的预期变化给市场定价的分母端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市场整体估值水平进一步向历史低位靠近。从过去的经验看,分母端的冲击带来的资本市场调整,短期都会具有“超调”的特征,站在中长期看,当市场出现“超调”时,很多成长性行业的资产容易被错误定价,此时反而会带来更多确定性较高的投资机会。

错误定价的来源,一方面是宏观冲击带来的对未来增长预期的调整,投资者容易在悲观时刻将当下预期线性外推,悲观预期会被放大到资产定价中,市场对估值的容忍度大幅下降,同时增长的预期会被打折;另一方面,错误定价来自于交易因素,市场参与者悲观情绪占比上升,风险偏好下降。在市场暂时的错误定价中,成长确定性较强的行业性价比会越来越高,中长期看,市场的大机会正是在错误定价的过程中酝酿的。

新星(华夏基金):经过第三季度的反弹回落之后,我们预期国内股票市场在年内弱市震荡。今年以来国内经济受到地产和疫情的影响压力较大,上半年GDP增速明显偏弱,国外环境受到俄乌冲突及通胀严峻的影响,总需求增长的预期不良。主要经济体的股票市场均有较明显的下行。展望下一阶段,我们认为随着二十大的召开,国内经济将迎来新的增长局面。我们期待股票市场经过一个阶段的整固之后,也将会进入新的增长阶段。

袁维德(中欧基金):展望2022年四季度,当前对权益市场不利的宏观背景有望迎来转机。随着海外通胀见顶,美债利率有可能逐步见顶,全球流动性将得到缓解。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在防控的过程中兼顾效率、经济,以及对地产等行业政策的进一步出台,国内经济的下行态势有望缓解,逐步迎来景气反转,由于大宗商品价格近期的下跌,广大中下游企业的利润率也将有所修复,随着宏观上负面因素的逐一解除,市场或有望迎来百花齐放。

王延飞(东证资管):展望未来,虽然面临外围环境的重重压力,但估值水平和历史相比已在底部区域,悲观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在价格方面得以反映。我们国家通胀处在相对低位,政策空间依然比较大,相信随着政策不断出台并发挥作用,经济会逐步企稳。接下来我们会重点关注:1、在过去几年内出现供给侧变化的行业。受经济环境影响,一些行业内的企业压力较大逐渐退出,甚至出现供给侧出清的情况,而这些行业内剩下来的公司将会在未来经济企稳后享受到行业复苏和竞争格局优化带来的双重机会;2、受政策影响接近结束的行业。前期因政策调整,使得这些公司的业务受到影响,但报表端影响接近尾声,并且股价已经充分反映。我们特别重视在这样的行业出现行业性或公司自身性的转好迹象;3、对具有穿越周期能力,未来有成长空间的企业我们仍将会坚持。

曾鹏(博时基金):展望2022年四季度,外部环境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且科技创新亦未见加速迹象,我们在投资中会更强调确定性;这种确定性不仅包括需求的确定性,更须关注竞争力和供给格局的确定性,基于此,我们展望如下:1)继续看好科技和新兴制造业这一投资方向不变,但在产业线索的挖掘上,须前瞻性对2023年的产业景气周期做出预判,考虑到芯片设计板块随宏观经济下行已经调整超过3个季度,后续我们会重点关注这一板块在23年的潜在投资机会。2)围绕新能源(风、光、储、车)的长期产业趋势并未改变,但23年在诸多环节存在供给恶化的风险,因此我们更看好光伏新技术这类从0到1的投资机会。3)坚持“非线性增长”选股方法不漂移,基于强产业趋势,挖掘个股盈利非线性扩张的投资机会。我们认为科技股最大的魅力在于非线性增长,来源于创新周期/产业周期带来的两条曲线斜率最陡峭的部分。4) 继续关注供给格局显著优化的拐点性投资机会,如:油轮运输业、医疗设备和耗材国产化等。

洪流(嘉实基金):短中期看,宏观经济疲软和美联储加息的悲观预期已经包含在市场表现中,A股市场处于底部区域,对于未来不必悲观。中长期展望,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逆全球化的背景下,本基金管理人重点关注需求具有长期持续增长的方向,寻找具有较大成长空间的具备全球化比较优势的公司。管理人关注以下三条线索:1)中国与全球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双碳”,关注中国具备全球化比较优势的光伏、风电和新能源汽车智能化产业链条;2)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医药创新、高端医疗服务和中国比较优势强大的CXO、原料药和制剂等产业链条;3)全球通胀中枢提升,低估值、低杠杆、高分红的优质资产。

郑有为(国泰基金):对于市场结构的判断:我们认为,在全球宏观总需求预期不明朗的大背景下,主要通过把握紧缺商品与渗透率提升的脉络发掘投资机会。从稀缺商品角度而言,例如能源紧缺是全球共性问题,并非单一国家所能决定。在能源结构转型与地缘冲突的背景下,能源紧缺或将持续较长时间,因此相关领域的企业盈利确定性更强。从渗透率、结构占比提升视角出发,寻找不依赖于总量,而是通过国产对进口的替代、新技术对老技术的替代、新材料对旧材料的替代实现增长的公司,我们认为兑现预期的置信度会更高。因此,我们的配置会集中在能源大类,以及渗透率提升、结构占比提高的方向上,例如国产替代、新材料等。

对于年内市场行情的判断:我们对Q4持正面乐观的判断,主要逻辑是基于预期边际改善下的均值回归。目前全A处于历史上罕见的高性价比水平。从股债收益比看,处于近正2倍标准差的历史极值位置,其他类似股权风险溢价等指标也得出了类似信号。从微观行业观察,不乏一批核心龙头公司估值水平回落到了自身估值分位数的极低值区间,从均值回归的规律看,反弹已经万事俱备。同时,随着Q4大环境预期落地,以及美债利率逐步筑顶,人民币贬值压力减轻,加上三季报披露提振业绩信心,将推动绩优超跌个股走出反弹上涨行情。

陈鹏扬(博时基金):展望未来一年,我们认为外部情况依旧较为复杂,但国内的情况预计将从当前的悲观预期中得到部分修正。一方面,随着防控经验的积累,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有望逐渐减弱;在经历今年地产大幅调整之后,明年地产链条对经济的负面拖累将趋于减小,从国内的政策应对上,稳定内需的政策陆续出台下需求的企稳回升讲渐行渐近。但另一方面,美联储加息、海外通胀和能源价格的冲击对于全球总需求以及权益市场投资都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中美之间的脱钩和博弈加剧也为投资带来不确定性。

从产业层面,我们看到国内产业竞争力在全球持续提升,主要从三个维度体现。一,对于新兴的制造业机会,如动力电池、光伏、无人机等,都在国内得到较好的发展,并且头部公司在全球市场具备明显竞争优势。二、对于传统的高附加值领域,比如通信、电子、汽车、创新药、核心元器件等方向,国内的头部公司也在较快缩小与海外同行的差距,在国内外逐步扩张市场份额。三、对于部分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国内头部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产业链的跨国分布,仍然保持较强的掌控力,并持续提升盈利能力。基于此,我们依然看好权益市场的表现,对于部分优质的头部企业而言,经营价值的增长仍将驱动股价的表现。对于未来一年,部分制造方向中需求强劲的环节叠加成本的下降,可能会迎来盈利和股价的向上弹性。

二、如何看待信创投资机会?

蔡嵩松(诺安基金):2022年1月12日,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上发表重要文章《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将数字经济提升到国家的战略高度。规划提出总体目标: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

从计算机行业本身来看,过去几年对比新能源、半导体等成长赛道一直是负收益,目前的估值都处于历史估值中枢的中下部,今年的数字经济是行业的最强催化,这是全行业信息化含量的提升,是计算机行业总量提升的逻辑。从细分板块来看,东数西算、数字人民币、网络安全、行业信创等,都是我们可以自上而下把握的机会。行业估值较低,产业基本面出现拐点,就是我们最大的投资逻辑。伴随着美国对我国科技的极限制裁,国内越来越意识到国产替代的重要性,未来行业信创的节奏将进一步提速。

李晓星(银华基金):信创方面,主要包括软件国产化,信创市场有望在明年重启新一轮3-5年的景气上行周期,党政端的乡县级下沉以及行业端需求将释放出更大的市场空间。我们逢低布局了竞争格局好、商业化推广能力强的软件龙头公司,今年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国产化推进有所推迟,明年信创大年叠加人员成本项优化,将带来可观的业绩弹性。我们同时看好尚处于短板亟待突破、国产化率提升潜力大、充分受益信创放量的核心芯片CPU环节。

丘栋荣(中庚基金):以计算机为例,从中长期看需求的确定性高,随着国内人力成本的逐渐提升,信息化、数字化成为政府和企业开拓业务场景、提高管理效率的必要手段,对于软硬件的需求持续加强。此外,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基础软硬件的国产化也成为自主可控的必经之路。从短期来看,过去两三年的疫情对于需求的挤压较大,而今年二季度也成为计算机公司业绩的最低点,随着三季度以来不少公司的订单恢复,板块整体的短期拐点已经较为清晰。而从供给端来看,持续的疫情、疲软的经济对于计算机不少细分领域的小公司都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对很多上市公司而言,行业竞争格局得到了改善。此外,经过大量调研,我们发现头部公司也在控制人员与费用的增长规模,这会使得在未来需求逐渐恢复的过程中,人效提升,企业经营杠杆逐渐在报表端得到体现。

茅炜(南方基金):计算机方面,仍然缺乏大的行业产业发展逻辑,但我们认为在2022年四季度开始,随着政府换届结束,政府在信息化的开支将会重回增长。两条主线云计算和国产化,预计23年是系统性行情较好时机,个股行情将精彩纷呈,起步估值低的中小市值公司中的高成长个股值得重点关注。

三、如何看待半导体投资机会?

蔡嵩松(诺安基金):今年行情演绎的关键词是景气度至上,短期景气度的权重在今年的行情里达到了极致,所以我们才看到了前有汽车,后有逆变器的大行情。而芯片行业的景气度在今年是所有行业里最差的,疫情影响需求,以消费电子需求大幅下滑和库存累计带来了景气度下行逐渐蔓延,蔓延到即使是设备板块整体的高增长,也被市场解读为短暂的,未来因为需求不行扩产紧缩,设备就会断崖。国产替代的逻辑完全被抛之脑后,视而不见。

本轮芯片行情要想起来观察的最重要的变量是消费电子的销量数据同比转正。目前看来,离转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已经看到曙光。三季度是消化库存的关键季度,市场需要观测三季报数据,看看重压之下毛利率会下滑到什么水平,看看毛利大幅下滑之后,股价会有什么反应。在此股价位置上,如果消费电子拐点出现,就将展开产业景气度拐点叠加国产替代的大行情。黎明前的黑暗,继续等待。

李晓星(银华基金):半导体方面,全球整体处于去库存周期,晶圆厂稼动率开始松动,芯片设计公司受消费类下行周期影响业绩继续承压,后续要重点关注库存的拐点。我们看好独立景气周期的国产替代机会,集中在半导体设备、材料国产化,以及非线性增长的设备零部件。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需求国,而从供给端看国内晶圆厂实现生产端完全自给自足尚有较大空缺,伴随着晶圆厂积极配合国产供应商验证导入,国内成熟制程产线建设有望提速,相关半导体设备、材料厂商有望加快提升市场份额。

杨锐文(景顺长城):无论欧美还是中国的消费衰退的速度都是超出预期的,这也让半导体这一轮的周期性下行来得又急又快,这是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由于这一轮半导体需求的急降,我们看到三星、美光等大厂都在疯狂砍资本支出,这或许让周期更快见底。由于手机、笔记本、TV等消费电子需求超预期的差,消费类芯片价格出现大幅度跳水,不少芯片型号的库存高企。过去的代理商炒货,夸大了市场需求,这种芯片价格暴跌实属常事。现在最关键的问题还是没有诞生新的具有爆发力的终端应用,因此,市场的供需再平衡需要中国消费市场的复苏。这决定了半导体市场会出现明显分化的表现。

从我们的框架出发,我们把半导体分为三类:一是基于库存波动为代表的价格周期型半导体;二是基于产品的创新型半导体;三是基于国产替代的自主可控半导体。

第一类的价格周期型半导体涵盖了存储芯片和大部分的中低端芯片,这类型的半导体的投资价值并不大,更重要是阶段性供需。从过去十年来看,价格周期型半导体的代表企业美光(MU)的表现远远逊于产品创新型半导体的代表企业英伟达(NVDA),这更像是周期股和成长股的比较。

第二类的基于产品的创新型半导体主要包括中高端的芯片。中国的产品创新型半导体与美国的产品创新型半导体定义是略有不同的,美国的产品创新型产品更多是站在技术和应用的最前沿,而中国的产品创新型半导体更多是在中高端芯片上媲美或超越海外同行即可。中国的产品创新型半导体某种程度和基于国产替代的自主可控半导体是有交集的。

第三类的基于国产替代的自主可控半导体包括了芯片设计、半导体设备和半导体材料等。我们国家的芯片自给率不到10%,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的自给率甚至更低,这意味着巨大的替代空间。自从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以来,自主可控产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今天的半导体产业和四年前的半导体产业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国内出现了越来越多有竞争力的企业,在不同的领域和产品中均出现零的突破。尽管美国不断升级半导体的限制,但是,半导体的正循环已经逐步开启,自主可控的最大级别的浪潮或许已不可阻挡。

茅炜(南方基金):半导体维持高景气度,在TMT四个行业中最看好,尤其是半导体设备和汽车半导体。半导体的行业空间足够大,产业链纵深长。目前国内的半导体还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所以估值相对高,类似于十年前的消费电子。国内增长快主要因为国产化厂商的份额在提升。2018年半导体被制裁之后,国内的客户对国产半导体厂商的接受程度大幅提升。其实当时主要就是一个临界点,给了国产半导体公司一个机会,加上国家政策和资本市场的扶持,所以率先从最简单的逻辑类IC、一部分模拟IC开始,国内半导体公司的份额大幅提升,2019年出现了很多牛股。半导体现阶段我最看好的是设备公司,虽然出现了最新的海外限制政策,但用时间换空间,制造之母的设备行业在脱钩的大背景下反而增大了长期的市场空间。2018年后设备国产化渗透率也随着IC设计一起提升,从2018年内的9%提升到了2021年的17%,在2021年后,国内的半导体设计公司的成长速度陡然提升,后面这个趋势会保持3-5年。第二个就是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对应的半导体,每年行业都是翻倍增长,汽车的半导体用量大幅提升了。

曾鹏(博时基金):我们留意到当前部分海外经济体已经确认进入衰退周期,国内库存周期正从主动去库存向被动去库存演进,这也标志着去年三季度开始下行的半导体周期进入到后半场,一旦确认被动去库存开启,估值将领先基本面见底,并在主动补库存周期开启后进入到估值扩张阶段。我们将持续跟踪四季度消费电子、工业通信等下游行业库存周期,并重点关注四季度智能手机、工业通信驱动的数字、模拟、射频类芯片子行业的投资机会。

四、如何看待新能源投资机会?

李晓星(银华基金):光伏方面,硅料价格还在超预期上涨,国内外大型地面电站的开工率都不高,但欧洲能源价格飙升带动分布式光伏和户用储能需求大超预期。往明年看,硅料的产能扩张会带动产业链价格下行,虽然个别辅材阶段性会出现紧缺的情况,但整体看供给端约束不大,量的逻辑会得到增强,硅料产能释放后,展望明年会更加乐观,但主产业链的盈利会重新分配,我们更看好新技术带来的盈利溢价、受益于量增的辅材链以及下游绿电运营商。

储能方面,得益于全球新能源发电占比快速提升,欧洲能源价格快速上涨以及海外电网的相对脆弱性,以及国内的新能源消纳的潜在压力,储能尤其是家用储能的渗透率快速提升。往明年看,储能是增速最快的新能源细分赛道,我们持续看好整个储能产业链。

风电方面,今年国内的招标量创历史新高,欧美海上风电的年化增速开始上修,明年的装机增速值得期待,但招标转化为业绩的时间可能比市场的乐观预期的要长。其他还有两个因素值得关注:一方面今年的装机持续受供应链和疫情影响,三季度的排产环比改善并不明显,全年的装机量下修;另一方面去年下半年新签的低价订单开始在今年下半年交付,可能到明年上半年的盈利都受影响。除此之外,可能受到安全事故和其他事件的影响,新的海风招标都是存量已核准的项目,并没有看到新的竞配指标,对海风的未来增速也有一定影响。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持续关注和评估的因素。

刘伟伟(中欧基金):光伏和储能行业今年整体需求超出预期,即将进入四季度旺季,行业基本面环比改善显著。展望明年,随着硅料价格下降,组件价格也将回落,从而推动更多大电站和户用项目收益率提升,装机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我们预期明年光伏行业全球组件端出货量将进一步快速增长,储能增速同样将加快。我们主要看好一体化组件和储能逆变器相关公司。风电行业今年基本面相对较差,但是招标量好于预期,明年将是海上风电新一轮高增长的起点,我们也增加了海上风电的配置。

施成(国投瑞银基金):新能源发电行业,市场预期硅料在四季度开始降价。我们看好光伏行业在2023年有较快增长,但由于市场对于放量的预期较为一致,同时对于单位盈利能力的期望较高,整体产业链投资性价比并没有特别高。我们选择其中新技术、低渗透率产品进行投资。

史博(南方基金):我们认为,第一,对于新能源行业,情绪面相对3-4月恢复,短期趋势面环比不会更差,认为估值体系已经历史低位,大概率不会继续向下;第二,股价继续上涨的理由是基本面向好下的业绩持续超预期,目前来看新能源短期趋势持续向好,这和三四月比是明显乐观的,而长期趋势的分歧更多的是对成长空间的分歧,是对未来几年增速是40-50%还是20-30%的分歧,在目前的估值体系下,已经体现了预期的分歧。所以我们认为后续基本面向好下的业绩持续超预期会带来下一轮股价的上涨,认为新能源依然是成长性价比最高的行业之一。考虑整个市场环境,我们对新能源产业链的增长依然乐观。

邱璟旻(广发基金):光伏行业,市场担忧竞争格局恶化将导致盈利降低。我们认为长期来看,这个观点没错,但是对于需求爆发式增长的当前阶段,更重要的是分析供应瓶颈,过去两年主要是硅料产能有限,抑制了行业供给并大幅提升了安装价格,未来重要的就是硅料供应充足之后的需求快速崛起并带来产业链利润的再平衡,对于组件环节而言,量利齐升是大概率事件,一体化企业将会受益较多。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高纯石英砂的供给瓶颈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硅料,这需要等待硅料放量之后再观察。

五、如何看待新能源车投资机会?

李晓星(银华基金):电动车方面,全球销量明年面临增速降档的压力,压制了板块整体的估值上限。今年国内市场增速十分乐观,我们判断今年销量高增长没有问题,一方面电动车的渗透率还在提升,另一方面车企的新车型还在加速推出,明年大概率还会保持较好的增速。欧洲市场今年的表现并不好,供给和需求端都有问题。往明年看,需求端跟政府的补贴政策以及居民的消费能力息息相关,这两项往明年看都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欧洲的需求会有一定压力;供给端相对来说改善会更为明显,一方面产业链的供应会有改善,另一方面更多的新车型即将推出,会从供给端拉动潜在需求。美国市场渗透率较低,应该是明年增速最快的市场,但美国补贴政策对中国产业链极大的不确定性让我们也很难对美国市场对国内公司的业绩贡献有太乐观的预期。电动车的好处是市场预期较低,板块估值也较低,我们更多聚焦在上游资源、差异化较大的电池以及贴近消费者能留存住利润的具备竞争优势的整车标的。中游材料大规模扩产,我们会持续关注竞争格局的变化。

杨锐文(景顺长城):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碳酸锂的价格超过了50万/吨,其他的原材料价格也处于高位,这导致了车企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尽管政府不断出台各种措施刺激汽车消费,但是,由于整体经济承压,汽车作为最大的可选消费品也必然会受到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占比已经超过25%,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景气度下行已经是不可避免,这个周期可能长达半年到一年,这决定了电动化的全面beta性机会已经过去了。但是,这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并不是坏事,过去的超高增速本就不是常态,产业链的某些环节也需要时间来缓解供需矛盾。经过这次的调整,我们相信新能源汽车产业会更健康发展,还会诞生无数的投资机会。产业的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需要耐心和坚持才能收获好的结果。

尽管我们认为新能源车增速最快的阶段已经过去了,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个行业依然充满着各种机会。借助新能源车的弯道超越,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已经是不可阻挡的。在2019年之前,不考虑政府采购,我们自主品牌的汽车几乎没有车型能卖到20万元以上的价位段。但是,我们可以再看看今天我们有多少车型能卖到20万以上价位段,中高端车型的崛起意味着自主品牌车企将强力拉动产业链的发展。这是因为20万以下的车型是以节省成本为主要考虑因素,而20万以上则是功能和体验为主要考虑因素。正如当年山寨机无法孕育手机产业链,而华为、OPPO、VIVO和小米等国产品牌手机的崛起则极大促进产业链的发展。毫无疑问,20万以上价位段的国产汽车销量爆发将有力扶持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链的发展。随着竞争越发激烈,车企将会在功能和配置上越来越卷,这种卷带来的竞赛对产业链更多是促进。这是我们为何相对于电动化,更重视汽车零部件和智能化的原因。

对于智能化,市场更重视智能驾驶,但是,我认为,智能驾驶并不是智能化的唯一部分。尤其在L4自动驾驶到来之前,智能驾驶更多决定的是中高端汽车的下限,并非上限。现阶段真正决定汽车上限的还是底盘和座舱。从产品的角度,更重要是如何在底盘和座舱让用户体验到超预期的感受。汽车的决胜点在底盘和座舱,这决定了汽车在功能上的卷是必然的手段。中国企业在智能手机层面的领先性,决定了中国车企在智能座舱上有无与伦比的优势,这也让中国车企有走向全球的底气。从自主品牌出口过去两年的爆发式增长来看,我们的汽车工业已经迈出走向全球的步伐。

刘伟伟(中欧基金):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下半年产销量略超我们预期,但市场担忧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汽车消费将会受到抑制,不过我们认为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在于产品和技术创新,明年在新车型推动下,全球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有望进一步快速增长,叠加储能行业的快速增长,整体锂电池需求仍然旺盛,属于高成长方向。我们主要看好电池、整车、上游资源以及汽车零部件的投资机会。整车方面我们重点看好进入车型周期的自主品牌公司,汽车零部件主要布局有结构创新和升级的细分领域,以及受益于供应链体系重构、不断提升自身份额的公司。

施成(国投瑞银基金):我们认为2023年的销量会明显超过目前市场预期。从中国和欧洲来看,芯片、线束等环节的制约得到缓解,汽车产量提升。新能源汽车以特斯拉、比亚迪为代表,在新产能投放后有进一步降价抢占市场的动力。目前燃油车的单位盈利已经较低,外资产商对于利润看重,后续有可能会有稳价保盈利的举动,因此新能源汽车的替代逻辑顺利。我们认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很可能在渗透率到80%之前,都不会有明显的阻碍。目前整个电动汽车产业链的估值在历史低位,我们看好整体行业表现。

邱璟旻(广发基金):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市场主要担心需求难以延续以及行业格局恶化等。我们认为单纯追踪高频数据无益于加深对行业的理解,反倒会增加噪音。电动汽车的本质在于性价比和消费升级,前者主要是出行成本的节约,后者主要是与高端燃油车对比而获得的优越感,因此整车环节能将二者都做到极致的企业必将获得较高的市场份额,而且因为品牌认知的粘性,壁垒高于中上游材料环节。至于材料环节,如果没有专利壁垒或者资源禀赋保护,蜂拥而入的竞争对手一定会将盈利打到最低,不同环节的区别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秦绪文(东证资管):中国电动车的渗透率有望在2022年年底达到30%,2023年需求增长将放缓,龙头企业市场份额见顶;同时,海外市场需求由于政治、经济等原因,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我认为,锂离子电池产品发展到今天,作为车用动力电池,在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倍率性、低温性能、安全性等方面,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距离成为同质化的产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基于这种认识,我认为,不同锂离子电池制造企业在2022年上半年展现出来的盈利水平并不是一个终局状态。况且,剧烈上涨的碳酸锂价格也干扰了市场对锂离子电池制造企业长期盈利水平的准确评估。辩证的看,高企的碳酸锂价格对电动车行业的发展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将激发出来大量的供给,从而将碳酸锂价格再度拉回到一个更加可持续的、有利于需求释放的合意的水平。另外,锂离子电池除了用在动力电池领域,还用在储能行业。电化学储能,在全球范围内,需求正在高速增长。这为锂离子电池制造行业开辟了全新的第二增长曲线。

六、如何看待军工投资机会?

李晓星(银华基金):全球军备大幅抬升背景下,我国国防建设的刚性更强,十四五期间装备采购景气度都将维持高位。军工行业严格准入壁垒带来较优的竞争格局,生产和制造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供应商量、利增长的确定性高,新一轮产能释放带动下,业绩高增可期。我们优选航空发动机、四代机、导弹三大高景气方向,重点把握渗透率、国产化率提升的优势中上游环节。当前龙头公司的业绩增速和估值匹配度较高,展望明年业绩增长确定性高的公司有望率先完成估值切换。

何崇恺(易方达基金):随着军工板块内个股业绩逐步披露,其业绩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再次得到证明。我们考虑到当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显现以及海外需求疲软对未来国内出口增长不利等因素,我们认为国防军工板块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仍具备较强的超额收益。板块内部我们看好军用电子、发动机、导弹、信息化、先进材料、先进武器平台等成长性较强的赛道。未来我们将持续聚焦受益于国防武器升级放量、治理结构优异的军工上市公司。

曾鹏(博时基金):长期以来,中国的资本市场军工行业一直呈现着高收益高风险高波动的特征。探究其背后的根源在于产业发展所处的阶段所致。我国的军工产业正处于一个逐渐由封闭走向开放的阶段,制度红利正在逐步释放过程中。体现在资本市场则表现出产业特征正经历由主题成长往价值成长逐步切换的阶段。虽然行业呈现高波动态势但整体估值中枢在不断上移,这是任何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大量军工行业的商业价值正在逐渐体现,投资机会正在趋于持续和稳定。基于此,从战略上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去把握相关的投资机会。第一,把握军工行业中产业周期与企业自身的经营周期发生共振的公司;第二,把握未来战略性、颠覆性、前沿性的新式武器装备的投资机会。在俄乌战争之后新式武器装备的投资机会将显著提升;第三,把握军工产业的国企改革投资机会。军工产业沉淀了大量优质的技术和相关产业,随着国企改革和军工产业证券化进程的加快,由封闭走向开放的军工产业将释放大量的制度红利。

郑晓曦(南方基金):近年来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同时新一代国防装备建设进入加速期。军工指数估值已消化至相对低位,市场关注度持续提升。2月俄乌冲突爆发,持续至今双方仍未达成一致协议,国际形势变化凸显了自主可控的国防装备的重要性。今年一季度军工行业跟随成长板块跌幅较大,板块整体估值持续回落,二季度疫情缓解带来成长板块反弹,国防军工板块表现优秀,三季度军工板块跟随成长板块有所回调,本基金持续在市场震荡中提升优质资产的集中度。展望后市,当前全球地缘政治局势趋紧,国防建设的长周期景气度向上确定性较高。新一代装备建设牵引新一轮需求。军队现代化水平与国家安全需求相比差距较大,与世界先进军事水平相比差距也很大。对标5G、半导体的建设,核心新型装备的量产和列装正步入倒计时或者加速期,具备核心资产属性的国防标的吸引力持续凸显。2022年是十四五的承接之年,核心军工企业的订单和业绩有望延续去年持续高增长,支持行业基本面继续向好。

七、如何看待消费投资机会?

王园园(富国基金):虽然散发的疫情使得国内的消费场景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跟踪下来,消费行业尤其是消费品龙头公司基本面还是表现了一定的韧性,基于消费板块经历了自21年年初以来的调整,很多细分板块估值已拥有较好的性价比,本基金在市场调整期还是保持了对国内经济消费等中长期发展的充足信心,积极寻找可持续增长的优质消费品企业。中长期来看,国内消费仍将沿着消费升级、品牌集中度提升等方向持续的发展。

焦巍(银华基金):在消费领域,我们认为透过疫情更能看到此消彼长的机会。比如我们去年重仓的进攻性的白酒和啤酒由于外部原因而受阻的同时,原有的主打渠道端的啤酒企业,和省内疫情受影响较小的白酒公司,都在这种形势下受到了市场的发掘。

韩威俊(交银施罗德基金):展望2022年四季度,我们依然认为消费行业最困难的时间或已经过去,随着宏观经济的逐步稳定复苏以及全国疫情的缓和,预计消费行业或在明年迎来较为明显的复苏,行业个股的α行情仍然值得期待。

秦毅(泓德基金):积极关注疫情后复苏板块投资机会,尽管奥密克戎的传染性高,并且在今年对我国经济产生较大负面冲击,但随着我国防疫措施的不断完善,目前已经有能力实现在防控疫情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带来的冲击。伴随疫情管控措施的不断进化,伴随各地刺激消费政策的不断落地,在疫情期间受到重大负面冲击的消费、交运、酒旅等板块,在未来也将逐步迎来复苏。

猪周期板块。生猪养殖行业周期主要来源于供给周期,由于行业中散养户始终占据较高比例,因此此行业过去的历史经验在每轮猪周期中都在不断重复,此轮依然如此。按照历史规律及猪价走势判断,猪周期板块最差的时候已经过去,目前正在开启新一轮上涨周期。尽管过程会有曲折,但趋势确定,因此布局该板块中优质的公司进行投资大概率会产生较好的收益。

郑煜(华夏基金):疫情防控方面,越来越精准化、科学化,这对经济的冲击和消费的抑制会逐步减弱,我们测算居民现金流量表虽然受疫情冲击,但资产负债表并未受损,随着疫情影响趋弱,“消费恢复-就业提升-收入上涨-再消费”的链条会正向循环,我们对国内消费并不悲观;传统行业的跨界融合更多是一些新兴业态,包括消费和科技的结合、消费和医疗的结合,过去两年我们关注到很多科技消费品企业,包括新兴品类的扫地机器人、智能微投、智能短交通工具等,均出现爆发性增长,我们近期也看到消费医疗的机会,包括隐形正畸、中医服务连锁、癌症早筛等,空间大渗透快,也是我们重点关注和布局的新领域。

李威(汇添富基金):虽然疫情对短期消费场景有影响,但中国消费市场的未来空间和结构升级相对确定。由于奥密克戎疫情的影响,今年部分线下消费数据表现一般,但我们对中国消费市场的未来信心较强。一方面,中国十几亿人口对应的消费市场空间巨大,任何一个细分消费行业都有可能诞生较大市值的公司;另一方面,居民收入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消费升级将是长期的投资主线。比如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靓丽的销售数据告诉我们,中国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只是许多公司需要提供更好的产品、耐心教育消费者。我们相信在消费这个长坡厚雪的行业中,会诞生许多具有品牌力、能持续稳健增长的中国公司。

八、如何看待医药投资机会?

葛兰(中欧基金):展望4季度,宏观环境短期仍有不确定性,但行业面对相关不确定性扰动的准备也更加充分,预计4季度仍将是振荡恢复的趋势。长期来看,我们认为医药行业的增长逻辑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创新是行业成长的最为重要的驱动力。经过多年的洗礼,国内创新企业整体研发管线布局更加理性,资源向差异化方向倾斜,甚至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品种诞生。在有大量临床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的背景下,创新药及器械都有着广阔的成长空间。与此同时,国内的创新药服务企业也逐步形成了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在部分细分领域达到了全球领先的水平,此外,我们认为相关服务商的竞争力更多的体现在平台的技术和管理能力,龙头企业的市占率大概率仍将持续提升,保持其较高的景气度。此外,伴随我国居民人均收入及认知水平快速提升,医疗服务以及消费性医疗的需求仍在快速增长且未得到充分满足,未来空间依然巨大。

李晓星(银华基金):由于医药板块的估值水平和基金持仓比例都已在历史低位,我们的判断是目前医药已经在底部区域。最近医药确实也出现了一些变化,比如财政贴息贷款的医疗设备更新、美国UVL清单的变化等等,所以我们认为医药短期应该会有估值的向上修复。但是中长期来看,由于板块缺乏景气度明显上行的主线,更多的会是个股机会。

丘栋荣(中庚基金):我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存在大量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同时疫情期间压制了部分医疗需求,有望在未来逐步释放,需求层面的确定性增大,很多公司有望迎来新业务加速或核心品种快速放量。而医药集采降价等控费政策已常态化,对行业的边际影响已显著减弱。在政策支持的方向,如医疗新基建、仪器设备自主可控、医药创新升级等领域,已涌现出一批优质公司,专注主业和提升经营效率。此外,医药板块已调整接近两年,估值对于悲观预期的反应较为充分。整体看,医药行业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和较多的个股阿尔法机会。

郑磊(汇添富基金):医药表现相对比较平淡,医保政策仍然对板块形成了一定的压制,但我们看到了政策积极的一面,专项债的推出有利于国内医疗器械需求的释放,而鼓励国产化也让国内优秀的企业有望获得更好的市场机会。细分行业上,在继续看好医疗服务、创新药服务产业链的同时,我们加强配置了医疗器械板块,我们认为自主可控的产业趋势将在医药里以其特有的形式展开,特别是医疗器械领域,进口替代有望带来新的投资机会。

赵蓓(工银瑞信基金):今年以来医药行业也经历了港股和美股创新药板块的下跌引起投资者对一级市场投融资进而对创新药企研发投入和CXO行业订单的担忧,经历了地缘政治因素影响CXO企业海外订单的担忧,经历了疫情对消费行业景气度负面冲击的担忧,总体也呈现了巨大的波动性。根据我们紧密的跟踪,我们认为创新药板块的下跌确实会影响CXO行业的短期订单,但长期看我国CXO行业受益于工程师红利的国际竞争力依然存在,市场份额或仍会提升,即使有周期波动性也依然存在实现较高增速的机会,当前估值或已经较为充分地反映景气度下行的悲观预期。医疗服务、药品、器械、药店和消费医疗受一定程度的疫情冲击,但整体影响相对可控,我们认为短期冲击并不影响长期经营趋势和竞争力。中药OTC受益于四类药品的更合理管理,竞争格局的改善以及长期品牌价值的提升,经营趋势在改善。

焦巍(银华基金):短期而言在当前的位置,基金经理认为医药的性价比低于大消费类的个股。长期而言,如果现有模式不加以改变,那么中国的创新药很可能陷入一个中期的逆向循环。在新的政策或者重磅药品模式出现之前,估值可以铸就底部,但很难带来长期发展的空间。对于单纯的消费医疗领域,我们认为基本面没有问题,但需要时间来消化估值。

刘江(汇添富基金):医药研发外包行业CXO的业绩当下看起来仍然相对强劲,估值经过大幅度下跌也看起来不贵。但因为该行业的大客户主要来自于美国大跨国药企或者小型biotech公司,前者因地缘政策恶化升级了市场对未来稳定性的担忧,后者因美联储加息导致风险资产投资金额持续下滑升级了市场对biotech经营可持续性的担忧,结果就是持续的估值下移。

医药行业曾经是宏观经济或者地缘政治弱关联的行业,但当下的市场表现,使得二者展现出强关联性,我们只能正视这种关联,并在持仓结构中,寻找更加受益于“自主可控”、更加拥有“硬”科技的资产,以对冲或者规避上述的风险。好在新上市的公司中提供了较好的标的可供选择,增加了A股医药行业选股的丰富度。

三季度值得关注的另一个机会点在于,长期影响医药板块的政策风险,看起来似乎有触底回升的迹象。从医保局的官方披露口径,以及近期的集采招标操作来看,政策对医药行业盈利能力的强力影响可能阶段性有所收敛。虽然当下的产品定价权仍然不掌握在医药公司手中,但估值的持续下滑已经没有太大向下的空间,从各个行业的性价比横向对比来看,我们认为医药产品型公司的估值在当下应该有较好的稳定力量。低估值的医药产品型公司,可能在当下市场中提供防御性的一个选择。

九、如何看待金融地产投资机会?

李晓星(银华基金):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和房地产政策的托底力度加大,我们认为经济将逐渐企稳,顺周期的价值股会迎来一定的相对收益。银行采用以量补价的方式,尽量减少收入增速下行的影响,前两年囤积的拨备可能会反哺盈利。中小行依然会保持较快的增速,前期受损较大的股份制银行修复的弹性是最大的。由于3季度交易量下行,券商单季度的业绩增速承压,但从长期角度来看,我们继续看好财富管理类的券商。保险中财险率先修复,寿险正在修复中,具体还要观察开门红的预售情况,最快到明年1季度行业的同比增速可能会明显改善。

房地产在三季度密集出台政策托底,估值先行于销售修复。我们判断政策会跟随基本面的情况迅速应对。尽管目前的销售依然在下行通道中,但伴随基数的走低,未来销售的同比压力也在逐渐减轻。随着销售的改善,也将拉动投资,在此期间,房地产一般会有超额收益,优选央企国企股东背景的公司。

丘栋荣(中庚基金):重点关注大盘价值股中的金融、地产等。配置逻辑在于:金融板块中的银行,估值基本处于历史最低水平,对于潜在风险计入非常悲观预期。我们看好与制造业产业链相关、服务于实体经济、有独特竞争优势的区域性银行股,这类银行所处区域经济发达、产业结构好、客户相对多元化,且区域范围内占有率仍有提升空间,因此呈现出业务简单稳健,基本面风险较小且相对脱敏房地产风险暴露,估值极低但成长性较高的特征。

房地产市场政策从限购、金融等多维度进一步放松,进入风险暴露彻底后的修复阶段,地产行业初露剩者为王的特征,更集中于高信用、低融资成本优势的央企龙头公司,这些公司短期受益于政策推动的需求反弹,中期受益于供给有量、购房者偏好转变及理性回归,长期受益于市场格局优化和占有份额持续扩张。这些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潜在成长性和盈利质量都会更为优异,并且当前的估值极低,有较好的回报潜力。

郑煜(华夏基金):房地产行业风险仍在暴露,考虑到房地产行业对宏观经济各个层面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政策有望持续发力,更为重要的是,房地产行业在经历一场“供给侧改革”,优质房企有望价值重估;银行板块的估值、持仓、预期处于绝对低位,同时,当前宏观风险对优质城商行的影响相对有限。

十、如何看待港股投资机会?‍

丘栋荣(中庚基金):看好港股中资源、能源为代表的价值股,部分互联网股和医药科技成长股,原因有三点:(1)估值便宜。基本面偏弱和直面海外压力,港股整体的估值水平仍处于绝对低位。港股的价值股相比对应的A股更便宜,同时对应的分红收益率水平更高;而以互联网、科技、医药为代表的成长股估值更便宜,吸引力的水平更高,能很好的符合我们低估值价值投资策略的选股标准。

(2)经营稳健且受益基本面持续改善。港股的价值股以中国经济中各行业龙头公司为主,深深嵌入中国经济中,经营极为稳健且盈利扎实,还保持了一定的成长性,如龙头房地产企业,港股的估值更为便宜,同时经营策略更稳健,逆势扩张,有望保持持续的内生增长。港股中如制药、原料药、消费类的成长性公司,估值远低于A股,商业模式更简单优异,业务扎实,前景广阔。港股中的互联网公司,1)这些公司涉及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粘性极强,面对的核心需求是不断增长的,这些公司的货币化能力和变现能力将持续提高;2)政策最为敏感的阶段已过,这些公司从政策缓解的关注过渡到回归公司自身价值,聚焦于核心业务领域,坚实的业务壁垒才有足够的竞争力,才能获得未来;3)当前的估值水平处于低位,这些公司扩张放缓,削减非核心业务资本开支,公司的盈利和现金流水平预期提升,将有助于投资价值的实现。

(3)政策预期改善,流动性风险至高位。中外都以内部政策为主,公司的经营更趋内化;流动性冲击超预期,但当前为冲击高位,港股极低估值条件下,会愈发回归理性。

罗佳明(中欧基金):目前对港股市场的不利因素依然为两方面挑战。一方面体现为上市公司的盈利由于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的承压,另一方面在市场流动性方面则受到美联储加息缩表和美元指数创20年新高影响,从而极大的影响公司估值。对于第一方面,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在随后的几个季度有望持续改善,公司的盈利或会跟随好转,其中优秀公司如能把握经济周期向上的机会,或可为股东带来更多的利润和现金流。第二方面,我们依然认为,美元指数的强势行情或许在年底即将走向尾声,这也意味着此轮港股市场的下跌或将结束。

余广(景顺长城基金):港股市场方面,一方面作为离岸市场遭受外围市场的流动性影响明显,美元和美债强势带来全球流动性收紧,港股市场由外资主导的流动性进一步被压缩,且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剧,带来市场对人民币资产的谨慎态度,但预计人民币汇率会在相对合理稳定区间;另一方面港股基本面与国内大宏观环境相关度高,经济基本面依然疲软。展望2022年四季度,对港股持谨慎乐观的观点,主要得益于:1)国内货币宽松,宏观基本面逐步企稳,预计二三季度是盈利的底部,四季度同比环比均有望改善,而港股对盈利的敏感度高;2)海外通胀和加息节奏并未放缓,但幅度和节奏已经有一定预期,预计影响进入边际减弱区间,对整体市场情绪的负面影响可控;3)互联网监管政策基本见底,中国证监会就中概互联网审计底稿积极沟通;房地产方面虽未有明显的回暖但系统性风险可控。我们认为,由于当前港股市场估值水平已经较低,反映了绝大多数悲观预期,后续需要关注的是全球通胀局面的持续性,美联储和中国央行的政策节奏,以及十月份后的国内政策大基调,这都将影响市场节奏及投资结构。港股市场配置价值显现,特别是对于已经跌至历史估值区间底部的龙头标的投资机会。

李耀柱(广发基金):展望后市,近期美元流动性收紧、欧洲地缘政治局势升级为市场平添了外部不确定性,当前阶段会降低风险敞口以等待更为清晰的政策信号,短期内市场可能处于持续盘整中,未来市场出现反转或将取决于美联储放缓加息步伐,以及有更明确证据显示中国经济正在企稳回升。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尧望后势”,智通财经编辑:赵锦彬。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