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展望2023年,随着跨境物流、电商、支付、社交媒体等出海产业的上下游基建设施日趋完善和流量红利的持续释放,国内优质供应链出海发展有望提速,建议关注三大投资主线,一是多因素扰动导致海外出现供需缺口背景下,国内具有产能优势的赛道;二是中国产业升级背景下具备比较优势的行业;三是受益于出海基建完善,享受流量红利的行业和头部公司。
中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回顾2022年,中国企业出海行稳致远:
宏观层面:过去三年,中国出口经历了份额提升、外需扩张、外需回落等过程,2022年以来,中国对欧美出口增速显著下降,其中对美国出口金额同比下降7.6%,亚洲出口占比达47%成为我国出口支柱,预期2022年四季度出口总量承压,结构化特征更加显著;
政策层面:多省发力,多策并举,从物流、电商、金融等多角度帮扶出海企业提质保稳;
行业层面:受欧洲能源危机与行业比较优势影响,上游资源如稀土、氧化铝出口金额增速较大,分别约为71.2%、611.4%,汽车(包括底盘)出口金额同比增加140.3%,中国制造出口逐步迈向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阶段;
公司层面,出海产业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回归常态,上游资源和电新保持高景气度。
展望2023年,面对出海新格局、新范式,把握出海企业投资新机遇。
该行认为,海外出行消费需求修复,地缘政治等多因素扰动造成的海外高耗能产品供需缺口将为中国制造带来结构性机会。我们预计中国制造将兑现工程师红利、产业链红利、科技红利、统一大市场红利,产业升级将提升企业出海的竞争力,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和公司将脱颖而出。该行认为,电商平台、跨境物流、社交媒体的成功出海有望为企业出海带来流量红利,推动中国企业由“供应链出海”向“品牌出海”转变,企业出海范式的转变将会诞生很多具备投资价值的公司和长期机会。
产能优势赛道—便携式储能:
便携式储能是市场的蓝海分支,正处于高速发展期,2016年至今出货量年复合增长率达148%,海外市场需求强烈。同时,中国龙头企业积极布局品牌建设,具有一定的定价能力,我们认为,随着中国互联网内容平台、电商平台的出海,龙头企业有望进一步构筑品牌话语权,提升议价能力,实现由供应链出海到品牌出海的转变,建议关注已经具备品牌运营能力的行业龙头。
产品优势赛道—新能源汽车:
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出海销量迅速提升,2022年前9月中国自主品牌累计出口新能源汽车20.95万辆,同比提升120%。面向汽车行业高势能地区,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在挪威已获得一席之地,我们认为在德国、日本等传统汽车强国,自主品牌亦有望复制在挪威的成功经验。中短期看,中国汽车产业出海以燃油车为主要驱动力,中长期看,新能源车前景广阔,车企有望享受销量与利润的两重受益。建议关注:1)已在海外有一定销量且积极布局新能源车产业的传统自主品牌;2)积极布局新能源车出海的企业。
经验优势赛道—跨境电商:
全球电商渗透率快速提升,从2019年12.5%提升至2021的18.3%,我们预计2026年将达到24.5%。现阶段,在中国电商市场趋于饱和且反垄断严监管的背景下,国内电商巨头积极向外寻找增量;与此同时,出海上下游基建逐步完善,推动中国跨境电商出海迈向发展新阶段。随着国内制造业的高质量转型和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优质中国品牌和文娱内容为出海产业提供了日渐充盈的弹药库,中国产业出海从“供应链出海”到“品牌出海”到“文化出海”不断升级的趋势未来可期,跨境电商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载体,是凝结多年科技研发和管理经验的数字新基建基础,是中国出海趋势大浪潮中的卖铲人。建议关注积极布局高潜新兴市场的国内龙头电商,以及在北美成熟区域主打下沉市场的差异化挑战者。
投资策略:
展望2023年中国企业出海,有三点值得关注,一是海外出行需求有望回暖,推动线下消费逐步修复;二是中国产业升级,将强化部分行业的比较优势,企业出海竞争力有望提高;三是我国电商出海、互联网出海将完善消费品和文化类产业的相关企业出海的“基础设施”,且流量红利有望推动中国企业由“供应链出海”向“品牌出海”转变。建议关注三条投资主线:
1)短期关注海外存在供需缺口的产业,把握具备业绩超预期可能性的赛道和标的;
2)中期关注中国制造中具有较强壁垒,国际分工中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
3)长期关注中国企业出海从“供应链出海”到“品牌出海”到“文化出海”的发展节奏中享受升级趋势且向海外扩张迅速的“基建平台”跨境电商。
风险因素:地缘政治冲击不断;外需走弱超预期;产业链供应链断点;企业出海运营不及预期;短期供需关系变动引发成本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