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万亿市场已开启!关注三条投资主线

作者: 智通财经 李佛 2022-12-13 15:19:15
B/C端市场呈现需求双旺的增长态势。

今日市场震荡调整,大消费方向逆势活跃,预制菜表现抢眼。截至收盘,板块上涨2.78%,佳沃食品(300268.SZ)收获20cm大长腿,西安饮食(000721.SZ)、湘佳股份(002982.SZ)、广弘控股(000529.SZ)等涨停。

拉长周期看,自10月31日开启反弹以来,预制菜板块累计上涨20%,跑赢沪深300同期10个百分点,超额收益明显。

从博弈角度看,今日热点发生切换,医药股集体调整,抗原检测方向更是领跌两市。而与之相对的是消费复苏概念全面走强,其中旅游、交通运输、纺织服饰、预制菜、零售等板块均涨幅居前。不过大消费板块的走强同样未能与指数形成共振,三大股指再度集体收跌,市场仍以结构性轮动看待。

智通财经APP获悉,预制菜,又称为预制调理食品,一般指以各类农、畜、禽、水产品为原辅料,配以调味料等辅料(含食品添加剂),经预选、调制等工艺加工而成的半成品。通常预制菜需要在冷链条件下贮存或运输,供消费者或餐饮环节加工者简单加热或烹饪后食用。

据《德勤2022年预制菜市场展望》显示,预制菜主要包括三类,一类是即热型,包括外卖料理包、速食米粉、自嗨锅等,一类是即烹型,例如调理牛排、即烹酸菜鱼、即烹小龙虾等等,还有一类则是三级净菜,指已根据菜谱搭配好、洗净切好的蔬菜或肉类,附加所需的料理包。

中航证券认为,伴随着中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产品供给的不断丰富,B/C端市场呈现需求双旺的增长态势。

从客群看,预制菜市场目前以B端为主,B端(餐饮企业)与C端(个人消费)占比为8∶2。

其中,B端市场相对成熟,中国餐饮连锁率较美日市场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疫情的爆发倒逼传统餐饮企业降本增效,预制菜具备成本低、标准化程度高的优势,可以助力连锁企业在扩张过程中减少人工成本、后厨面积,提升出餐效率,保证口味稳定,提升食品安全质量保证,不断提升整体盈利水平。

此外,外卖、团餐、乡厨等多元化餐饮场景成为B端需求的新增量;

而C端市场仍处于导入期,预制菜操作方便快捷,适用都市快节奏生活,满足新一代消费群体的多元餐饮需求,同时,受疫情的影响,居民外出就餐受限,预制菜需求激增,C端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中,未来有望引领行业的新增长。

从时间、企业发展、驱动力几个维度来看,当前预制菜市场仍然处于发展早期。

时间维度:若以广义的预制菜来衡量(包括传统速冻食品),预制菜已经发展近30年时间,但从狭义的预制菜口径看(主菜成品类),2020年才被定义为“预制菜元年”,随着疫情催化和味知香上市,该品类才逐步受到市场关注;

企业维度:安井、龙大、得利斯等企业也是近几年才开始加速预制菜市场的布局,同时预制菜市场体量较小,基数效应下增速较高,也是行业初期的表现;

行业驱动力维度:从美国经验上看,早期市场同样主要依靠B端拓展,还未进化到依靠商超系统推进C端放量、行业快速扩容的阶段,因此预制菜行业还有较长的路需要走。

从市场格局来看,冻品/预制菜行业中的中小企业将长期在市场中存在,龙头份额或稳定在10%-20%。

以美国经验而言,经过近100年的行业演变后,龙头份额基本稳定在10%-20%的份额,因为不参与全国化的渠道及营销竞争,大量的中小企业可以维持可观的利润率并长期存在于市场。推测未来中国也将呈现这样的竞争态势,大量的企业均有望从中获取市场红利。

与美国、日本的数据对比,我国预制菜行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我国预制菜渗透率仅10%-15%,而美国、日本预制菜渗透率已达60%以上,我国预制菜市场还有较大的扩容空间。此外,中国预制菜行业集中度较低,CR10仅为14.23%,而日本CR5达64.04%。

市场规模方面,据德勤研究机构数据,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约5500亿元,随着预制菜成为消费市场新风口,未来5年的复合增速有望达到13%,到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万亿。

中航证券指出,在餐饮业降本增效及标准化需求上升的背景下,预制菜行业依托新型社交电商营销渠道,叠加BC两端的需求共振,有望释放更大的增长潜能,建议紧抓三条投资主线:

1)具备优势原材料资源的上游企业,建议关注安井食品、圣农发展、国联水产、双汇发展、龙大美食;

2)具备优异供应链管理能力的专业预制菜企业,建议关注千味央厨、味知香;

3)发力预制菜新增量的餐饮企业,建议关注:同庆楼、广州酒家、金陵饭店。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