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连续两年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爆发所带来的高速发展后,2022年的公募基金业经历了一个“小低潮”。
总体来看,公募基金行业今年总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1、股债“双杀”导致赚钱效应不佳,新基金发行遇冷;
2、顶流基金经理管理的明星产品大多全年收益为负,“明星”光环逐渐褪去;
3、部分过去三年冷门方向的主题基金(煤炭、地产等)成为收益排名靠前的黑马产品。
接下来就这三大特点,笔者给大家分别点评一下。
权益类新发大幅萎缩 债基年末遇“债熊”
今年的基金市场可谓是“股债双杀”。根据Choice数据,截至12月22日(下同)2022年新发基金总份额为13896亿份,相较于去年的29649亿份明显下降。其中由于A股市场整体表现低迷,权益类基金(包括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股债平衡型、灵活配置型基金,下同)的新发情况直接进入“冰点”:股票型基金发行份额为1332亿份,大约仅为去年的1/3,且低于2018年熊市的发行规模。混合型基金的新发规模出现断崖式下降,发行份额2478亿份,相比去年降幅超过80%。
而这也与一线基金销售人员的主观感受基本一致,据一位国有大型银行的理财经理向笔者反馈,截至11月,其个人基金销售业绩还不到去年的1/3。可见由于市场行情不佳,不管是基民、还是基金公司,或者是销售渠道,日子都不太好过。
既然股市行情不佳,不少基金公司开始将销售重点转移到了债券型产品上来。今年债券型基金的新发份额为9556亿份,相较于去年有所增长。不过在四季度,由于债券市场出现了大幅回调,导致基民纷纷赎回债基,且赎回潮还波及到了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理财产品(详见链接),因此说今年的基金市场是“股债双杀”,一点也不为过。
“顶流”光环褪去 百亿基金亏多赚少
如果把视野放宽到百亿以上的基金产品,年初至今实现正收益的基金经理也只有丘栋荣一位,他管理的中庚价值领航混合全年收益为5%,基本达到了“跑赢银行理财”的效果。作为一位典型的深度价值派基金经理,丘栋荣的中庚价值领航今年的重仓行业以油气、银行、有色化工、地产为主,这几个方向今年总体表现跑赢大盘,因而该产品成功斩获正收益。关于今年收益较好基金的胜负手,在下一章节还会做进一步分析。
百亿规模以上的产品中,几个热门行业(赛道)的代表产品业绩普遍不佳。生物医药行业的代表基金,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下跌28%,赵蓓管理的工银前沿医疗下跌25%;主攻新能源赛道的几位明星基金同样没能逃过这波下跌,去年冠军基金经理崔宸龙在管的前海开源公用事业、冯明远在管的信澳新能源产业以及去年大火的农银新能源的年内跌幅均接近30%;半导体主题基金中,郑巍山管理的银河创新成长下跌近35%,与上文提到的诺安成长堪称“难兄难弟”。
今年的赢家们做对了什么?
看完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接下来我们再看下今年“笑到最后”的赢家们。
“黑马”基金经理黄海由于今年重仓煤炭和地产两大方向,业绩从年初开始就名列前茅,并且成功地将优势维持到了年末。在权益类产品的收益排行榜上,他管理的三只产品——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万家新利、万家精选在前四名中占有三席,绝对属于今年的“大赢家”。
事实上,黄海的业绩领先优势本可以更大的。在11月底的时候,业绩排名前三的产品还被其所“包揽”,不过11月之后,老将朱红裕突然发力,其管理的招商核心竞争力的净值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快速上升,目前全年收益超过40%,成功挤入“三甲”行列。
其他几只业绩较好的基金中,金元顺安元启灵活业绩从年初开始也是一直非常出色,但是其主打微盘股高频交易的量化策略,本身规模就小,而且还限购,是一只典型的“看得到买不到”的橱窗基金;张媛、汤戈管理的英大国企改革上半年重仓煤炭,同样享受到了今年煤炭股行情的红利。
纵观今年业绩尚可的基金,其业绩能够逆势“翻红”,主要原因大多归类为以下几方面因素的至少一个:
1、踩准了当年股价涨幅较好的行业(比如今年的煤炭、地产等);
2、选择了当年相对占优的投资策略风格(比如今年的小盘高换手风格);
3、 通过仓位调整(择时)躲开了今年大盘的主跌浪;
尾声
2022年即将翻篇,虽然对于大多数的基金投资者而言,今年的投资收益可能并不如意。但通过复盘每一年的盈亏得失,避免“稀里糊涂地赚,莫名其妙地亏”仍然是投资者的必修课。不知道各位读者,今年的基金投资,你赚钱了吗?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财经早餐”(ID:Femorning);作者为“吴淞江畔博弈者”;智通财经编辑: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