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国际石油行业十之“最”

作者: 智通转载 2023-01-02 15:48:39
这一年,全球能源安全与价格问题凸显。油气行业正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路口。

2022年,国际石油行业经历了近140美元油价的狂欢,也经历了“北溪-1”和“北溪-2”海底输气管道的三条管线泄露引发爆炸的巨大不安;这一年里,我们看到行业巨头改头换面以投入能源转型,也看到了欧洲为保能源安全而专注抢煤导致能源转型受阻;这一年,国际能源大事频发,叠加俄乌冲突影响,全球能源安全与价格问题凸显。在新旧能源交织共振的时代,油气行业正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路口。

石油圈梳理出2022年度国际石油十大事件,和读者们一起回顾那些过往。

01. 最跌宕起伏的国际油价

2020年4月国际油价深度下跌,WTI原油价格一度跌至-37.63美元,跌幅超300%。这是自1983年石油期货在纽约商品交易所交易以来,首次跌入负数。

曾经跌得有多狠,如今反弹得就有多高。随着全球逐渐走出疫情,经济逐步恢复,石油需求上升;与此同时,叠加地缘政治的影响,国际油价上涨成为主旋律。2022年2月16日,英国市场即期北海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达每桶100.8美元,为八年以来首次破百。受即期布伦特现货价格突破每桶100美元影响,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当天一度突破每桶96美元。

随着俄乌冲突愈演愈烈,美国及其盟国对俄罗斯实施一系列制裁后,2022年3月7日,美、布原油期货涨超10%。布伦特原油一度逼近140美元,WTI原油期货一度突破130美元/桶,均创下2008年以来新高。

经过一路跌跌涨涨,目前国际油价在80美元左右徘徊,不过多家机构预测2023年国际油价将回到100美元。

02. 最老的石油巨头宣布净零目标

两年前一些石油巨头就已经相继宣布各自的净零目标,拥抱能源转型。2022年1月18日,最老的石油巨头之一——埃克森美孚终于宣布,该公司将在2050年前将其全球业务的净碳排放量降至零,以赶上将碳足迹降至最低水平的竞争对手。

埃克森美孚从2020年拒绝设定净零碳排放目标,到如今的追赶求变,反应的是对于石油行业来说,能源转型已然刻不容缓。

国际能源署发布《2022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显示,随着越来越多国家开始加速能源转型,全球清洁能源产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2022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有望增长20%。化石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比或将从目前的80%下降至2030年的75%,到2050年下降至60%左右。

03. 最猛烈的石油巨头“退群朝”

2022年3月份,国际油价不断刷新近八年油价记录,一度直冲140美元/桶。在100美元上方持续半个月后,国际油价于3月15日回落至100美元以下。

涨涨跌跌的背后,其直接原因是俄乌冲突背后的地缘政治冲突,而这也导致了各大石油巨头相继开始与俄罗斯的切割,包括BP、壳牌、埃克森美孚、道达尔、埃尼Eni、Equinor、西班牙石油巨头西班牙雷普索尔、奥地利石油巨头OMV,以及斯伦贝谢、贝克休斯、哈里伯顿和威德福等油服巨头先后发表声明,决定暂停在俄罗斯部署新业务以及进一步投资,划清与俄罗斯界限。

04. 石油巨头壳牌换帅 

石油巨头壳牌9月15日宣布,在掌舵近十年后,首席执行官本·范伯登将在今年年底卸任。现任壳牌综合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和能源解决方案总监的Wael Sawan将于2023年1月1日成为其下一任首席执行官。

范伯登自2014年1月1日接手壳牌首席执行官一职。在此后九年的掌舵期内,范伯登大力推动壳牌转型。在其掌舵期间做出了诸多重大举措,例如500亿美元收购竞争对手英国天然气集团(BG Group Plc),也正是在他带领壳牌期间, 壳牌放弃已使用100多年的“荷兰皇家”称号,改名又迁都,旨在“增强壳牌的竞争力,加速股东股权分配和实现其成为净零排放企业的战略”。

无论是改名迁都,还是此前遭遇“逼宫”,抑或是荷兰海牙地方法院的裁定按下壳牌零碳征程的快进键,甚至是当下换帅,由可再生能源业务负责人执掌壳牌,这一步步无疑都在雕刻着石油巨头未来全新的面貌。正如壳牌董事会主席 Andrew Mackenzie表示:在过去十年,本·范伯登一直是壳牌净零排放能源业务转型的先锋。而新任CEO的人选,就更加清晰地指明壳牌未来的方向。

05. 欧美对俄实施重磅石油制裁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美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一系列严厉的制裁措施,其中能源成为西方国家和俄罗斯博弈的“关键牌”。在经过3个月来多轮探讨,12月4日欧盟27个成员国达成共识,同意对俄海运出口原油的价格上限为每桶60美元。这一举措还得到了七国集团(G7)和澳大利亚的响应。

欧盟公布的文件称,“禁止提供与贸易、中介或运输有关的直接或间接技术援助、中间服务、融资或财政援助,其中包括将产于俄罗斯或从俄罗斯出口的原油或石油产品通过船到船转运到第三国。”对此,俄罗斯表示,对俄石油限价破坏市场规律,将导致全球能源价格飙升,俄方不会向设置价格上限的国家出口石油。有分析认为,且不论西方国家此举会对俄罗斯带来多少实质性伤害,但其很有可能加剧全球能源市场动荡。

值得注意的是,在西方对俄一波又一波的制裁背后,是反噬效应,是地缘政治冲突给欧洲带来的能源危机:能源供应紧张、电力和天然气价格大幅飙升、通胀高烧不退,民众不堪重负。分析认为,欧盟的能源安全仍面临挑战,且挑战将持续到2023-2024年冬季。而这一切也深刻地说明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的手里。

06. 全球最大油服公司更名

10月24日,斯伦贝谢Schlumberger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正式宣布更名为SLB,在低碳能源的愿景下,从全球领先的油田技术服务公司转型为全球科技公司,致力于能源创新驱动,构建和谐地球家园。

这家有近100年历史的全球最大油服公司最初以其创始家族的名字命名,现已成为全球钻井和地下分析等油田服务和设备领域的巨头。在能源转型之下,油服巨头开始改头换面。

从BP的British Petroleum向“超越石油”(beyond Petroleum)迈进,挪威国油从“Statoil”到“Equinor”的去石油化, 道达尔从Total到TotalEnergies的能源多样化,再到卡塔尔石油公司从Qatar Petroleum到卡塔尔能源公司Qatar Energy的更名,可以看到,能源转型之下,石油行业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全球能源转型和石油公司低碳化、清洁化发展的新形势,油服行业不得不做出抉择。能源转型之下,或许“油服”一词将在成为行业转型中成为历史,一个新的时代将开启。

07. 欧洲陷入历史上最大能源危机

在西方因俄乌冲突而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之际,后者削减了对欧洲大陆的天然气供应,此后欧洲面临一场迫在眉睫的能源危机。在围绕着西方国家和俄罗斯博弈的“关键牌”——能源,发生了一些列搅动能源市场的事件——7月底加拿大“扣押”涡轮机致使北溪-1输气量再减、9月底“北溪-1”和“北溪-2”海底输气管道的三条管线一天之内多点泄漏引发国际能源市场的巨大不安……

据彭博社12月18日的报道,受乌克兰局势影响,欧洲能源危机因成本上升已经损失了约1 万亿美元,而这场几十年来最严重的危机才刚刚开始。

欧洲智库Bruegel表示,尽管欧洲各国政府提供了超过7000亿美元的援助,以帮助企业和消费者应对能源成本激增造成的冲击,但紧急状态可能会持续数年。并且约一半的欧盟成员国的债务超过了占国内生产总值60%的规定上限。

08. 史上最大规模释放战略原油储备

在今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政府为平抑飙涨的油价,自3月末至12月末共释放了1.8亿桶战略石油储备(SPR)。根据媒体报道,美国政府释放SPR的平均售价为96.25美元/桶,从出售SPR中获利了近40亿美元。

1.8亿桶创下美国自1974年建立石油储备计划以来的最大规模释放量,美国战略石油储备量因此降至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低水平。12月16日,美国能源部宣布,将开始回购作为SPR的原油。作为补充SPR的部分行动,能源部计划启动购买2月交付石油的招标。

在美国大规模释放战略石油储备的背后,是拜登求油无果,沙特主导的OPEC+不顾拜登政府的多次警告,依然决定减产,分析人士认为,这意味着美国正流失石油市场话语权。

09. 俄罗斯与伊朗签署“史无前例”油气大单

7月16日,美国总统拜登结束了就任以来对中东地区的首次访问。当地时间7月18日晚,俄罗斯总统普京抵达伊朗首都德黑兰。随后,19日伊朗国家通讯社(IRNA)报道,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签署了伊朗经济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外国投资协议,协议的核心正是这两个国家的战略资源——石油天然气。

根据协议内容,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将将向伊朗石油业投资400亿美元,帮助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开发基什和北帕尔斯的天然气田等6处油气田。此外,俄气还将参与建设伊朗液化天然气(LNG)项目和天然气出口管道。

这两大世界头号油气大国手握巨量的油气资源,在全球石油可采储量TOP10的国家中,俄罗斯位居第三,伊朗位居第六;在全球已探明天然气储量TOP10的国家中,俄罗斯位居第一,伊朗位居第二。双方深化合作,寻求放弃使用美元,而为了避开制裁,这种寻求美元之外的结算方式也有可能蔓延到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结算,无疑将挑战石油美元的地位。

10. 欧盟正式立法:2035年起禁售新燃油车

今年6月29日,欧盟27个成员国的环境部长经过长达16小时的谈判,一致同意“到2035年实现汽车零碳排放”的目标。10月27日,欧盟三大主要机构正式达成协议,将从2035年起禁止生产新的燃油车。

这意味着届时新的汽油和柴油汽车将不能在该27国集团的道路上注册使用,加速了向纯电动汽车的转型,在减少碳排放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早在2021年7月,欧盟就提出了一项减排提案,要求到2035年逐步淘汰燃油车。当时该提案一经宣布便备受争议。如今,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欧盟汽车行业的2035年零排放目标便光速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燃油车意味着石油需求,而欧洲在石油领域缺乏实力。尤其此番尝尽俄乌冲突带来的能源危机苦果,更让其感受到能源转型的迫切性。因此,欧盟能源转型既是一种战略博弈,又是一种悄无声息的“另起炉灶”,试图借助全球能源秩序重塑,将能源安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提高自身在全球能源博弈中的地位。而此番光速落地禁售新燃油车,可谓是其转型中的重要一步。

本文来自公众号“石油圈”;智通财经编辑:涂广炳。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