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1月6日,受光伏产业链价格调整的幅度和速度均超市场预期消息影响,A股光伏、储能板块大幅冲高,poe胶膜、TOPCON电池方向领涨,钧达股份、爱旭股份、鑫铂股份、联泓新科、清源股份、正泰电器等十余只股集体封板,盛弘股份大涨6%,股价创历史新高,此外,光伏ETF龙头大涨5%,最新价创10日新高。据中证报,业内人士表示,降价会成为光伏产业链2023年的关键词,硅料价格会回归到8万元至12万元/吨的正常区间,此前受低收益率压制的地面电站装机或迎来复苏,2023年光伏装机规模有望提升。
根据硅业分会数据,本周(1月1日-5日)国内单晶复投料成交均价为17.82万元/吨,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为17.62万元/吨。M6单晶硅片成交均价降至3.5元/片,周环比跌幅20.5%;G12单晶硅片成交均价降至4.9元/片,周环比跌幅为25.3%。
因此,受近两日硅片价格企稳以及组件企业对于2月订单需求情况的看好,市场信心出现恢复,多家组件企业开始临时上调1月组件排产企划。有业内人士称,供过于求或是本轮光伏全产业链降价的主因。
对此,国泰君安证券研报指,此次产业链价格调整的幅度和速度均超市场预期,按照2.7g/W的硅耗测算,若硅料价格从30万元/吨回调至8万元/吨,组件理论可降价幅度将达0.6元/W,组件价格有望回归至1.5元/W。产业链价格大幅下降,光伏下游装机量将提升,POE胶膜、石英砂、接线盒、支架、逆变器等光伏耗材需求向好。
过去五六年时间里,硅片是整个光伏产业链超额收益最高的环节,由此吸引了一大批跨界玩家涌入并急剧扩产,这也导致在这波产业链的降价中,硅片价格降幅最大。
不过,随着近期产业链价格的下行,被抑制许久的集中式光伏装机需求有望迎来集中释放。国金证券在研报中认为,如果考虑2022年未完成的递延项目规模,则2023年全球潜在大型公用事业项目的需求增速将轻松达到60%-70%。其中,中国集中式光伏市场潜在需求达到89GW,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增量市场。
中信证券分析研判,2023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将达到1.4亿千瓦。特别是随着2023年起硅料等环节新产能释放,成本逐步回落,此前受低收益率压制的地面电站装机或迎复苏,装机比例有望回升,预计地面电站同比增速有望达80%,而分布式同样有望维持近40%的增速。
展望2023年,中信证券认为,通过硅料价格下行来实现组件价格以及装机成本下行,从而带来的量增逻辑非常明确,因硅料价格下跌而出现的利润缺口将顺着产业链向下游传导。
具体到各细分方向,华泰证券也指出,上游硅料的降价同时带动了光伏产业链上的硅片、电池片等主材的降价,进而造成组件价格下降,从而有望刺激下游装机需求释放,光伏 EPC 企业或将率先受益,另外光伏玻璃、高纯石英砂等辅材短期仍主要受自身行业供给端影响,需求释放后有望迎来量价齐升。
民生证券指出,尽管国内光伏的需求2022年同比有所上升,但对于原材料价格比较敏感的集中式光伏项目开工率不高,2022年前三季度集中式新增装机 17.3GW,占总装机的 33%,其认为产业链价格下降之后此前积压的项目有望加速开工建设,总体来看价格下行+需求将起,EPC风口已至。
此外,招商证券表示,辅材环节2023年部分环节将量利齐升,同时提到,下游组件、电池利润率仍有望提升。考虑各环节基本情况,其预计主材环节电池片、组件利润率还是会有所提升。1)电池:目前大尺寸供需吃紧,新产能 多为 N 型,预计明年供需态势仍然偏紧。2)组件:盈利处于历史偏低水平, 随着市场放量及上游盈利占比降低,加上一体化模式的冲击基本结束,预计 组件环节盈利能力将提升。
相关概念股:
联泓新科(003022.SZ):公司持续聚焦新材料方向,相关重点项目预计在今年底至明年内陆续投产,其中10万吨/年锂电材料-碳酸酯联合装置将于2022年底投产,2万吨/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9万吨/年醋酸乙烯联合装置将于2023年上半年投产,江西科院生物一期乳酸及PLA项目计划于2023年底前建成投产,华宇同方电子级高纯特气和锂电添加剂项目计划于2023年下半年建成投产。
海优新材(688680.SH):与浙江省平湖市新仓镇人民政府签署投资协议书,投资建设年产30GW光伏封装胶膜新材料项目,拟总投资25亿元。项目第一期达产后年产能可匹配20GW光伏组件;二期向甲方购置约82亩工业用地,承接公司现有其他生产基地年产1亿平方米光伏封装胶膜产能的搬迁及技改,达产后年产能可匹配10GW光伏组件。
东方日升(300118.SZ):公司拟在安徽省滁州市投资建设年产10GW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项目完成后预计新增高效太阳能电池产能10GW,预计规模总投资约为27.57亿元,项目将由公司全资子公司东方日升(安徽)新能源有限公司实施。此外,高测股份发布公告,公司与东方日升将共同推进在N型异质结超薄半片切片领域,截、开、磨、切装备及金刚线领域以及技术领域等展开合作。
钧达股份(002865.SZ):率先行业实现N型TOPCon产品的量产,滁州一期8GWN型TOPCon产能于2022年9月份实现达产,目前TOPCon产品量产效率达25%,良率与PERC相当。公司目前量产的TOPCon产品厚度为130μm,目前正在进行125μm的探索。下一步,公司将继续开展TOPCon电池的降本增效工作;并在SE、激光转印、双面钝化等技术方面加大研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