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在经历了兔年“开门红”后,港股近日突遭“倒春寒”,三大指数大肆回调,其中恒生科技指数表现最差,1月30日单日大跌近5%,权重科技股阿里巴巴-SW(09988)跌超7%,腾讯控股(00700)大跌6.7%失守400港元大关,小米集团-W(01810)、快手-W(01024)、京东集团-SW(09618)均跌超5%。多家机构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春节大涨期间的部分资金获利回吐,二是疫后时代及业绩预期的重要观察窗口期。除此之外,还有南下资金回流A股的意愿近期较为强烈以及海外忧虑美股衰退风险显现等原因。
大涨行情后调整 部分资金获利回吐
其实,从2022年11月初算起,近60个交易日内,港股已然经历了一段上涨黄金期,其中恒生科技指数累计涨幅近59%。在兔年的首个交易日中,港股突然来了个“深蹲”,对此,多家机构纷纷表示,此次港股市场的下跌属于大幅上涨之后正常调整,大涨之后港股短期内或有反复。
国海证券分析师党崇钰表示,对港股持续上涨、涨幅过快过大没有利空也会下跌的担忧,尤其是港股点位到达了2022年2季度的高点阻力位,但是该行认为经过测算港股距离目标点位仍有上升空间,2023年港股有可能回到俄乌冲突之前的点位。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港股的流动性弱于A股,上涨和下跌可能波动都相对较大,在上涨逻辑破坏之前,不宜盲目看空。
恒生前海港股通精选混合基金经理邢程也表示,港股市场由低点反弹至目前已累积了不小的涨幅,前期市场反弹幅度较大、速度较快,交易结构上景气程度较高的互联网、消费、新能源、汽车等成长板块短期较为拥挤,交易占比较高,因此存在部分资金获利了结的压力,也进一步加剧了今天市场整体的震荡幅度。
疫后时代及业绩预期重要观察窗口期
首先,随着多地疫情过峰后出行旺盛、消费回暖,特别是在春节期间,消费股复苏趋势明显,随着后续预期兑现,近日大消费行业出现获利兑现压力。加上节前以炒复苏预期为主,节后需要对业绩进行验证,投资者在此期间难免会有对经济预期无法验证的担忧。
就消费而言,华泰证券指出,从春节高频经济指标来看,服务型消费、出行链复苏预期兑现,但消费复苏并未走完,商品型消费、地产链复苏的预期有望成为消费复苏下一阶段的主线。党崇钰也认为,2023年春节期间短期的经济运行情况不能改变全年经济逐步修复的大趋势,2023年春节之后还有五一假期、暑运高峰等,出行链和线下消费全年也会有持续的逻辑。
再者,不管是基于防疫政策改变导致经济预期扭转的春季行情,还是从日历效应考虑的春季行情,2023年2月仍然是业绩真空期,很多预期无法被证伪,投资者情绪和经济预期依然可以对股市起正面作用。1季度行情更重要的是经济预期,预期往往和投资者情绪相伴,即使不能验证业绩也还没有临近业绩见光。
南下资金回流及美股衰退风险显现
除了上述观点外,华泰证券从AH溢价角度分析指出,AH溢价节后天然弥合,截至1月27日,AH溢价为129,下降至2015年以来中位数以下。港股相对于A股的性价比降低,南下资金回流A股的意愿近期较为强烈。根据该行的模型指示,AH溢价仍在合理点位附近,残差暂未触发港股向A股配置的指示,南下资金2022Q4持仓及主动型外资流入规模距离2021年Q1牛市顶点仍具有较大空间,有望支撑港股后续行情。
除此之外,海外忧虑美股衰退风险显现或许也是此次港股大跌的原因,小摩称美股年初的大涨行情将消退,衰退风险只是推迟了;汇丰投资管理料美国经济转衰会促使美联储更早降息,年内恐下调100个基点。
港股涨幅趋于理性 2023年可期待拥抱“戴维斯双击”行情
对于后市,华泰证券认为,港股大跌并非为市场对于港股长期预期变化导致,短期回调打开配置空间,中长期来看,港股DDM三因子逻辑转顺的趋势不变,仍看好港股修复至2022年2月中旬位置,后续关注实际经济动能尤其是地产链、商品消费相关场景的修复。
大成恒生科技ETF基金经理冉凌浩指出,如果说,之前的上涨是“涨预期”,那么现在这个阶段,将慢慢过渡到对业绩和真实数据的验证。因此,接下来的涨幅会更加趋于理性。整体来看,港股已经处于具有较大投资价值的区域,还会有上升空间。从板块上看,成长类、科技类个股的优势将持续。
汇丰晋信基金海外投资部总监、基金经理程彧认为,展望整个2023年,港股市场或将迎来盈利和估值的双重修复,因此2023年可以期待拥抱“戴维斯双击”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