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证券:我国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亮相 量子科技产业化可期

随着中国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首次向公众亮相,以及最新量子计算机“悟空”即将面世,将利好量子信息领域。

智通财经APP获悉,方正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随着中国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首次向公众亮相,以及最新量子计算机“悟空”即将面世,将利好量子信息领域,同时带动量子通信企业的发展。从现阶段来看,量子计算机正处于从研发开始往工程化、商业化方向前进,结合量子计算所需的物理学基础与算法基础,量子计算有望在10-15年内实现商用,预计量子计算的商用元年在2030年左右。预计2030年全球量子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140.1亿美元,并以30%左右的增速平缓上涨。

事件:1月31日,据央视新闻报道我国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首次向公众亮相,当前生产线正在紧密锣鼓地生产量子芯片。我国最新量子计算机“悟空”即将面世。

方正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量子信息技术已成为多国政策布局和投资热点。

量子信息技术是量子科技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测量三大领域,在提升计算困难问题运算处理能力、加强信息安全保护能力、提高传感测量精度等方面,具备超越经典信息技术的潜力。近年来,全球主要国家在量子信息技术领域加强科技政策布局,推出发展战略和研究项目规划,加大公共研发资金的支持投入力度,推动量子技术从“基础到市场”。量子信息领域投融资近两年来呈现爆发式增长趋势,2020和2021年投资金额分别达到7亿美元和14亿美元;截止2022年9月,全球投资最新进展的不完全统计已达160亿美元以上。

量子计算产业化进程加速,未来发展前景可期。

据报道,我国最新量子计算机“悟空”即将面世,此外合肥本源量子已研发出多台中国量子计算机,并成功交付一台量子计算机给用户使用。该量子计算机的成功交付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备量子计算机整机交付能力的国家。从现阶段来看,量子计算机正处于从研发开始往工程化、商业化方向前进,结合量子计算所需的物理学基础与算法基础,量子计算有望在10-15年内实现商用,预计量子计算的商用元年在2030年左右。以2030年为量子计算商用元年,预计2030年全球量子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140.1亿美元,并以30%左右的增速平缓上涨,至2035年预计会达到489.7亿美元的量子计算市场规模。

我国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亮相,利好量子芯片行业发展。

量子芯片作为量子计算机最核心的部分,是执行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处理的硬件装置。国盾量子作为全球领先的量子安全解决方案供应商跟量子通信设备制造商,正在研发量子通信专用芯片。2022年下半年,国盾量子搭建了一台“祖冲之二号”同等规模的超导量子计算机,并将上线量子计算云平台。此外,国盾量子同光迅科技共同开发量子芯片,已经达到产业化应用,达到了预期的战略目的。

政策助力量子信息发展,三大领域研发持续推进。

2022年1月,量子信息作为“关键技术”被写入《“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量子计算作为量子信息领域的关注焦点,样机研发与性能提升是实现量子计算潜力的核心,超导和离子阱技术路线持续领跑,硅半导体、光量子和中性原子等技术路线在样机技术指标提升方面发展迅速,硬件技术处于多种方案并存发展阶段;而进一步提升物理硬件指标与算法纠错性能,实现基于量子纠错的逻辑量子比特是量子计算的下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量子通信领域,基于QKD、QRNG、QSDC的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初步实用化,样机系统传输距离和成码率等技术指标得到提升,DI-QKD系统前沿探索取得一定进展,但尚无实用化前景,基于量子隐形传态、存储中继和转换等关键技术构建量子信息网络,将是量子通信领域的未来方向。量子测量领域,产业价值链逐步明晰,上游关键器件供应能力仍需进一步加强。量子测量各类技术产品在国防、航天和医疗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应用和产业化发展有望率先获得突破。

投资建议:

该行认为,随着中国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首次向公众亮相,以及最新量子计算机“悟空”即将面世,将利好量子信息领域,同时带动量子通信企业的发展,建议重点关注:

量子通信核心设备及系统服务商:国盾量子(688027.SH)、九州量子、神州信息(000555.SZ)、问天量子、本源量子;

密钥算法及设备、密钥管理和加密机:电科网安(002268.SZ)、中孚信息(300659.SZ)、飞天诚信(300386.SZ);

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601728.SH)、中国移动(600941.SH)、中国联通(600050.SH);

光通信上游供应商:亨通光电(600487.SH)、华工科技(000988.SZ)。

风险提示:量子技术发展不及预期;业务发展不及预期;量子技术产业链波动风险。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