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00175):极氪投后估值达130亿美元,豪华纯电黑马在路上

作者: 智通财经 曾辉 2023-02-13 17:39:30
极氪完成7.5亿美元A轮融资,释放什么价值信号?

吉利汽车(00175)加速全面新能源转型之路再迎标志性事件。

2月13日,吉利汽车发布公告,于2023年2月12日,极氪与五名投资者订立战略投资协议,极氪向上述投资者发行及配发合共约1.39亿股A系列优先股,总代价为7.5亿美元。

据吉利汽车公告,五大投资者联袂入股极氪,不仅可以为极氪提供增长和扩张机会以及为营运资金需求提供资金,提升极氪市场形象,进而推动极氪的未来前景。另一方面,此举标志着极氪建立所有参与者利益一体化生态系统的重要一步,并为极氪及其合作伙伴之间的更多战略合作打开大门,以扩大及发展极氪在电动汽车行业中的业务。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极氪完成A轮融资投,投后估值达到130亿美元。目前,蔚来(NIO.US)的市值约172亿美元,小鹏汽车(XPEV.US)约80亿美元,表明极氪在估值上已能比肩“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

展望未来,极氪依托吉利控股集团发展36年来积累的深厚产业基础和全球优势资源的全面赋能,有望助力吉利汽车加速电动化,在全球豪华纯电汽车市场实现新的跃升。

“共创共投”理念,缔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表示:“‘共创共投’是极氪的商业理念,极氪坚持与用户及全球优质生态伙伴共创,共同推动在豪华智能纯电领域的创新探索,为用户打造极致体验的出行生活。”

运用“共投共创”的商业理念及方法论,极氪在纯电领域发展第三赛道的“极氪模式”,构建独特的竞争壁垒。

“极氪模式”独特之处在于:比一般的传统车企转型更彻底,以互联网科技公司的运作方式运营,不带有历史包袱,拥有最纯粹的用户思维,全新的商业模式,应对市场变化和用户需求更加灵活快速;而相比新势力,在技术架构、质量保障、供应链体系管理等方面有绝对的优势。

一方面,极氪依托吉利控股集团发深厚产业基础和全球优势资源的全面赋能,快速构建了完整的纯电智能科技生态体系。基于SEA浩瀚架构这一世界级领先的原生纯电架构,以及吉利控股集团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车载芯片、低轨卫星等领域的全域布局,极氪快速构建起全栈自研的纯电智能科技生态体系,极氪产品在智能化、操控性能、三电以及安全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另一方面,极氪秉承用户型企业理念,聚焦智能电动出行前瞻技术的研发,构建科技生态圈与用户生态圈,以“共创极致体验的出行生活”为使命,从产品创新、用户体验创新到商业模式创新,致力于为用户带来极致的出行体验,实现企业与用户平等融合。

与此同时,在产融结合层面,极氪也走在行业前端。2021年8月,极氪宣布完成Pre A轮融资,与来自英特尔资本、宁德时代、哔哩哔哩、鸿商集团和博裕投资等五家生态伙伴签署战略投资协议。Pre A由英特尔资本战略领投,五家生态伙伴的投资总额为5亿美元。

2022年10 月 31 日,吉利汽车公告建议分拆极氪并将其独立上市。2022年12月13日, 吉利汽车发布公告, 称极氪已经于12月7日向美国证交会(SEC)递交了“可能进行首次公开发售的注册声明草拟本”。

极氪于2023年2月13日公布的A轮融资,由知名自动驾驶科技公司Mobileye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mnon Shashua教授、宁德时代、越秀产业基金、通商基金、衢州信安智造基金五家生态伙伴参投。

据悉,新一轮融资是基于产业整合角度的战略投资,注重产业资源合作和长期布局,五家生态伙伴在各自领域拥有丰富的产业资源,尤其在智能驾驶、动力电池、创新材料、高端设备制造等方面具有核心竞争力。

以宁德时代为例,其追加对极氪的投资,意味着双方合作将进一步深化。智通财经APP了解到,搭载宁德时代麒麟电池的极氪009即将实现量产交付,麒麟电池版极氪001也将交付,成为首个续航里程超过1000km的纯电车型。

image.png

极氪与Mobileye在智能驾驶领域早已强强联手。在LCC的基础上,极氪携手Mobileye推出 NZP高速自主领航辅助系统,并在2023 年1月正式开启极氪NZP先锋用户测试。还将携手于2024年推出全球首款具备L4级别智能驾驶能力的消费级智能驾驶电动汽车。

众多汽车行业产业资本战略投资极氪,无疑有利于参与方在各自领域发挥更大的商业价值。不仅如此,战投们真金白银参与对极氪的投资,是对极氪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对极氪技术和产品的领先优势及极氪长期价值的高度认可。

豪华智能纯电领军者,品牌力不断夯实

据智通财经APP观察,自成立以来,极氪在产品研发、产品创新、用户服务等各个维度,构建了扎实的基本盘。

在研发端,极氪作为一家以智能化、数字化、数据驱动的智能出行科技公司,始终聚焦于智能电动出行前瞻技术的研发,拥有包括软件、新能源等领域在内的数千人研发团队,通过模块化研发、虚拟工程、软件系统开发持续创新,致力于打造行业领先的智能科技全栈自研能力。极氪在瑞典哥德堡以及中国上海设立研发中心,构建了完整的纯电智能科技生态体系。

在生产端,极氪位于宁波杭州湾的智慧工厂占地约1946亩,该工厂是浙江省首批“未来工厂”项目,是智能、透明、敏捷、绿色的标杆工厂,年产能达30万辆,为极氪产品的卓越品质打下坚实基础。

在服务端,极氪以纯粹的用户思维为指引,不断扩大服务范围,细化服务能力。截至2023年1月31日,极氪线下门店总计超过270家,跻身第一梯队,创新势力最快速度。自2021年9月5日首家门店建成以来,平均每两天建成一家店。 

截至1月31日,极氪能源ZEEKR Power自建充电站累计布局全国118大城市620+站(不含专用场站)。充电地图接入的第三方充电网络已覆盖全国了342个城市近42万+充电枪。其中,极充站数量突破200座,这使得极氪能源成为具备单枪峰值功率360kW以上的充电站数量行业第一。

image.png

以上是极氪的品牌力不断提升的核心驱动力,而销售表现是检验品牌的最佳指标。数据显示,氪品牌及旗下首款产品——极氪001在2022年累计交付约7.2万辆,提前超额完成全年销量目标。极氪不仅创造了新势力品牌的首年生产速度纪录,还成为豪华市场万辆俱乐部中唯一的中国品牌豪华纯电车型。车型单月交付破万,BBA用了10年,特斯拉9年,极氪001仅用一年。

另外,极氪001平均订单金额超33.6万元,持续蝉联30万元以上中国品牌纯电车型销量冠军。据2022年12月上险数据,宝马、奔驰、奥迪的加权成交价格分别为:36.6万、34.4万、30.1万。这标志着极氪已经打入BBA的腹地,持续刷新中国豪华纯电品牌价值新高度。

豪华新能源车势头盛,极氪超车正当时

展望2023年乃至更长远的未来,极氪作为中国豪华新能源纯电汽车品牌,仍有广阔的成长空间。

从行业发展大势来看,汽车市场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方向加速渗透,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达到25.6%,纯电汽车依然是驱动核心。与此同时,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正加速向中国倾斜,2022年全球每卖出10辆新能源汽车,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能占到6辆,中国每卖出10辆乘用车的时候,新能源汽车占到3辆。

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加速崛起的背后,是自主品牌从组织架构、供应链完善程度、商业模式等方面超越合资品牌。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以极氪等为代表的新能源品牌市场占有率快速拉升,渗透率超出所有人的预期。在新能源市场已完成从“政策导向”到“市场导向”的转型的时候,行业成长天花板已悄然打开。

站在投资者的角度,豪华新能源汽车细分赛道的投资潜力,又是别具一格的存在。因为豪华品牌市场,往往有着相对清晰的竞争格局,能够沉淀下来的品牌有着更强的品牌辨识度和更优秀的盈利能力。

据乘联会数据,2022年豪华车市场整体销量为309万辆,同比增长6%。其中传统豪华车市场整体下滑4%,而新能源豪华车市场同比增长49%。汽车消费不断升级是主旋律,增换购趋势将进一步推动豪华市场发展。麦肯锡调研显示, 现有车型在20万以上的消费者,在增换购时超80%选择20万以上豪华车型。

为抓住新能源豪华车成长机遇,2023年,极氪将全面覆盖20万级以上细分市场,产品矩阵适用于高净值人群家庭多台车的用车需求。2023年1月1日,极氪正式发布2023款极氪001,共4个版型。2023款极氪001针对汽车外观内饰、性能续航以及智能驾驶三方面均进行了升级。据悉,极氪001增换购用户中,来自奔驰、宝马、奥迪品牌的用户占比达32%,2023款极氪001全能进化,有望获得更多用户青睐。

另外,极氪009已于2023年1月开启交付,平均订单金额达52.7万元。引领豪华MPV市场需求;新奢全能SUV——极氪X也将上市,打开全新品类的想象空间,不断获取新的市场份额。

image.png

在盈利端,得益于日益变强的成本管控能力。极氪背靠吉利,拥有稳健的供应链及较强的供应商议价能力,携手生态伙伴,拥有更丰富的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随着产品快速迭代和交付量的提升,规模效应显现将不断降本。此外,2023年多款产品发布也将带动工厂利用率提升,折旧费用摊薄,进而在制造端实现年毛利提升。

还有一点值得重点关注,即极氪的市场不止在中国,全球化战略亦在稳步推进中。据智通财经APP了解,极氪自诞生之初就定位全球,在2023 CES上,极氪向外展示了雄厚的技术底蕴和体系化实力,并携双车亮相。此次产品和技术“出海”,也展现出中国车企在豪华智能纯电赛道的先进性和前瞻性。

据此,极氪对2023年的销售表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交付量目标定在14万辆,冲刺翻倍增长。若该目标顺利实现,叠加公司有望在2023年实现分拆上市,届时资本市场将诞生一个优质的豪华纯电汽车投资标的。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