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会实录 | 广汽集团(02238):成立能源公司、与原材料企业合作发展能源板块,真正控制源头成本

2022年,广汽集团汇总口径共实现营业总收入约5146.05亿元,同比增长约19.74%。

智通财经APP获悉,3月30日,广汽集团(02238)在广州举行2022年度业绩发布会。期内,广汽集团汇总口径共实现营业总收入约5146.05亿元,同比增长约19.74%。合并口径营业总收入约1100.06亿元,同比增长约45.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80.68亿元,同比增长约10.00%。基本每股收益0.78元/股,同比增长超8%;广汽集团2022年分红率稳定在30%以上水平,全年向全体股东派发每10股2.4元(含税)股息,全年累计派发股息总额约25.16亿元(含中期股息)。

2022年底,广汽发布面向2030年的“万亿广汽1578发展纲要”,致力于实现万亿营收目标,具体将围绕整车转型升级、零部件强链延链、商贸与出行智慧化、能源及生态赋能、国际化5大增量持续发力。2023年作为“万亿广汽”蓝图筑基之年,将挑战汽车产销、产值同比增长10%的目标。

面向新能源、智能网联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广汽集团加快推进芯片国产化替代,并携手矿企布局锂矿材料供应链,实现向产业链的前端延伸。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表示,广汽集团将围绕补链强链,聚焦“新四化”转型,着力打造“能源科技生态载体”“产业链生态载体”“产业集群生态载体”三大生态载体,抢占智能新能源汽车新高地。目前,自主动力电池产业化项目——因湃电池已顺利开工建设;锐湃动力已设立,推动自主电驱研发、试制、试验和量产一体化;广汽能源科技已组建,加快构建充换储能源补给生态和电池循环利用生态。

值得注意的是,海外市场正成为广汽集团业绩的重要增长点。得益于中国品牌车企在三电技术和智能驾驶相关领域逐步建立的竞争优势,中国汽车正加速融入国际市场。2022年广汽国际出口超3.3万辆,同比增长59%,产品走进中东、南美等29个国家地区。国际化作为重要的新增长点,未来对公司的盈利贡献将显著增强。根据“万亿广汽”蓝图,2030年广汽集团目标向海外市场销售40万辆汽车,到2030年实现营收600亿元。曾庆洪表示,广汽将加速推动国际化事业,研产供销协同,积极扩大海外市场布局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为广汽集团实现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以下为智通财经APP整理的广汽集团业绩会问答实录:

问:关于自主品牌,管理层提到自主品牌销量去年创新高,请教一下自主品牌的盈利情况以及未来的车型规划,包括盈利展望如何?今年行业竞争加剧引发了价格战,合资品牌广丰和广本如何应对国内的竞争环境?价格策略上如何考虑?电动化转型具体的规划和进展能否再具体展开讲一下?

王丹:先回答自主品牌的问题,2022年财报里面也说,自主品牌尤其是广汽传褀进行了3.0结构化的改革,主要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以及产品力的提升、产品收益提升为主提升广汽乘用车发展。2022年是自2019年亏损以来首次的扭亏为盈,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就埃安来说,一方面去年进行了市场价格的调升,但由于受原材料、国补退缩的影响,埃安新能源还在亏损当中,但是绝对亏损额大幅低于新势力新能源车企。2023年新能源国补的补贴已经完全退出市场,埃安的规模效应会进一步显现,新的Hyper品牌车型推出也会进一步改善结构。

当前碳酸锂价格下行有利于改善埃安的收益,埃安有望成为继特斯拉实现盈利的新能源企业,未来两到三年集团也在挑战实现大自主体系的整体盈利。

曾庆洪:关于自主品牌盈利,我们很关键的成本是电池,如果电池40万一吨以上没有钱赚,去年成本快有70万,现在跌了38万了。今年解决原材料价格这一块,我相信今年会有很好的解决。

冯兴亚:你的问题涉及到好几个方面,刚才讲的是财务结构,能力从产能结构来讲,自主品牌的产能结构满足未来自主品牌发展没有问题的,因为我们有传统的传褀内燃机为基础的车型结构能力,还有埃安纯电动的能力。有人担心从传统汽车转向电动车是不是整个产业链报废?没那么严重,除了发动机、变速箱,发动机变成电池,变速箱变成了电机。其他方面,一般汽车四大工艺,冲压、焊装、涂装、总装,这些工艺稍加改造都可以满足电动汽车生产,不存在着传统汽车转向电动汽车大量生产设备报废的问题。

关于价格战,老实说价格战确实有影响,但是价格战竞争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不是每个企业的主观意愿因素决定的,有人要打仗不打不行。去年碳酸锂价格上涨很快,每部车按50公斤来算,碳酸锂需要2万多块钱。今年年初价格战,价格战以后成本盈利收益有影响,没想到电池原材料又降下来了,从最高的五十多万六十万,到前几天降到三十万。降了一半意味着什么?降三十每部车降1.5万,打仗又有子弹了。

价格战不是大家追求的,但是作为企业来讲必须随时做好打价格战的准备。不但自主品牌如此,合资品牌、广本广丰也是如此,生存下来的企业都是竞争战场上战胜的企业,打不赢的企业都败了,发展好的企业都是非常顺利作战的。今年广汽所有的预算上还是做充分准备的,这个大家放心。

问:刚才曾董介绍时特别提到能源板块和能源公司,我感觉到现在能源板块就像主机厂一样在整个规划里面,非常重要。请曾董详细介绍一下能源生态未来的规划是怎样的?

曾庆洪:能源生态行业越来越重要,我们27号成立了优湃能源科技公司,这个公司做什么?锂矿、电池基础锂财料,包括动力电池、储能电池,还要做充换电、电池银行、电池回收、电池租赁,整个上下游打通。这次我在香港跟前三大股东交流,还有分析师,他们也很关心为什么做矿?借此机会跟大家做一个说明。

东莞的东阳光公司在贵州挖了二十多年煤,每年大概80万吨,挖到下面发现是矿。现在投了9000万这个公司,接下来说是要投100亿,很简单,矿的品位达到我们的要求,有多少买多少,我们参与,现在大概100平方公里。如果这个矿挖出来品位没达到我们不参与。我们还跟赣锋锂业等一大堆生产原材料企业通过资本合作,希望能真正控制源头的成本。我们还有一个广汽能源科技,广汽优湃以后可能也会转进来。

这个板块对广汽来说非常重要,上游、中游、下游整个产业生态,接下来会进行股改,要融资,争取能够走资本市场,这块做的好也是作为广汽今后大的业务板块发展。

这次在香港跟很多股东,特别是前三大股东交流,他们也担心总是分拆。说是不是承诺按30%一直分红?我说我们一直这么承诺。二是现在埃安分拆,一直分拆对我们有什么好处?我说肯定有好处。经营班子他们都是广汽集团股东,他们愿意分拆,高管只能持有H股、A股,不能持有埃安、合资企业、投资企业。我们希望通过能源板块真正能够为整个汽车产业发展作为支撑。

问:之前发布了Hyper这个品牌,能否详细分享下埃安Hyper与老的埃安品牌经营上的一些区别?比如充电服务网络、销售网络等区别?

冯兴亚:埃安发展和电动车本身发展相关联,电动车本身发展时间不长,应该说电动车进入高速增长期,有质量的增加也就是这两三年的事情,以前尽管速度比较高,但是基数太小,翻番的增长有什么意义呢?现在不一样了,从去年开始起增量90%多,那是前年300多万基础上增长90%多,去年接近700万,这个占比就相当高。随着埃安的发展,埃安的定位、客户群的定位发生明显的变化。

以前讲电动车是大城市、大客户市、行业市,真正私人用的电动车不多的,率先进入了行业市场,在行业市场闯出知名度,行业市场用的量比如说网约车,里程条件非常恶劣,一年跑十几万公里,简直是破坏性实验,出租车这类对汽车品质要求很高的。

从前年开始比较大规模进入家庭市场,埃安成功从行业市场向个人市场转型,现在个人市场非常高,70%、80%都是个人,受到好评,这是第一大特点,从行业进入私家车上转型成功。

第二个特点,电动车品牌两极分化,要么比较便宜入门级,要么比较豪华。电动车特点决定了比油车更具备豪华车的特点,比如加速快,加速快正是豪华车的特点。在埃安占领了普通私家车后接下来要进入中高端的豪华市场,单独靠埃安这个品牌的使命是不能完成的。

中国有一些自主品牌电动车直接切入豪华品牌,现在消费者对电动车购买选择上有一项调查显示,对品牌选择排在七名之后,便利性、续航里程、解决焦虑是第一影响因素,这我认为五年见分晓,五年之后可能选择第一因素就是品牌了,五年不行最长十年。这是打造新品牌的好机会,不能错过,不能停留在十几万、二十万的车型上,还要在三十万、四十万豪华品牌车型上,在春秋战国时期尽快布局,满足更高端消费者需要。这种情况下更加追求科技感的自动驾驶,高科技感的新品牌,我们就产生了更多的想法。

应该说Hyper这个品牌发布之后,消费者还是寄予厚望的。今年有几款产品推,比如说Hyper SSR,售价168万两个版本的超跑今年要上市,Hyper GT豪华轿车也会上市,还有一款豪华的SUV,三款Hyper车型,消费渠道上因为品牌不同销售渠道一定不同,打造Hyper专属的销售渠道,用户体验肯定不同的。

埃安已经铺设了服务网络基础,这个Hyper还是要用的,有些充电服务的设施共用,但是整车销售和售后体验上是有差别的。

问:关于合资。去年合资有一些分化,有些卖的很好,有些面临一定的供应链压力。今年及往后如何展望?市场非常关心电动化这块的未来规划。

冯兴亚:两田的电动化转型,不好代表合作伙伴发表他们的意见,但是我认为本田和丰田在电动化转型上力度非常大的,我想上海车展会有新的计划发布,我判断一定会加快的。我对本田的合资公司电动化充满信心,他们陆续都有专门电动车品牌,而不是油改电的车型,希望大家能够选择。丰田的步伐也很快,混合动力智能双擎是他们的看家本领,包括纯电动布局也非常快,只要想明白了发力还是能够做的很好。

中国市场电动化趋势来的太猛了,不要说外国人没看明白,现在很多中国人也没看明白,只要大家看明白了,与合资公司双方努力下对电动化转型充满希望,各个车型陆续发布,请大家继续关注。

问:前两天公司发了一个公告,关于埃安和华为H8项目联合开发变为供应商的模式,能否请管理层详细介绍下?

冯兴亚:这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因为关心广汽和华为的合作,特别是行业人士更关心华为造不造车的问题。广汽和华为的合作已经有很长时间,双方联合开发之前已在很多领域合作,转入供应商的合作模式后也不是一般供应商,是战略级合作伙伴性质的供应商。因为华为在智能网联领域有一定的经验,对整个中国的汽车产业发展有是有利的。广汽在广州,深圳华为这么近,双方的高层保持非常良好的沟通关系,每年几次见面。去年我和徐总都见了两三次,沟通非常顺畅,没有任何障碍。

在合作上,我们要以出产品、满足消费者需要和结合产品的形态特性去做选择。共同研发有利就走共同研发,战略性供应商合作有利就走供应商,有几个因素:

第一,灵活性。双方合作不谈因果,灵活性,有的开发结构、满足消费者变化的特点,三年前意向的东西,和三年后的今天消费者需求一直在变,变化的灵活性自己开发更容易掌控,联合开发可能要满足几个合作伙伴的要求,满足速度不一定快。灵活性是很重要的选择。

第二,先进性。每个品牌不同,调性不同,对先进性追求的领域也不同,这就是品牌调性的特色。如果一个东西拿来大家都一样还有什么品牌特色呢?所以要保持我们的先进性。可能统一架构的情况下某些个性化、先进性放弃,追求总体的情况。

第三,综合成本。单件选可以选市场上最先进的,这是套餐和点餐的差别。现在转变供应商的模式是双方发挥各自的优势,把各自优势发挥到极致,双方捆在一起共同执行。经过协商选择目前这条道路,还是满意的,希望找到新的合作亮点,为未来合作更加深化打下基础。

曾庆洪:刚才提的问题确实看到很多报道,为了避免误解把背景跟大家沟通。我们跟华为原来联合开发做个新的品牌,现在埃安电动车已经有AION和Hyper,没必要再研究又搞一个品牌。之后又和华为商量成为我们自己独立销售,他的优势跟我们合作就很好。外面理解我们好像分家的感觉,事实上我们还是紧密合作,只是合作模式变化一点点,希望大家能理解我们跟华为这次合作,还是优势互补,他们很多系统、软件,包括他们做的雷达、摄像头、传感器等,还是核心战略合作伙伴。

问:关于原材料价格波动。刚才冯博也提到碳酸锂价格下滑趋势对公司成本控制有非常好的帮助,除碳酸锂价格因素之外,公司还会采取哪些措施控制电池成本?市场非常了解埃安与电池供应商谈价的机制,是否可以及时对碳酸锂价格波动有反馈?

王丹:刚才各位领导已经在说碳酸锂价格从去年最高每吨60万到现在下行到28万,如果持续对广汽埃安原材料成本下降有比较大的影响。埃安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去年27万台,今年向50到60万台推进,这样的规模对各方面成本的压缩、规模经济效应有很大的帮助。一方面跟各家的供应商合作友好的协商,争取更优的战略价格。

如果以电池70度电纯电车型,碳酸锂价格每吨下降10万元,每台车电动成本下降4000元,随着公司每季度调一次成本价,随着市场所有的原材料尤其是碳酸锂价格变动顺应调整自己的材料成本。

问:关于行业法规,我们知道国六B的排放标准在7月1日正式实施,新的排放标准下公司是否有相关的车型切换安排,这块会不会对公司有进一步的压力?为了满足这些法规的要求,公司将会采取哪些措施,以及对车型成本的种种影响?

冯兴亚:7月1号起实行新的法规“国六B”,从国六A到国六B的替换,广汽各个投资企业全面完成了各个车型的安排,因为这次切换和2019年切换不一样,那个切换成本上升比较大,但是国六A到B成本增加的幅度并不是很大,不到1000元到2000块钱之间,各个品种略有差别,总体上品种增加的幅度不是很大。由于前面疫情的影响可能对个别车型上一些差别,总体上安排还是比较充分的,不会大面积出现切换的障碍,整个切换的成本因素在联合切换中都是有所考虑的。

曾庆洪:对我们可能影响不大,其他企业降价主要原因还是国六切换。我们现在也在建议环保部门,能不能适当延迟下,给其他厂家有个空间,现在整个市场下滑,又降价,也影响了其他厂。希望国六B这一块能够有一个空间,这样下去降价就降的不得了。降十几万,什么成本都亏了,对整个行业体系、整个市场将造成很大影响,现在我们也在跟国家环保部门提这条意见。

冯兴亚:行业都在呼吁,其实厂家不会因为这个太多人钻空子,没有必要,因为就差那么一点,厂家一般不会去做投机取巧的事情,应该说延长销售时间不会造成什么恶果的,不会造成投机取巧的事发生,成本差距太小,现在行业都在呼吁这个事情。

问:埃安原计划今年年底明年初上市,上市之后如何确保国际集团母公司股价的保值?

宋铁波:这个问题涉及到股份机制,会不会涉及到原来股东利益的问题,在去年两次的融资,员工持股和A轮融资整个集团对埃安的股份出现了一定的稀释,到现在为止占到76.89%,这是一个事实。投资者关注的角度来说,收益会不会受到损害?如果通过股份的稀释能够使得蛋糕做的更大,你分的收益依然会增加。下一步我们会进一步寻求上市,这样的战略行为这个时间窗口做这样的事情,刚才也谈到了新能源汽车正好处在高速发展时期,在这样的时期通过引入外部的资金,包括员工持股、外部战略投资者进来增加了资本的酝酿,使得我们可以更快的时间内进入市场形成自己的能力,这样一个时间窗口的把握显得异常重要。

广汽很早就已经进入到这个领域,这个时间窗口做这个事情,这是战略窗口的机遇期,能够形成抢位的优势、先动的优势,为整个埃安甚至广汽集团的品牌、声誉、企业品牌都有影响。更重要的我们不仅是资金进来了,前期引入战略投资者过程中有筛选的,比如说在整个产业链上包括生态能源、电池、芯片,甚至煤企,所有的都是整个产业生态相关的。使得投资者关注自己的收益时,能够更深层次的跟我们进行合作,带来了一系列的合作资源、生产链,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营销、企业品牌带来一系列积极的影响,这是资源能力的增长、核心能力的建构方面。

从治理结构方面讲,前期一系列改造引进战略投资的过程,在治理结构方面进行了优化,通过引入行业内的专家,比如说工程院的院士,他是国家智联、网联汽车创新中心的首席科学家,还有中南大学,在新能源电池材料方面的专家,这些专家入到埃安的决策层,有利于公司在决策方向方面形成的支持。

通过这些我们相信利用资本市场,集结各种力量,有利于共同将广汽埃安蛋糕做大,你的收益是可以得到保障。我们相信随着埃安的倍数增长,有了这种力量加持,埃安蛋糕做的更大。广汽的收益也会随之增长,广汽股东的收益也有足够的保障。

曾庆洪:很多广汽集团现在股东都很关心分拆的问题,这次跟前十大股东、香港前三股东都有交流,也提了这个问题,他们也很关心。做两点补充:第一,为什么分拆?第二,分拆对广汽集团A股、H股有什么影响?

新能源汽车确实要大投入,这是肯定的,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钱哪里来?埃安稀释了23%,融资了200亿。现在新能源汽车升的不得了,其他企业30、40块,人家亏损一百亿,市值几千亿。而广汽集团A股、H股很稳定,现在广汽港股还是4.9元,A股是11块,完全没体现新能源板块的价值。

所以,我分拆出来一是要融资,二是影响原始股东不要亏钱,有前景、有发展。第一个是要做大。第二,机制。埃安去年说是20万台,要不是疫情就30万台。今年我说做40万台行了,他说我们挑战60万台,这帮高管家产全部放进去了,通过机制创新、资本运作,这样才能跟其他新能源企业去竞争。

第二个是是否影响广汽集团股票?对广汽提两点要求,一是广汽是不是坚持每年30%以上的分红?十几年、二十年坚持30%以上。股东、董事会能不能承诺?我们表态,将保持稳定的比例,以前二十年都这样做。二是上市了对我们(老股东)有没有好处?香港提了置换等很多想法。埃安上市绝对有好处的,有什么好处?如果没好处,你们可以减持,但是高管不能减持,按照上市规则每年只能减持25%。股民买了很多明天愿意放就放,他们(高管)不行。广汽对经营班子四年前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一样给股权激励,他们和你们是一条船的,同一条战线的,一定会努力实现双赢。

问:广汽目前的出口情况如何,接下来国际化事业方面有哪些规划?

冯兴亚:国际化应该说从十三五时期就列入规划,开始布局国际化的事情,老实说第一个选择的重点市场是美国,由于中美贸易摩擦,中国车进口关税提高25%,使我们项目搁浅了,但是在其他地方国际化销售布局一直在稳健推进。

去年在传统汽车燃油车上销售量3.3万辆,同比增长59%,尽管增长速度还可以,但是基数不高。疫情之后国际化工作正在全面恢复,疫情三年,三年没出过国,全面开始启动新一轮的国际化。现在整个形势发生变化,十三五期间到十四五是以燃油车为主的国际化安排,今年电动车技术越来越成熟、品质越来越可靠,特别是电车的安全性基本得到解决,这个时候国际化应该是可行的了。新一轮的安排上会出现新的特点,结合新的产业产品结构变化重新调整了国际化安排战略。

将来会出现电动汽车、燃油汽车并重,两条腿走路的国际化新局面,在区域选择上也会有一些新的调整。总体来讲,电动车的出口会明显加快。海外市场销售战略会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国际化方面我们都在做大范围的调整。

面向2030年,基本想法国际市场出口销售在自主品牌上做到50万,30万电动车,20万燃油车,今年计划是挑战8万台,明年超过10万台,稳步推进国际化策略,重点市场选择上、车型结构上都会做相应的安排,国际化力量正在大幅强化。

曾庆洪:国际化是我们新的增长点,首先广汽要检讨,去年3.3万,全国300多万辆,上汽100万辆,产销我们去年第四位,和第三位差一点点,但是国际化前十名都进不去。最近国际化要有新的增长,进行大的调整、大的战略,国际化全力以赴。跟董事会、经营班子都说,希望国际化方面要有作为。

问:关于PHEV规划,去年混动卖的还可以,去年乘用车很多是不插电的HEV,PPT提到今年规划传褀好几款PHEV的车型发布,想问一下在PHEV车型的规划和销量节奏上大概什么样的?

冯兴亚:关于你讲的PHEV的问题。有一个行业发展的状态,广汽做PHEV增程式做的最早的,技术研发这块是国家级列入863规划的技术开发项目,后来产生了一款车型,增程式电动车,我自己开这个电动车开了两年。前段时间我们把它放弃了,电动车和电动化起步阶段的消费人群分为两类人:一是喜欢电动车的人,容忍了电动车的不足;另外一类人是没必要为这个不足而不买电动车的人。

随着电动车的发展有一部分人群出现了,喜欢电动车又要寻找电动车担心续航里程、充电便利等毛病的人。尽管增程式电动车量不是很大,但是反应了这部分人的特点,特别是去年PHEV的盛行使这部分人群的比例结构凸显。实际上从前年开始已经注意到这个现象,随着电动化的深入,买车第一考虑以前很少有电动车,首先电动车有没有合适的?没合适的回到汽油,但是回到汽油之前一定会找一下有没有能解决电动车这些毛病、不足的,这个车型可以选择。

为此,我们从前年开始布局,今年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就会产生。我们有技术储备的,只不过电+油发动机,成本A+B,和纯电相比不经济。谁愿意又高成本买了这样车型呢?它是没市场的。但是没想到去年开始碳酸锂一吨从5万涨到接近60多万,这时两个系统加起来成本比纯电动车便宜。随着价格变化,这个成本价格优势会此消彼涨。

反过来讲形势变化的点在哪?就在于人群变了,电动车已经不是那些尝鲜一族的事,已经进入了传统消费者选择比较的范围。所以,未来在传统汽车方面,发动机、内燃机车为基础,做PHEV开发,甚至增程开发都在全面布局。今年传祺有三款PHEV出来,后续陆续布局。

增程式和插电式混动我更喜欢插电式混动。增程式带一个小发动机,是充电宝的功能,有时候连续长时间爬坡动力不足,亏电以后体验是比较弱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平时插电,正常动力情况下也是电力供应,需要瞬间加速纯电不行的时候油电同时上,这就是PHEV的特点,最关键需要驱动的时候才参与驱动,解决了极端条件下消费体验不足的问题。

我认为PHEV是未来增程式更进一步深化,或者增程式本身也需要发展。这给传褀提供了一个新的机会,一方面提供一个既有电动车需求又解决电动车不足,同时又把车的驾乘性能推向极致,这是新的技术。

从描述和认识看出来,PHEV的规划是全面的、战略性的,是长远和深思熟虑的。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