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雪球网”的雪球号“一分钟投资笔记”。
看完前文《瑞声科技(02018):两个隐藏价值(上)》对瑞声(2018)触控马达的介绍,基本上公司的喇叭及触控马达,都成为iPhone的标准配备,所以未来应关注高阶Android手机会否使用其产品。
瑞声的喇叭已经成为高阶Android手机的配置之一,质量好,立体声,而且未来有机会引入防尘防水功能,这业务理未来一两年应可维持稳定增长。
至于触控马达,由于苹果由iPhone 6s加入“force touch”功能后,才改用Taptic Engine触控马达,所以未来一个重要的契机,就是Android手机何时会开始使用force touch技术,这关乎Google的开发意愿。问题是很多iPhone使用者都认为“force touch”可有可无,Android阵型会否引进新技术,值得怀疑。
至于瑞声近年锐意发展的光学业务,我则比较看好。当iPhone在iPhone X推出“Face ID”后,燃起业界对3D感测的兴趣。可以见到当中有一句话,就是“它透过投射和分析超过30,000个隐形测绘点,精确绘制你面部的深度测绘图。”所谓的“隐形”,是用红外线,所以人眼看不到,但重点是“30,000个测绘点”,手机没可能将3万个光源放在一个元件上,所以肯定只得一个光源;如果只得一个光源去投射3万个点,非常费时失事。
一个解决的方法是,在测绘点投射器(Dot projetor)上,放上一块微型的晶圆级镜头(WLO),令光源能够平行射出,然后在镜头上加一块刻蚀不同深浅的坑,让其将一个光源分散成3万个测绘点,再加上泛光照射器,就能形成一个3D感测数据,由红外线镜头及前置镜头摄录后,再与储存的数据比对,决定能否解锁手机。
所以,一个Face ID,理论上会额外增加了三个镜头的使用量(测绘点投射器,红外线镜头,泛光照射器),但目前一般认为,只有测绘点投射器才用到WLO的制造方法。WLO有多种优点,例如体积小,成本低,耐热强等,逐渐能够与现有的镜头生产技术构成竞争。
上图有可能有点复杂,这是一家名叫Heptagon公司提出的晶圆级镜头路线图,而瑞声则由图左的晶圆级镜头开始发展。这家公司瑞声曾有份投资,现在已被奥地利的AMS收购,并成为苹果Face ID设备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有传下一代iPhone将会全面使用Face ID,对镜头的需求将会倍数上升。在每年投放超过10亿人民币的研发开支,以及管理层的预期大都成真的情况下,相信瑞声的自信是有原因,问题是,现价在估值而言是否偏高。至于背后的主镜头,未来的发展则会继续向更高拍摄质素发展。经过盲目的像素升级后,未来厂商应该会向镜头质素发展,逐步由玻璃镜头取代,当然,造价会更高。
汽车自动导航所需要的镜头,是比较长远的预期,所以暂时不提。(编辑:王梦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