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国产替代”能否演化为进攻主线?

对比2019年半导体“国产替代”行情,本轮行情驱动因素急迫性和可行性并驾齐驱,因此“国产替代”具备成为进攻主线的潜力。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建投发布研究报告称,目前,市场环境偏弱,呈现两极分化态势,市场一方面较为偏好高股息的防御性策略,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寻找进攻的机会。8月底以来,华为概念持续活跃,市场关心“国产替代”后续能否演化为进攻主线。对比2019年半导体“国产替代”行情,本轮行情驱动因素急迫性和可行性并驾齐驱,因此“国产替代”具备成为进攻主线的潜力,后续可以进一步关注超低国产替代率方向,以及具有一定国产替代进程的行业中急迫性较强或出现重大技术突破的方向。

中信建投主要观点如下:

“国产替代”的核心驱动力:急迫性和可行性

“国产替代”的急迫性可能激发主题投资机遇,而可行性较强的领域可能出现景气投资行情。在进入期,政策推动和事件催化可能引发主题投资行情;若有一定技术突破,国产替代率提升,进入追赶期,景气投资逻辑有望兑现;若高端壁垒进一步突破,技术完全自主可控,进入推广期,景气投资逻辑进一步发挥作用,有望实现戴维斯双击。

“国产替代”具备成为进攻主线的潜力

对比2019年初半导体行情,相似之处在于均具备“国产替代”紧迫性逻辑,荷兰和美国对于半导体制造设备和高性能AI芯片的出口管制,导致半导体“国产替代”急迫性提升;此外,半导体行业均处于景气触底回升。不同在于本轮行情急迫性和可行性并驾齐驱,具备成为进攻主线的潜力。华为8月29日超预期上架新机型,市场对行业基本面回暖预期升温,华为手机的技术突破也提高了国产替代的可行性。

从急迫性和可行性两个视角布局“国产替代”投资机遇

从“急迫性-可行性”两个维度对“国产替代”的细分方向进行布局,发现主要存在两类机会:

1)对于超低国产替代率(<5%)的行业,急迫性较强且国产替代空间大,具有较强的主题投资性质。一旦出现较大技术突破,存在快速放量机会。建议关注光刻机、硅材料、光刻胶、逻辑芯片、存储器、操作系统等。

2)对于有一定国产替代进展(国产率5%-30%)的行业,具备一定技术能力和较强的放量能力,可行性较强,以景气投资为主。建议重点关注急迫性较强或出现重大技术突破(高端技术的突破)的方向,如半导体设备、半导体材料、模拟芯片、射频芯片、电子元器件、信创、工业软件、光模块、光芯片、医疗设备、高值耗材、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电控系统、激光雷达等。

风险提示:国内经济复苏或者稳增长政策的效果不及预期、中美关系恶化、国产替代不及预期等。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