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念2008年的房地产,与房价无关

2003年-2008年,是上海房地产产品力的巅峰期,如同94年的电影界一样,无人能够匹及。

本文编选自“阿尔法工场”微信公众号,原文来自“真叫卢俊”微信公众号。

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年纪大了容易惆怅感慨,回忆房地产过去的种种。

最近和一些地产人聊天,习惯性的会把谈论的重点放在2008年之前,那个时代经历过的地产故事好像比想象中的要精彩。

01

2008年,中国经济的转型一年,但是我眼中的地产行业和经济无关,只和那个特定时代有关。

那个时候,地产人最引以为傲的资本就是对外说,我有5年地产经验。

毫无疑问,这是第一代地产人。

入行五年意味着你从两千年初就进入了房地产,之前已经有房地产,无非还没有当成一个产业规模化,所以那时所谓的第一代地产人跟现在很多人说的第四代导演一样是具备仪式感的事情。

从2000年开始,一直到2008年,是多么特殊的时候。

当初上海房企的老大,除了绿地,还有鹏欣、中星、大华等这样的开发商,现在这些房企的名字和不少90后地产人来说应该听也没听过了。

开发商是本土的,但是行业的标准其实是台湾人来建立的,最早的新联阳,台湾的标准化几乎是给业内龙卷风式的洗礼,那时候市场不叫市场叫研展,销售不叫销售,叫顾问。

现在大家却都是叫顾问只是习惯了,现在大家已经快要没有市场这个工种。

后来的所有代理公司,不是台湾人开的,就是在台湾人公司工作过的人出来开的。

新联康、莲花、策源、天启开启、莲花、新聚仁,每一个团队都能在市场上叱咤风云。

还有类似荒岛、博思堂这样的公司不大,但是也是个性十足。

中间唯一一个异类其实是本土孵化的易居,一上来就很勐,不强调专业而是资源整合,直接付押金做代理,很快就吃下最大的一块蛋糕。

后来易居越来越大,慢慢的其他的代理行几乎只能吃易居吃剩下的。

那时候的开发商没人做营销,代理行通吃整个上海滩,易居的崛起本质上也代表着,房地产慢慢从专业方向走向资源整合。

02

其实专业逻辑在地产行存在的时间非常短。

还有在2005年左右,咨询顾问这个模块还没有完全的起势,甚至数据的获得源都很少,佑威开始做起了房地产数据,那个时候我们不用去网上房地产一套套数成交了。

但是能用得起这个系统还是比较奢侈的,地产公司都会有一本很厚的经济数据册子,你需要什么自己去翻。

当时有一个方方工作室每个月会和大家分享市场月报,这是所有地产人行业内必看的月报。

再后来,世联从深圳来了,咨询顾问模式开始被重视,再后来所有做顾问的报告里都有用模型,套案例,再推导的报告结构,世联建立了一套做咨询的模式。

用硬盘偷偷刻录的世联报告在地下可以卖2000块,差不多是我一个人的工资。

本质上这是所有地产人对内容的饥渴,对专业的追求。

03

其实每天日常工作已经很忙碌了,但是我们依然会把业余生活放在地产身上,成全和万科的周刊,不少地方都会复制一遍传阅,SOHO小报也是到处想办法获取。

而如今成全已经不在,万科的周刊主编也做不了公司老大,SOHO的老潘也迷恋上摄像不聊房地产了。

哦,对了,当时开发商里也出现过一本册子,名字叫桂花园批判,绿城出的,从此绿城建立的产品的强势。

但是如今哪个房企的品牌部,应该想都不敢想出一本标题上带有批判两个字的册子。

一切好像都在眼前,但是一切都已经不见。

04

当然,更多不见的,其实是开发商对于项目的态度。

2003年-2008年,是上海房地产产品力的巅峰期,如同94年的电影界一样,无人能够匹及。

94年电影界诞生过肖生克的救赎、阿甘正传、这个杀手不太冷、重庆森林、活着、霸王别姬……好像上帝全部都附体到了电影人的身上。

而2003年到2008年,上帝可能没有光顾房地产,但是好像打开了不少房企老板的天灵盖。

那一年鼎邦丽池敢0.6做独栋的容积率做多层洋房

畲山3号1.2做多层洋房的容积率敢做类独栋,遥相唿应好不精彩。

产品力在那个瞬间被发挥到了极致。

那几年

汤臣一品一入市场就被妖魔化,然后我们一直妖魔了15年,依然是最强的城市住宅地标。

那几年

仁恒河滨花园第一次做了围合式的排布,中间营造了巨大的景观场景,但是从此以后围合式几乎要在市场上灭绝。

那几年

华府天地的脚手架一落下,这样的立面效果刷新了所有人的认知。

甚至现在大红大紫风头正盛的绿色科技住宅,在2004年的时候。

中鹰黑森林已经在做了样板,但从产品极致来看依然秒杀市场90%的产品。

那一年出了很多精品,但是也就成为了孤品。

哪怕是略微激进的一城九镇的时代,大量的开发商依然没有浮躁心急,都在认认真真做好产品。

松江的泰晤士小镇,看过一次从此我就不再看英伦风格的产品。

嘉定的安亭新镇,德式的整体规划从下水道开始,真正在构建一个循环体系的城。

这样的产品依然很多很多,但是还是不幸的是,泰晤士小镇如今成为了婚纱拍摄基地,安亭新镇沉寂了需求,直至万科开始接盘之后如今才开始慢慢恢复元气。

03年到08年所有的好产品都在集中性的开发,金地未未来、檀宫、九间堂、第五园、兰乔圣菲。

如今你看到的所有产品都可以在那个时代里找到产品,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可以这样拍胸脯说,上海05年出来的房子品质都不会差的,可以放心买。

因为在那个时代里,大家的心态和如今有太多的不同。

05

眼看着行业的变味其实有几个契机。

第一是09年的四万亿,不少房企勐然间发现我可以不认真做产品依然可以把企业利润做的很大,快周转让他们学会了辗转腾挪,没了当年的死磕。

第二是7090政策,让唯一一点的产品研发力都放在了偷面积身上,从此做产品和金钱捆绑的越来越紧密,从09年到如今,产品研发的主旋律就是小户型。

我陆陆续续问了08年以前入行的地产人,问他们为什么做房地产,居然得到的反馈是:当时的地产门槛低,所有人都可以做,那么就进来了。甚至华师大当初的房地产专业还是个绝对冷门的调剂专业。

但是正是因为门槛低,所有人对这个行业都无敌的拼,在这个所有人都觉得可能的时代里,脑洞被无敌大的爆发。

那时候的行业对人相对的重视,很多无厘头的想法都被得到认真对待,广告公司的老大可以直接和开发商城市公司直接开会,代理公司和开发商的营销团队内心也没那么多芥蒂,互相也不需要红包打点。

那个时候政策也对地产的包容,任何规划都能得到默许和尊重,甚至仁恒河滨花园的部分底层采光不足被告知只要和客户充分沟通,这样的产品我们都允许通过。结果我们看到没有出现奇形怪状的产品而是各种精品作品。

当然更加重要的是,那个时候有着对如今最宝贵的一样东西:时间。

每个开发商项目没那么多,但也没有严格的时间表,所以每块土地都被当成一块宝来对待,所有人都胸怀天下想要改变这个城市改变这个行业,为一个项目愿意投入的时间太多太多。

曾经在一个私下聊天的时候,万科的丁长峰和我说过这么一个故事,当时他和王石在上海火车站的路边摊吃饭,看着绿皮火车互相而过,他们两个相视一笑,决定改变上海的地产观。

情怀这两个字被用烂掉了,但是在那个时候是真真切切的存在。

06

当时没人说自己做的是豪宅,豪宅是神圣的词汇,当时没人说要做精品,但是出现的都是一个个作品。

更别说当时我们是非常慎用楼王这个词的,哪有随便一个小区的一栋房子就可以称王啊。

当时我们愿意为人为内容买单,这样的购买意愿比如今的付费内容更要强烈。

当初的一切一切,对人都有无比的尊重。

说实话,我入行是08年,是那个时代的尾巴,我听着前辈的故事成长,我对那个时代非常非常的怀念。

环顾如今,我们可以投入更多更多的成本,我们愿意为土地交付更多的学费,但是当初做项目的心态已经没有了。

或者说,如今做地产,那时候做项目。

地产同行们,08年前你开始做房地产了么,如今都在哪里,是否会在某一个截点,回忆起当初这样那样的故事,供现在90后地产人哈哈一笑呢。

你入行是哪一年?

如果你错过了那个时代,或许你可以问问你身边的前辈,当初是否经历过这样那样轰轰烈烈的故事。(编辑:王梦艳)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