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固生堂(02273)公布2021年业绩显示:期内公司营收达13.72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48.3%;经调整净利润人民币1.57亿元,同比增长85%;现金储备超过10亿,经营性现金净流入远超经调整利润。核心财务指标表现优异,OMO模式成功兑现业绩,公司向上趋势确立。
2022年3月29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提出了15项主要发展指标,并安排了10项重点任务。智通财经APP认为,政策不断从规划向落地升级,在药品端、支付端和医院端都有明显利好趋势,行业有巨大扩容空间,中药行业迎来新征程。
政策东风下,多家券商研报唱多中药板块及中药股。开源证券研报称《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而此次《“十四五”中药发展规划》则是由国务院印发,这说明国家对中医药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对中药产业各细分板块带来不同的影响。中医连锁方面,“十四五”对于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开办中医诊所给予鼓励态度,固生堂有望在政策支持下加快相关业务布局。
OMO模式优势已验证 驱动业绩高增长
固生堂是中国首家上市的中医医疗连锁服务机构,将新中医与现代医疗手段结合,打造了一个整合线下业务与在线布局,覆盖全生命周期、全场景健康管理的技术赋能OMO新中医平台。截至2021年,公司累计客户数达218.1万人,累计就诊人次达1001.7万次。
OMO商业模式的优势,在于突破传统模式下问诊的时间和空间壁垒,解决各区域医师资源不平衡、客户随访和长期健康管理不便等痛点。疫情期间,在行业线下医疗机构面临短暂停业压力之时,固生堂OMO模式优势得到验证。
线上业务方面,疫情促进公众对线上医疗健康解决方案及产品的需求及接纳度,患者可通过线上平台足不出户的进行问诊以及复查等项目,OMO商业模式帮助公司减少客源损失,线上诊疗模式价值凸显。期内线上收入实现1.53亿元,同比高速增长540%。
线上业务表现亮眼的同时,线下业务亦不改增长态势。线下收入达12.19亿元,同比增长35.3%。智通财经APP认为,固生堂的线下业务不改增长态势的原因,在于OMO模式下,公司已建立一个覆盖位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佛山、中山、福州、南京、苏州、宁波及无锡42家医疗机构的线下医疗机构网。多城市协同效应显著,对冲疫情线下机构的影响。特别的是,公司在北京业务取得新突破,北京区域业务强增380%,其中老店增长近200%,凸显内生增长能力强劲。总之,线上线下上深度融合,驱动业绩高增长,彰显公司经营韧性。
更为重要的是,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措施》提出,实施名医堂工程,打造可推广、可复制、可持续的示范性名医堂运营模式,建立健全名医堂信息系统,加强互联互通。智通财经APP认为,鼓励和支持有经验的社会力量兴办连锁中医机构的政策,与固生堂凭借OMO模式,建立全国连锁中医平台的战略相符,表明公司发展有政策护航,安全性极强。
此外,业务稳健经营,为固生堂带来稳定的现金流。2021年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1.88亿元,同比增长21.3%;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储备10.31亿元,现金流充沛,为其线上线下业务持续拓展提供资金优势,增强公司长期竞争力。在名医堂工程政策利好下,固生堂有望实现行业与公司发展共振。
平台型逻辑逐步兑现 释放规模效应红利
在智通财经APP看来,固生堂以OMO模式为核心,建立“聚集优质医生—留住忠诚客户—完善平台价值”闭环的中医新平台逻辑正逐步兑现,且随着外延并购的脚步加快,门店数量和连锁化比例的提升,成本占比有望进一步走低,规模效应不断放大,公司持续发展潜力强劲。
医疗行业有句话“西医认门,中医认人”,资深中医师是中医诊疗服务行业的稀缺资源。而固生堂强大的“聚医”能力,是其区别于同行的显著壁垒。2021年公司医生数量23139人,年内净增长6838人,其中主任/副主任医师为9281人,同比增长39%。优质医师规模的持续扩大,在于固生堂的医生合伙人计划的稳定运行。
除了合伙人机制外,医生收益持续增长,让固生堂的中医新平台粘性更强。财报显示,公司自有医生业绩达到1.84亿元,同比增长60%;股权专家、唯一专家分别贡献业绩4.48亿元和6.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及36.4%。重要的是,2021年公司合作3年以上专家业绩占比超过70%,凸显公司业务稳定性。
众多中医医生对固生堂平台的信赖与认可,吸引源源不断的客户慕名而来。2018年以来,公司当年总客户人数与日俱增,从2018年的461804人增长到2020年的779900人。另外,固生堂用户结构年轻,其中19-45岁占比约45%,且女性用户占比超六成,消费潜力突出。公司就诊次均消费从2018年的504元增长至2021年的513元。总之,客户数量与人均消费能力的增长,加上年轻客户规模的扩张,为固生堂增长夯实基础。
医生与客户到位之后,进一步完善组织和管理体系,加强数字化和标准化运营体系,是完善平台价值的重要一步。令人欣慰的是,固生堂在这方面可圈可点。2021年,公司由现有各业务线人员组成了运营、医务、药事、合规等多个委员会,通过委员会管理重大事项, 确保公司各项策略都能快速开展,组织能力进一步提升。此外,固生堂上线“数字化店员系统”、“医务CRM系统”等,各门店和业务团队按照统一标准和策略进行数字化管理。
精细化的运营,不仅提高公司客户回头率,还降低新客获客成本,2021年公司获客成本减少60万元,占总营收比例下降0.2个百分点,持续降低门店运营成本。
医生端、客户端、组织运营端,端到端的能力具备之后,一个通过拓展在线医疗服务,且不断发展数字化方案来加深线上线下融合,从而撬动医生资源,打造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新中医OMO平台已然呼之欲出。所以,平台化逻辑兑现之后,固生堂便可借助外延并购实现线下门店快速,迎接规模效应红利的收获期。
中医大健康市场长坡厚雪 中医诊疗在基层覆盖加速
需求不断提升加上政策催化作用,孕育出长坡厚学的中医大健康市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2019年中医大健康市场占中国医疗健康市场19.7%的市场份额,中国中医大健康市场规模预计在2030年达到2973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3%。作为医疗健康服务市场重要一环,中医诊疗服务占据国内医疗服务市场份额6.3%,预计2030年增长至18.3%。
万亿市场规模,增长空间广阔,未来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中医诊疗服务提供商门诊人次的渗透率预期由2019年的13.3%增至2030年的19.6%,预计取代中药板块成为中医大健康产业市占份额第一大板块。
此外,政策不断释放利好信号,鼓励中医诊疗发展。2021年国家中医药局牵头编制“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鼓励社会办医,
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广度和服务能力,其中浙江、山东、四川、天津等多省将提高中医诊疗服务放在中医药“十四五”规划的首位;四川、陕西、广东、上海、新疆、北京、海南等出台文件鼓励民营中医。
供给端私立中医诊疗服务行业集中度低,医师资源是主要壁垒。因此借助平台化优势,实现规模化扩张的固生堂,无疑具有先发优势,能够率先享受市场集中的红利。例如,固生堂目前共经营42家医疗机构,若每年公司扩张门店6-8家,则2022年底门店数量约48-50家。按照店门诊量约154人次/天,客单价500元计算,预计2022年线下门店营收约13-14亿元,可实现服务人次和营收规模的双提升。公司通过精细化运营,线上业务营收高速增长,业务辐射全国,想象空间巨大。更重要的是,规模效应下,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向好。
另外,中医产业发展较西医的一大优势在于,中医问诊建立于”望闻问切“,开方抓药等治疗措施,不依赖精密设备,具有高效流动的特点,相比西医更有利于医生资源下沉到基层。二三线城市收入从2018年的220.67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383.07亿元,三年年复合增长率为20.2%,收入增速快,民营中医的市场空间更为广阔。
2021年,固生堂医联体持续推进,公司与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将在今年于郑州新建门店,促进公司中医资源有序向基层流动.
需要指出的是,国家的“多点执业”政策出台,亦有利于中医诊疗在基层覆盖加速。2022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正式施行,明确指出医疗联合体内“多点执业”无需变更注册手续,既避免公立医院与民营机构患者得失冲突,也助于解决基层医疗资源不足难题。新版医师法政策为中医药资源有序流动建立渠道,有效实现医疗资源下沉,解决国内医疗资源错配的难题,提升资源利用率。
综上所述,固生堂作为中医诊疗连锁服务龙头企业,OMO模式成功落地,护航公司进入增长快车道。更重要的是,公司长期增长逻辑在于端到端能力构筑平台竞争壁垒,规模效应逐步显现,随着中医诊疗服务基层覆盖加速,市场规模扩大,静待公司业绩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