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的“冲顶大会”:吉利(00175)净利翻倍、股价暴涨266%

吉利汽车(00175)发布盈喜:“预计2017年净利润同比增加约100%”。以其2016年51.1亿元的净利为参照,意味吉利汽车2017年净利润将达100亿元以上。

本文来自“阿尔法工场”微信公众号,作者为“人大相食”。

1月9日盘后,吉利汽车(00175)发布盈喜:“预计2017年净利润同比增加约100%”。以其2016年51.1亿元的净利为参照,意味吉利汽车2017年净利润将达100亿元以上。

业绩翻倍增长,股价走势亦是波澜壮阔:从7.39元/股到27.1元/股,吉利汽车股价于2017年上涨了266.71%,在中国汽车股中一览众山小。

吉利汽车的2017有何过人之处,又存在着怎样的隐疾,笔者对此进行了一番深入盘点。

业绩释放

2017年吉利全年汽车销量为124.71万辆,比去年同期增加42%,大大超过既定销售目标(110万辆)。

去年推出的四款新车,有三款在12月创销量新高:

Geely Boyue(吉利博越)销量为31,205辆;

Emgrand GS(帝豪GS)销量为18,850辆;

Emgrand GL(帝豪GL)销量为14,088辆。

销量亮眼,财务报表自然也亮眼。

image.png

2017年上半年,吉利汽车收入为394.2亿元,同比增长118%;净利润为43.9亿元,同比增长127%。这份业绩增速也保持到了年底,如上所述,吉利汽车发盈喜,2017年全年净利润增速100%。

新产品“领克01”的维度优势

image.png

单从产品来看,领克01是一款准豪华车。但其售价却很“低调”,为15.88万-20.28万元,比17万-24万元的预售价低了一大截。

较低的价格,让豪车配置的领克01跟其他主流合资品牌竞争,有点降维打击的意思。

领克01在12月的销量为6012辆,目前收到的订单超管理层预期。

安信证券分析师认为,已规划5个工厂、覆盖A到E级全系列车型的领克,将是吉利下一个销量百万的汽车品牌,2018年有望实现产销规模在25万辆。

成为沃尔沃集团大股东

2017年12月27日,吉利控股(大股东)与欧洲基金公司CevianCapital达成协议,斥资32.5亿欧元,收购后者持有沃尔沃集团(AB Volvo)的8847万股A股股票,以及7877万股B股股票。

若当地监管机构批准,吉利控股将持有沃尔沃集团8.2%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并拥有15.6%的投票权。

1999年沃尔沃集团将其汽车业务卖给福特,2010年福特将其又转手卖给吉利控股,2017年吉利控股成为沃尔沃集团(目前的业务为卡车、客车、建筑设备、船舶和工业发动机的制造商)的大股东。

吉利控股的买买买,让阔别18年之久的沃尔沃家族团圆,但这并不是出于情怀。

要知道,中国已经连续多年蝉联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沃尔沃集团希望在中国有所作为,而吉利控股所谋,必然是夯实自己的技术短板,比如在新能源卡车和客车领域,这也是新年落实“双积分”制度的需要。

未来双方的化学反应值得投资人期待。

收购马来西亚DRB旗下的宝腾汽车

2017年5月24日,吉利控股与马来西亚DRB-HICOM集团达成协议,收购后者持有宝腾汽车(PROTON Holdings Bhd)49.9%股权,以及路特斯(Lotus Advance Technologies Sdn Bhd)51%的股权。

为什么要收购宝腾及路特斯?

据报表显示,吉利2013至2016年出口汽车量从12万辆骤降到2万辆,而东南亚地区几乎没有覆盖。

本次收购宝腾,将借此打开马来西亚乃至东南亚市场,毕竟这是一个汽车产销量达316.5万辆(2016年数据)的市场。此前长城、奇瑞、北汽、东风、上汽等车厂已纷纷布局。

一带一路的首站东南亚,目前已被日系车占有75%市场,这是一个必须要争夺的市场。作为民族品牌先锋的吉利能在国内崛起,为什么不能在国外复制呢?

总而言之,东南亚是吉利重拾海外市场的关键点。

标普上调信用评级

2017年12月15日,标普将吉利汽车长期信用评级有BB上调至“BBB-”,展望稳定。

标准普尔的评级等级有两个大类,分别是:

投资级别,AAA、AA、A、BBB、BBB-

和投机级别,BB、B、CCC、CC、C、D

“BBB-”为市场参与者认为的最低投资级评级。

虽然只上升了一级,但却是巨大的跨越,这意味着吉利在资本市场上融资能力将加强,促进全球并购能力。

投行助推股价升天

对于吉利2017年业绩爆发,仍谁都不会存在疑问。

上半年的一张统计图,投行是疯了一般的推荐买入,一天一个价,没办法,同行都不愿意落后,我想起《大腕》里那句“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甚至同一家投行(交银国际),十天左右就更新自己的“认知”,上调价格34.24%。

image.png

不负众望或者说在投行助推之下,吉利汽车的股价基于成长的共同逻辑升天了。

2016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吉利汽车的股价是7.41港元;

2017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吉利汽车的股价是27.1港元;

一年时间吉利汽车股价大涨266%,但牛股的光环,却不能掩盖其一些问题。

吉利汽车的问题

首先是吉利汽车与大股东吉利控股的关联交易。

吉利汽车2016年新上市了博瑞、博越、帝豪GS、远景SUV四款车型,在研还有领克这种重量级系列车型,其当年资本化开发成本摊销部分为21.06亿元,这一点饱受质疑。

对比长城汽车就一目了然了,尽管后者如哈佛H7的新车型较少,但2016年开发支出费用为30.74亿元。

部分投资者认为,开发费用实际上是转移给了母公司吉利控股。同期吉利控股有58.85亿元开发成本计入损益,有一定玩财技让上市公司报表更好看的嫌疑。

除了研发费用存疑,吉利汽车与关联公司的交易,也让人不太放心。

2017年中报显示,吉利汽车与以下三家关联公司存在大额关联交易:

浙江吉利汽車有限公司,关联交易281亿元;

浙江豪情汽車製造有限公司,关联交易471亿元;

浙江吉利汽車零部件採購有限公司,关联交易99亿元。

单向(购买)关联交易总额,超过2017年中报披露394亿元的营业收入。

目前来看,吉利汽车是一家优秀的公司,也许是走的太快,以致于一些经营战略上的问题,让外人难以看懂。(编辑:王梦艳)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