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证券:快充大规模推广拐点已至 产业链相关零部件弹性最大

东吴证券预计,全球快充24年在新能源渗透率达5%,在纯电渗透率达8%,25年在新能源渗透率达8%,在纯电渗透率突破12%。

智通财经APP获悉,东吴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23年看,国内小鹏、理想、问界、极氪等车企高压平台车型加速量产落地,此外宁德时代发布4C铁锂电池降低快充成本门槛,华为推出全液冷超充桩,电车电池电桩形成三位一体,快充大规模推广拐点已至。全产业链看,零部件弹性>电池弹性>充电桩弹性,其中碳化硅、车载电源、熔断器、负极包覆材料、导电剂、液冷等环节弹性较大。

投资建议:零部件端看好国内激励熔断器龙头中熔电气(301031.SZ)、碳化硅衬底龙头天岳先进(688234.SH)、车载电源龙头威迈斯(688612.SH)等;电池端看好技术引领的电池龙头宁德时代(300750.SZ),用量增加的碳包覆标的信德新材(301349.SZ)、导电剂标的天奈科技(688116.SH)、黑猫股份(002068.SZ)等;充电桩端关注华为超充的相关标的永贵电器(300351.SZ)、鑫宏业(301310.SZ)。

东吴证券观点如下:

快充新车型大量推出,价格带下探至20万,23年在纯电车型中渗透率1-2%,后续有望快速提升,25年渗透率预计突破12%。

快充是解决里程焦虑的关键,23年800V新车大量推出,价格带下探至20万区间,相关订单表现亮眼。高压快充大势所趋,快充整车端成本增加5千-1万元,基本可以由主机厂承担,预计率先匹配20万元以上纯电车型+车企自建大功率快充桩,后续下探至15-20万元纯电车型+第三方放量超充桩。23年看,国内小鹏、理想、问界、极氪等车企高压平台车型加速量产落地,此外宁德时代发布4C铁锂电池降低快充成本门槛,华为推出全液冷超充桩,电车电池电桩形成三位一体,快充大规模推广拐点已至。该行预计全球快充24年在新能源渗透率达5%,在纯电渗透率达8%,25年在新能源渗透率达8%,在纯电渗透率突破12%。

零部件升级800V高压架构,单车价值量提升,碳化硅、熔断器及车载电源弹性较大。

高压快充主流采用全域800V架构,对耐高压和转换效率要求提升,价值量弹性SiC(+192%)>熔断器(+73%)>继电器(+33%)>车载电源(+27%),格局熔断器(中熔激励熔断器唯一国产厂商)、车载电源(威迈斯客户结构优,市占率30%+)较优;分环节看,磁性元器件由IGBT升级至SiC体系(单车1200→3500元),车载电源高压化(单车2200→2800元),高压直流继电器要求提升(单车600→800元),熔断器或新增激励熔断器(单车150→260元),薄膜电容要求和使用量提升(单车400→480元),金属软磁粉芯用量提升(单车35→135元)。

4C电池核心在于负极和导电剂,负极造粒包覆材料用量翻倍,导电剂添加比例提升。

高功率快充需搭配4C电池,Pack端看,电池包中电芯数目增加,单体电芯容量变小,以满足800V平台高电压要求,电芯导流散热设计加强,水冷板散热面积增大。材料端看,核心升级在于负极和导电剂,其中负极造粒包覆的沥青品质和用量提升,导电炭黑和碳纳米管用量提升,硅基材料后续有望渗透,负极极片升级为双层涂布。市场端看,快充电池目前以三元体系为主,随着龙头电池厂突破铁锂4C体系,后者凭借性价比优势,未来份额有望快速提升。

超充桩全面升级液冷,单站建设成本较高,整体渗透率较低,第三方超充桩后续有望开启放量。

4C电池需要搭配400kW+的超充桩,设计难点不在于功率而在于散热,因此液冷成为重要趋势,单模块向40kW+迭代,枪线向轻量化发展,主控板或通过智能分配功率(充电桩→充电堆)等技术升级,提升充电桩的利用率和盈利水平。目前大功率直流桩占比较低,主要由车企自建布局,后续有望看到第三方超充桩开启放量。

风险提示:价格竞争超市场预期,原材料价格不稳定,影响利润空间,投资增速下滑及疫情影响。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