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银河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起步较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随着2015年“两机”重大专项的启动,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正式步入发展红利期。2021年以来,随着备战需求大幅提升,国内军用航空发动机规模放量,发动机制造端进入蓬勃发展期。未来,随着量产型号批量进入进厂翻修期,发动机维修运营业务将迎来井喷,发动机产业链有望持续受益。
银河证券观点如下:
为何必须重视航空发动机产业布局?
1)高战略价值:核心技术和市场牢牢掌握在美英等国家的寡头企业手中,并对我国军用航空发动机实施禁运,我国实现技术突破和自我迭代迫在眉睫;2)高经济性:航空发动机价值量约占飞机总价值的20-30%,其单位重量创造的相对价值是船舶的1400倍。一款成熟发动机型号产品通常能够延续30至50年,经济性非常高;3)高难度&重积累:航空发动机研制周期长达数十年,比如F35战机用F135 发动机研制周期达22年,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持续不断的实施先进技术预先研究和验证计划。美国航空发动机研究和发展经费占GDP的比重分别达0.08%、0.06%。
如何看我国航发市场空间?
1)军用有人机:未来10年,我国军机发动机需求总量约为2.78万台,万亿市场可期,其中新增军机需求总量约11781台,国产替代发动机需求约3390台,维修与换发带动的发动机需求约12606台。2)军用无人机:到2025年,我国军用中大型无人机发动机市场规模约30至45亿元。3)商用:预计未来20年我国共需要9284架飞机,中国商飞将新增5162台商用发动机需求,市场空间近3000亿,国内发动机产业有望显著受益。。
发动机价值链如何评估?
航空发动机价值链由研发设计(价值占比10%)、整机制造(占比40%)和维修运营(占比50%)三部分组成,其中制造阶段的原材料费用(占比20%)、运营维护阶段中零备件航材费用(占比25.5%)在航空发动机全生命周期成本中占比较高。钛合金、高温合金制品供应商以及控制系统供应商有望持续受益。
投资建议:航空发动机赛道“长坡厚雪”,正步入产业发展“红利初期”。
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起步较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随着2015年“两机”重大专项的启动,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正式步入发展红利期。2021年以来,随着备战需求大幅提升,国内军用航空发动机规模放量,发动机制造端进入蓬勃发展期。未来,随着量产型号批量进入进厂翻修期,发动机维修运营业务将迎来井喷,发动机产业链有望持续受益。
上游材料端,高温合金用量占发动机总重量的40%~60%以上,叠加国产化率提升预期,建议关注抚顺特钢(600399.SH)、西部超导(688122.SH)等。高端钛合金用量占发动机总重量的25-40%,建议关注宝钛股份(600456.SH)、西部超导(688122.SH)、西部材料(002149.SZ)等。发动机隐身材料领域建议关注华秦科技(688281.SH)等。
中游制造端,建议关注中游锻件供应商中航重机(600765.SH)、航宇科技(688239.SH)、派克新材(605123.SH)以及中游铸件供应商航材股份(688563.SH)、钢研高纳(300034.SZ)、图南股份(300855.SZ)等;重点关注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供应商航发控制(000738.SZ)。
下游整机制造与运维端,总装环节进入壁垒极高,国内外皆成寡头垄断态势,后市场规模更加可观,建议重点关注航发动力(600893.SH)
风险提示:装备需求不达预期的风险;企业扩产不及预期的风险;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