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23年土地市场缩量与分化延续 关注具备核心城市资源的房企

看好重仓核心城市资源以及具备较强拿地能力的房企能够在市场筑底企稳的过程中率先受益。

智通财经APP获悉,华泰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2023年土地市场缩量与分化两大趋势均未改变,但边际的修复仍值得注意。政策端,在供需关系边际优化的背景之下,土拍政策的限制也在逐步放开,其中两集中与限地价政策均有所宽松,以鼓励企业投资。市场端,尽管总量收缩,但规模下滑的幅度有所收窄,同时部分城市地市规模实现增长,展示韧性,部分企业积极择时择地,屯粮筑墙。看好重仓核心城市资源以及具备较强拿地能力的房企能够在市场筑底企稳的过程中率先受益。

华泰证券观点如下:

全国土地市场:量减价升的趋势持续演绎

2023年土地市场供需延续相对弱势,价格依然保持增长态势。1)供应:全年供应建筑面积13亿平,同比下降24%,供应楼面均价3233元/平,同比上升8%;2)成交:成交建筑面积9.5亿平,同比下降23%,降幅较22年收窄8个百分点,成交量处于2009-2010年水平;成交总价3.6万亿元,同比下降16%,降幅较22年收窄15个百分点,成交额处于2016-2017年水平。成交楼面均价3735元/平,同比上升9%;3)市场热度:溢价率由22年3.3%回升至4.5%,流拍率由22年22.2%下降至19.0%,较2021年的高点下降8个百分点,市场供需关系有所修复。

城市:成交集中度上升,分化仍是主旋律

2023年城市土地成交总价的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城市间的分化更为明显。土地成交总价TOP10/TOP30城市占全国成交总价的45%/70%,较22年提升1/3个百分点。从城市层面微观观察土地市场的修复与分化:1)成交规模变动上,262个城市中仅有77个城市成交建面同比为正,较22年减少4个,但把视角放在成交建面200/500万平以上的城市上,同比为正的城市有31/10个,较22年增加6/5个。2)溢价率上,高溢价的城市数量增加揭示土地市场的冷热不均,溢价率大于1%/5%的城市有121/61个,较22年减少7个/增加10个。无论是成交规模还是热度,分化均是主旋律。

企业:央国企强者恒强,龙头房企重仓核心城市

央企与地方国企仍是土地市场拿地主力,地方城投与民企拿地份额降低。权益拿地金额TOP30房企中,央企、地方国企、地方城投、混合制企业与民企的拿地总价占比分别为53%、22%、5%、12%、8%,较22年+5.4、+0.4、-5.9、+3.1、-2.9个百分点;其中民企份额下降,但TOP30中民企席位增加。龙头房企作为市场标杆,其投资策略可以反映对于城市未来房地产发展的判断。2023年龙头房企仍普遍选择重仓一二线城市,但也有部分龙头房企选择在三线城市关注一些点状机会,其在一线、二线和三线城市的拿地金额占比分别为40%、53%、7%,较22年分别+1.1、-3.6、+2.5个百分点。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不确定性;基本面下行;部分房企经营风险。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