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生科股IPO大潮说来就来 —— ARE YOU READY?

作者: 2018-03-08 21:20:46
传统的PE、PB、PEG、PS什么的,对于研发型的生物科技公司几乎通通不适用。但是这并不意味市场上没有公认的估值方法。估值方法就静静呆在那里,等待着你去发现。

本文来源于“王雅媛港股圈”微信公众账号,作者JAY。文中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观点。

去年12月的一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一个穿着苏格兰格子裙的男人,用他纯正的沈阳味儿普通话对我说:“准备好了吗?”然后我就吓醒了。我心想:准备好了什么?

第二天白天,我看到了一条新闻:

“香港联交所公布,决定落实计划拓宽现行的上市制度,于主板规则新增两个章节,容许尚未有盈利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发行人在作出额外披露及制定保障措施后在主板上市。”

对我来说,生物科技实在是一个飘渺陌生的行业,说它是偏门左道也不为过。我想到了梦里的那个穿苏格兰格子裙的男人,“既然他能穿跑偏,要不,我也跑偏下试试”?

生物科技股,从难度上看,堪称股票投资王冠上的明珠。股票的难度由易到难,可以不科学地分为这么几个层次:

(1)看完公司的年报,你觉得看得懂;

(2)看完公司的年报,你觉得看不懂;

(3)不仅看不懂,你连里边的字都不认识。

生物科技就属于这第三种。之前我看美股的生物科技股没看懂,以为是自己的英语没学好。于是我花了点时间把英文翻译成中文,发现原来中文我还是没看懂。套用我朋友的原话就是:“连看懂的信心都没有”。

每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竞争优势都是不同的。所涉及的深奥晦涩的医学知识也是截然不同的。即使你好不容易搞定了,如果买卖的时间点你没踩准,还是有很大概率会被碾成炮灰。

对于这么难的东西,我打算先从最简单的部分说起。那就是:生物科技股是怎么估值的。

传统的PE、PB、PEG、PS什么的,对于研发型的生物科技公司几乎通通不适用。但是这并不意味市场上没有公认的估值方法。估值方法就静静呆在那里,等待着你去发现。

我一共找到了 5种 非传统的估值方法。

5+1之估值方法与守正出奇

(1)产品安全垫/研发里程碑法

如果公司恰好有成熟的产品,或者极大概率获批的产品,那么可以估算公司一个保底的价值。

对于在研的产品,根据每一期临床成功的概率,结合药物的市场价值,你可以再估算一个加成的价值,然后根据临床试验结果的公布随时动态调整。你可以称之为“彩蛋思维”。

(2)工程师价值法

会计报表不包含人力资本的价值。但是对研发型企业而言,人力资本是有价值的。

一个美国名校毕业的生物医学博士,其剩余价值,难道不值100万美元吗? 一家有200名博士搞研发的企业,保底市值难道不值2亿美元吗?工程师价值,至少可以决定一家药企的保底价值。

会计报表作为资本主义的产物,必然有它的阶段性和历史局限性。我们所看到“资产”、“折旧”等等指标,并非严谨的科学定义,只是人为的主观划定而已。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对会计报表,还是要活学活用。

(3)同业比较/并购价值法

同业比较,是指采用类似技术、治疗类似疾病的公司,它们的市值应该是具有可比性的。你可以根据技术的优劣,适当进行调整。

并购价值,是指如果一家CAR-T公司被医药巨头以10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那么另一家跟它的技术水平差不多的公司,好歹也值80亿美元吧?

(4)真金白银入股法

虽然我无法评估一家公司值多少钱,但是业内的私募基金和医学专家有足够的专业能力,而且不会拿自己的钱开玩笑。

如果他们愿意用4美元/股的价格去大量购买,或者用2美元/股的价格全仓押注,我又有什么理由不敢在2.55美元/股的价格跟他们一起买一点玩玩呢?

(5)自上而下市值法

如果你相信中国会在时隔300年后,重夺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那么在生物制药领域,就不可能没有若干家千亿美元市值的公司。如何成为千亿市值的公司呢?

有些是靠技术,有些是靠研发模式,有些是靠销售,有些是靠并购。别看不起销售的和并购的,在医药行业,这两点都是有技术含量的,并不是给钱那么简单。那么中国哪些企业最有希望成为千亿美金市值的公司呢?

其实就那么几家。自上而下市值法是看起来最虚的方法,但是并非无的放矢,尤其是当你买一篮子股票的时候。

投资中的“守正出奇”

介绍完了这5种方法,你会感觉到,生物科技公司的估值方法自成一派。但是,我必须引用一个物理学家说过的话:

“ 物理学里面不存在革命。每一种思想都会有它的前驱物。很多人抱怨量子力学难,但是大家想想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创造量子物理的人,当时他们手里只有经典物理,所以量子力学的骨头里全是经典力学。”

生物科技股的估值体系也是如此。它的骨头全是价值投资。无论它再怎么变化,也是传统价值投资方法的拓展和演变。就像音乐中的变奏曲一样,无论有多少花样儿,你依然能够依稀辨认出那个熟悉的主旋律。这就是投资中的“守正出奇”。

一个基金经理曾说,很多优秀的投资经理都是AB血型的人,既有农民的保守,又有游牧民族的创意。对于科技类的股票,守正+出奇尤其重要,二者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关系。

结语

在《 “自上而下,你也能选中10倍股!”》中,我写道:“遇到自己看不懂的科技股,不要本能地去躲,而是要迎上去挨戳,只需要掏一点点钱,戳着戳着就找到估值的感觉了。”

上述5种方法,就是我最近几个月挨戳的学习收获。幸运的是,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我不仅没亏钱,还浮盈了 200% ,虽然绝对金额不大。

估值方法是生物科技股最简单的1%部分。其他99%的部分,我觉得就算耗尽我毕生的精力,也不可能完全掌握,最多最多,掌握到2成。

如果你研究过医学领域,就能体会到,人体、基因的复杂程度,完全是另一个文明境界的东西,远远超出了我们人类现有的认知。好在你并不需要完全看懂。

就像做GMAT阅读题一样,你只需要看懂一些关键的逻辑点,就可以选出大概率的正确答案了。另外在必要时,你需要借助专家的力量。

行文至此,我知道有些读者是不大满意的,因为我一个股票代码也没讲。上边提到的那5种估值方法,我都有具体的股票做例子,但是我实在不忍心在全球货币快速收紧的今天,发动广大读者为我的浮盈抬轿,助我套现。

就把我自己的股票池贡献给大家吧。水平不高,各位见笑。

A股:恒瑞医药(600276.SH)

美股:百济神州(BGNE.US)索伦托制药(SRNE.US)

港股:药明生物(2269.HK)三生制药(1530.HK)金斯瑞生物科技(1548.HK)李氏大药厂(0950.HK)绿叶制药(2186.HK)石药集团(1093.HK)东阳光药(1558.HK)

免责声明:智通财经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编辑:文文)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