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银行高股息行情不是下半场 而是一轮长周期的开始

浙商证券发布研报称,市场担心,高股息行情已经来到下半场,2024年以来高股息板块涨幅靠前,银行板块上涨18%,恐已透支未来的空间。高股息行情不是下半场,而是长周期的开始。

智通财经APP获悉,浙商证券发布研报称,市场担心,高股息行情已经来到下半场,2024年以来高股息板块涨幅靠前,银行板块上涨18%,恐已透支未来的空间。高股息行情不是下半场,而是长周期的开始。银行股是稳健资产的代表,市场从追求高波到追求稳定,银行股稳健价值逐步显现。站在当下,看好银行板块,买银行=买入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当前处于买入分红和估值确定性的阶段。

推荐“大小”哑铃组合:(1)大:选高股息大行,六大国有行、兴业银行。(2)小:①高股息中小行,南京银行(601009.SH)、江苏银行(600919.SH)、成都银行(601838.SH)、浙商银行(601916.SH);②高成长中小行,宁波银行(002142.SZ)、苏农银行(603323.SH)、常熟银行(601128.SH)。综合来看,当前位置重点推荐:兴业银行(601166.SH)、交通银行(601328.SH)、南京银行(601009.SH)、浙商银行(601916.SH)。

浙商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股息优势凸显的长周期

第一个长周期,市场无风险利率系统性下行,并显著低于银行的股息率。早年无风险利率可以参考信托收益率,再到银行理财收益率,2022年底理财破净后再到银行存款利率。由于地产周期进入下半场,各类金融产品打破刚兑,2023年开始居民可获得的无风险利率开始系统性低于银行股息率,“存银行不如买银行”成为现实。截至最新,四大行平均股息率5.48%,高于10年期国债收益率3.2pc,溢价率处于近十年69%分位数。

绝对收益占优的长周期

第二个长周期,绝对收益投资思潮崛起,稳定性的价值突显。在高增长、高波动的时代,投资倾向于寻找高收益、高波动的弹性资产;而随着地产周期下行,经济波动率放缓,中收益、低波动的稳定资产价值突显。从经营特征角度来看,银行资产端投向实体、营收来自实体的财务费用,银行业绩具有相对稳健性,其中特别是系统重要性银行具有独特的长期稳健经营能力,是典型的稳定资产。

地产风险改善的长周期

第三个长周期,地产负面影响趋于钝化,银行风险筑底改善。地产下行周期自2021年开始,对银行影响趋于钝化,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均表示2023年对公房地产不良生成同比改善。随着房地产政策不断加码,银行资产端风险的波动性有望改善。2023年底以来融资协调机制、经营性物业贷款、以旧换新、放松购房限制等房地产政策不断出台,2024年4月政治局会议近年来首次明确指出“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房地产中长期健康发展的稳态有望临近。

银行高质量发展长周期

第四个长周期,监管对于银行规模增长要求缓和,银行发展走向高质量。2023年底以来监管开始提出治理资金空转,24Q1货政报告探讨信贷增长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统计局将金融增加值核算方式从存贷款转向利润。多重政策信号显示,未来银行将摒弃规模至上的经营思路,而转向新的量价平衡和高质量增长,不计资本成本的行为有望得到改善,有利于银行股股东利益。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失速,不良大幅爆发,政策不及预期。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