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基金三期投资加码,华虹半导体(01347,688347.SH) “寒气”不再?

随着多方利好的提振,以华虹半导体为代表的半导体行业是否正触底反弹呢?

近日,半导体行业又迎利好。

5月24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正式成立,注册资本3440亿元,由财政部、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等19位股东共同持股。

开源证券预计,未来国家大基金三期的主要投资方向将重点发力于先进晶圆制造、先进封装以及关键卡脖子设备、零部件及AI相关芯片研发、量产等方向。

此消息一出,港股半导体板块一扫阴霾,应声上扬,5月27日单日板块涨幅近8%,而在一众个股中又以晶圆代工龙头之一的华虹半导体(01347,688347.SH)最为显眼,该股股价单日涨超11%,5月28日公司股价再度上行,一度涨至21港元,创近半年来的新高水平。若拉长时间来看,5月初以来,华虹半导体的股价就已持续回暖,整个五月公司股价累升近30%。

image.png

其实除了“大基金”利好消息的推动,今年以来半导体行业也正走在回暖的路上。随着多方利好的提振,以华虹半导体为代表的半导体行业是否正触底反弹呢?

大基金三期成立,资本规模加码

众所周知,半导体芯片是一个需要高投入、规模效应的产业,投资周期长、风险大,很多人不愿涉足。我国政府从2013年开始对半导体产业从芯片研发到制造都加大了资金支持力度。

大基金的使命就在于国产半导体产业的“强链补链”。自2014年9月,大基金一期成立,近千亿元的投入,主要聚焦制造领域,主攻下游各产业链龙头,可以说基本完成了国产半导体产业“强链补链“的布局;而二期则在一期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多元化,投资标的覆盖了晶圆制造、集成电路设计、芯片设计、封装测试等多个领域。

市场分析指出,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算力芯片和存储芯片将成为产业链上的关键节点。国家大基金一直以来对产业趋势深刻把握,并具备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心。因此,国家大基金三期除了延续对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的支持,可能将HBM等高附加值DRAM芯片列为重点投资对象。

此外,虽然大基金三期的募资规模尚未官宣,但是市场预计对比注册资本可见大基金三期的募资规模、撬动的资金规模将更为庞大。据天眼查数据显示,大基金一期注册资本987.2亿元、二期注册资本2041.5亿元,而三期注册资本则高达3440亿元,已超越大基金一二期注册资本的总和。

信达证券指出,国家大基金对我国半导体行业投资与发展具备指引意义,往往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半导体项目投资,支持行业整体发展。中信证券则表示,考虑到目前先进制造和配套的设备、材料、零部件、EDA、IP 等供应链环节存在 " 卡脖子 " 问题,其预计大基金三期对于相关领域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有望持续加大。同时,由于晶圆厂资本支出中约 80% 用于购置半导体设备,投资于晶圆厂建厂的支出也将使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及材料厂商显著受益。

行业“暖意”回归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冰冻”已久的半导体行业似乎也正在回暖的路上。

根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数据,2024年3月份全球半导体销售额约为462亿美元。同比增长15.7%,已连续5个月实现增长,环比下降0.6%。销售额同比增速在持续恢复的同时已经处于较高的位置,只是恢复程度有所减弱。

而在中国市场,今年3月,我国半导体行业销售额为141亿美元,同比增长27.4%,连续5个月实现同比增长,环比持平。可见中国的半导体销售额恢复趋势在与全球一致的同时,强度却高于全球市场。

SEMI最新报告也指出,随着电子板块销售额的上升、库存的稳定和晶圆厂产能的增加,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半导体制造业出现改善迹象,预计下半年行业增长将更加强劲。晶圆厂产能持续增加,预估每季度将超过4000万片晶圆(以300mm晶圆当量计算),今年第一季度产能增长1.2%,预计第二季度增长1.4%,中国或仍是所有地区中产能增长率最高的国家。

华虹半导体一季度环比改善 复苏态势已现

而行业的回暖也可以从“国内特色工艺晶圆代工龙头”华虹半导体的一季度业绩表现中窥知一二。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今年一季度,华虹半导体实现销售收入约4.6亿美元,同比减少27.1%,环比增长1%;实现毛利约2963.2万美元,同比减少85.3%,环比增长62.6%;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3181.8万美元,同比减少79.1%,环比减少10.1%。毛利率录得6.4%,虽低于去年同期的32.1%,但较2023年四季度的4%实现环比增长。此外,今年一季度,华虹半导体月产能为39.1万片8英寸等值晶圆。总体产能利用率为91.7%,较上季度上升7.6个百分点。

image.png

细分来看,按终端市场划分,电子消费品和通讯营收环比增长 14.1%、12.9%,这主要受益于电源管理、闪存、 逻辑和 CIS 需求的增加。而工业及汽车、计算机营收则录得环比下降 25.9%、20.9%。按技术平台划分,独立非易失性存储器和模拟与电源管理营收环比增长 114.7%、60.3%,分立器件环比下降 21.9%。此外,虽然公司晶圆平均价格环比下行,但据浦银国际测算,12 寸晶圆价格已经有触底上行迹象。

对此有分析指出,第一季度虽然是代工企业的传统淡季,但华虹半导体第一季度的产能利用率、销售收入、毛利率均实现环比提升,这表明我国半导体基本面周期正逐步回暖。

此外,华虹半导体管理层预计,今年二季度营收在4.7亿至5亿美元之间,毛利率在6%至10%之间,以上两项数据都将较一季度继续环比改善。管理层还强调,环比增长在三季度和四季度也会维持。

中金指出,虽然ASP下降使得公司收入端依然处于承压状态,但产能利用率的复苏使得收入环比略微增长,公司一季度业绩表现符合其预期。回看过去几个季度数据,中金认为公司晶圆销量低谷阶段或已过去。不过在当前行业景气度偏低下晶圆价格仍面临压力,其认为晶圆价格企稳或晚于销量企稳几个季度。

浦银国际则指出,公司的业绩恢复符合其对于半导体晶圆代工行业基本面周期的判断,即今年中国半导体基本面周期处于上行阶段。据调研,除 IGBT 等高压功率器件仍然有价格压力外,BCD、存储、图像传感器等产品景气度呈现上升态势。因此,其看好公司在今年下半年的基本面持续改善。长期看来,华虹无锡 12 寸二厂如期推进。公司预期 9 月份设备将开始搬入,并有望在今年四季度开始试运行,产能有望在 2025 年开始释放。

此外,智通财经APP注意到,一直以来大基金都在持续注资华虹半导体,据统计仅大基金一期投向华虹集团的资金已高达175.94亿元,二期大基金也多次加码华虹半导体,更是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了公司在科创板的上市。随着国家大基金三期的落地,这无疑将进一步推动国内半导体全产业链国产化的正向发展,以华虹半导体为代表的半导体龙头企业也将率先受益。

综合来看,半导体行业 “暖风”袭来,经历了重重“寒意”的华虹半导体正在迎接“曙光”的到来。短期内,华虹半导体仍面临着一定的价格压力,但相信公司的拐点时刻正在到来。长期来看,产能持续扩张的华虹半导体具有极强的业绩增长预期,随着大基金三期的进一步落地,华虹半导体的未来值得投资者的持续关注。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