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概念追踪 | 广东重磅发文:2027年AI芯片生态体系初步建成 行业有望迎来国产替代机遇(附概念股)

6月6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关于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若干措施》。

智通财经APP获悉,6月6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关于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建设适配芯片的开发生态,面向家电家居、安防监控、医疗设备等,加大高性能、低功耗的端侧芯片开发生产。

措施还提到,鼓励企业通过集成处理器、射频通信、智能传感器、存储器等,推进通信、显示、音频等模组研发。培育芯片创新发展生态,探索存算一体、类脑计算、芯粒、指令集等芯片研发与应用,推动面向云端和终端的芯片应用,推广高性能云端智能服务器。到2027年,人工智能芯片生态体系初步建成。

迈入2024年,全国各地关于集成电路产业的利好频频发布。广东、重庆、成都、山东等地相继颁布了推动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

国内各地“强芯”政策涵盖了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包括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部分地区将集成电路产业规模目标定在千亿元。

广东省工信厅在2024年主要工作计划中更是指出了具体项目的规划,要深入推进“广东强芯”工程,推动芯粤能、新锐光掩模等产线爬坡满产,粤芯三期、华润微、增芯科技等新建项目顺利投产,在宽禁带半导体、智能传感器、装备零部件等领域布局引进更多项目,持续扩大有效产能供给。

近期,芯片板块迎来多重催化。5月24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简称:国家大基金三期),注册资本3440亿人民币,超过一期987.2亿元和二期2041.5亿元的注册资本总和。

从国家大基金一期和二期的主要投资方向看,重点是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封装测试、设备和材料及核心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而到了三期,除了延续对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的支持外,更有可能重点与人工智能AI相结合,与我国数字经济数据要素发展相结合,在AI芯片、高带宽内存HBM以及兼顾人工智能硬件全产业链。因此,AI芯片、卡脖子的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等领域有可能迎来更大规模的投资。

银河证券表示,我国在全球半导体中的产能份额持续增加,叠加终端需求复苏、国内晶圆厂成熟制程招标采购推进,这些将促使半导体设备行业继续在国产替代的大背景下延续高景气。

东海证券认为,随着国产AI大模型飞速发展,算力需求缺口正逐步打开,AI芯片以及GPU作为AI训练和推理的算力核心构成在美对华高端芯片出口管制升级下,AI芯片、GPU以及光模块等领域的相关标的有望迎来国产替代机遇。

相关概念股:

华虹半导体(01347):公司客户主要为国内设计厂商,在主要产品功率半导体及MCU产品方面,主要客户包括新洁能(IGBT及超级结)、斯达半导(IGBT)、艾为电子(MCU);射频器件主要客户为国内龙头设计商卓胜微;CIS主要客户涵盖格科微及豪威科技(韦尔股份)。

中芯国际(00981):公司是中国内地技术最先进、配套最完善、规模最大、跨国经营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提供0.35微米到14纳米不同技术节点的晶圆代工与技术服务。

上海复旦(01385):作为国内芯片设计企业中产品线较广的企业,公司的业务囊括了安全与识别芯片、非挥发存储器、智能电表芯片、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四大类产品线。

神州控股(00861):今年1月5日,公司旗下神旗数码中标长春新区人工智能新基建项目(智算中心)智算平台设计、建设及项目后续运营及运维项目设计施工一体化项目,项目总金额超4.6亿元。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